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91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其包括支架球囊导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球囊导管(8)被嵌套于表面光滑过渡的输送微导管(7)内。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输送系统能够使整个输送系统的外表面光滑、有均一的外径,从而可降低对血管的损伤。
【专利说明】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特别地涉及一种颅内覆膜支架输送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于颅内血管介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颅内血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中,颅内覆膜支架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费用低、复发率低等优点。它主要是通过在传统球扩式支架的外表面覆盖一层生物相容性高的高分子薄膜,来阻断正常血管的血液流向动脉瘤瘤体内,使得瘤体内形成血栓栓塞,消除了动脉瘤壁被血流冲击破裂的风险。
[0003]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覆膜的存在,且球扩式输送器连接点较多,颅内血管迂曲、弯折较多,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支架到达指定病变位置有难度,不能够到达大脑中动脉或者前交通动脉等较高的位置,从而限制了覆膜支架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其使得整个输送系统的外表面光滑、有均一的外径,从而可降低对血管的损伤。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包括支架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球囊导管被嵌套于表面光滑过渡的输送微导管内。
[0006]优选地,所述输送微导管为单腔的三层结构,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
[0007]优选地,所述输送微导管的外径范围为1.6mm?3.3mm,内径范围为1.5mm?
3.0mm,长度范围为80mm?170mm。
[0008]优选地,所述输送微导管的外径范围为2.0mm?2.5mm。
[0009]优选地,所述输送微导管的管体的硬度从近端到远端逐级变小。
[0010]优选地,所述输送微导管的内层的外径的范围为1.6mm?2.0mm。
[0011]优选地,所述输送微导管的中间层由金属丝通过缠绕或编织而成。
[0012]优选地,所述金属丝以不同的间距进行缠绕或编织,从所述输送微导管的近端到远端所述间距逐渐增大。
[0013]优选地,所述金属丝从近端到远端根据间距不同被分为四段。
[0014]优选地,所述金属丝的宽度为0.05mm?0.2mm。
[0015]优选地,所述支架球囊导管的球囊远端连接点段的外径为0.7mm?1.0mm,所述支架球囊导管的球囊近端连接点段的外径为0.8mm?1.5_。
[0016]优选地,所述支架球囊导管为快速交换式结构,在所述输送微导管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导丝口,且所述输送微导管的导丝口段的外径为1.4mm?1.7mm。
[0017]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输送系统能够使整个输送系统的外表面光滑、有均一的外径,从而可降低对血管的损伤。特别地,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架球囊导管外嵌套微导管的结构,以此使得整个输送系统的外表面光滑、有均一的外径、无台阶式过渡,从而可以降低支架球囊导管各连接点的外径较大且无平滑过渡对血管的损伤。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微导管的中间层由金属丝以不同的间距编制或者缠绕而成,从而使得输送微导管得到加强,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导管的抗弯曲性能和柔顺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在支架的输送过程中因输送器外径较大且连接点较多而造成的不能到达较高位置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输送系统的示意图;并且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输送系统的输送微导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输送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输送系统的输送微导管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输送系统优选地是颅内覆膜支架输送系统。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输送系统包括输送微导管7和支架球囊导管8。所述输送微导管7为同轴结构,具体地,所述输送微导管7为单腔的三层结构,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支架球囊导管8穿入所述输送微导管7内,从而支架球囊导管8外嵌套于输送微导管7。即,所述支架球囊导管8被嵌套于表面光滑过渡的输送微导管7内。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近端连接有连接件6。在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导丝口 5,导丝I从导丝口 5穿入输送微导管7。在正式使用时,支架球囊导管8中容纳有覆膜支架3,支架输送系统可以在导丝I的导引作用下整体到达患者的病变部位。
[0023]所述输送微导管7由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管体的硬度从近端到远端逐级变小。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外径范围为1.6mm?3.3mm,内径范围为1.5mm?
3.0mm,长度范围为80mm?170m。优选地,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外径范围为2.0mm?2.5mm。
[0024]在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三层结构中,外层材料为聚氨酯、尼龙、高密度聚乙烯或者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PEBAX);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中间层由金属丝通过缠绕或编织而成,其中所述金属丝可以为不锈钢丝、镍钛丝和钨丝中的任一种;内层材料为聚碳氟化合物、聚甲醒、尼龙66 (PA66)或尼龙6 (PA6)。
[0025]在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中间层中,所述金属丝以不同的间距进行缠绕或编织,从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近端到远端所述间距逐渐增大。所述金属丝从近端到远端根据间距不同可以被分为四段。
[0026]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外层材料的硬度从近端到远端逐渐变小或者保持不变。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内层的外径的范围为1.6mm?2.0mm,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外径为2.0mm?
2.5mm,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长度为80cm?160cm。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中间层的金属丝的宽度为0.05mm?0.2臟。
[0027]所述支架球囊导管8由聚氨酯、尼龙、高密度聚乙烯和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PEBAX)中的任一种材料构成。所述支架球囊导管8的硬度从远端到近端可逐渐增大。[0028]所述支架球囊导管8的球囊远端连接点段2的外径为0.7mm?1.0mm,所述支架球囊导管8的球囊近端连接点段4的外径为0.8mm?1.5_。
[0029]所述支架球囊导管8为快速交换式结构。在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导丝口 5,且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导丝口段的外径为1.4mm?1.7mm。
[0030]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本文中,“近端”是指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而“远端”是指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具体地,在图1和图2中,“近端”是指图中的右侧一端;而“远端”是指图中的左侧一端。
[0031]下面更详细地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架球囊导管8具有两个由钼依合金构成的显影点,支架球囊导管8安装在输送微导管7的头端处,输送微导管7的管体采用三层结构,输送微导管7的管体的外层材料优选尼龙和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PEBAX),外层从近端到远端硬度逐级变小,分别为72D、55D、40D (邵氏硬度);输送微导管7的管体的中间层材料优选不锈钢304V,且优选为不锈钢编织网,其编织密度由近端到远端逐渐变小;输送微导管7的管体的内层材料优选聚四氟乙烯(PTFE)。输送微导管7整体连接完成后,外表面采用亲水材料涂层,亲水材料选用聚维酮(PVP),并进行紫外光固化处理。支架球囊导管8的材料优选尼龙或嵌段聚醚酰胺弹性体(PEBAX)且为单腔单层管。在输送微导管7的中间位置有一个导丝口 5。
[0033]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输送系统能够使整个输送系统的外表面光滑、有均一的外径,从而可降低对血管的损伤。特别地,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架球囊导管外嵌套微导管的结构,以此使得整个输送系统的外表面光滑、有均一的外径、无台阶式过渡,从而可以降低支架球囊导管各连接点的外径较大且无平滑过渡对血管的损伤。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微导管的中间层由金属丝以不同的间距编制或者缠绕而成,从而使得输送微导管得到加强,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导管的抗弯曲性能和柔顺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在支架的输送过程中因输送器外径较大且连接点较多而造成的不能到达较高位置的问题。
[0034]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组合或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组合、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构思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包括支架球囊导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球囊导管(8)被嵌套于表面光滑过渡的输送微导管(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微导管(7)为单腔的三层结构,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外径范围为L 6mm?3.3mm,内径范围为1.5mm?3.0mm,长度范围为80mm?17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微导管(J)的外径范围为 2.0mm ?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微导管(J)的管体的硬度从近端到远端逐级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内层的外径的范围为1.6mm?2.0mm。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中间层由金属丝通过缠绕或编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以不同的间距进行缠绕或编织,从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近端到远端所述间距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从近端到远端根据间距不同被分为四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的宽度为0.05mm?0.2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球囊导管(8)的球囊远端连接点段(2)的外径为0.7_?1.0_,所述支架球囊导管(8)的球囊近端连接点段(4)的外径为0.8mm?1.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6和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球囊导管(8)为快速交换式结构,在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导丝口(5),且所述输送微导管(7)的导丝口段的外径为1.4mm?1.7mm。
【文档编号】A61F2/958GK203802611SQ201320890301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方淳, 常孟琪, 洪莉莉, 潘丽萍, 陈宇芬 申请人: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