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跑管型静脉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46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跑管型静脉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顺次包括连接并连通的导管、连接座、外延管;导管在连接座开口位置为一针座结构,穿刺针通过针座结构插入导管;外延管经连接座的侧壁依次与连接座、导管相连通;连接座与导管相接处依次设有导管固定翼与浮标,导管固定翼与浮标贴向人体皮肤的一面均设置有粘贴固定结构,粘贴固定结构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粘贴层和保护层。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有效避免外露的管体用针线经皮缝合于皮肤上进行固定时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可有效防止堵管,而管内存在负压时,有效形成开口,方便医护人员抽回血以确认静脉导管是否置于静脉内以及回抽积液确认是否在体腔内,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防止危险的发生。
【专利说明】一种防跑管型静脉导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防跑管型静脉导管。
【背景技术】
[0002]静脉导管放置是临床常用的检测和治疗手段,通过固定的静脉导管入口,可进行输血、补液、输入术后各种治疗用药、肠外营养等,同时应用静脉导管亦可进行体腔积液的穿刺引流,具有创伤小、引流效率高、愈合快等诸多优点,与传统穿刺方法比较其安全性高,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效率,而在国内逐渐推广和普及。静脉导管置入体内后,会有一段管体外露于体外,而外露的管体如不进行固定,很容易造成管体脱落、跑管而需要重新进行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有可能造成静脉导管移出血管而药液等进入组织间隙以及导致体腔积液引流的失败,使患者随时处于危险之中。因此对外露管体的固定很重要,而现有的对管体的固定,除了需要用针线将导管固定翼结构经皮缝合外,还需要对外露管体进行打结固定,打结过紧会造成输液阻力大、打结过松会造成固定效果差、易发生导管移位、脱出等问题。中国专利CN102500039A公开了一种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虽然通过浮标结构实现了外露管体的固定,且避免了打结过紧造成输液阻力大或过松造成固定效果差、易发生导管移位、脱出等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用针线经皮缝合于皮肤上的固定方法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避免外露的管体用针线经皮缝合于皮肤上进行固定时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顺次包括连接并连通的导管、连接座、外延管;所述导管在连接座开口位置为一针座结构,穿刺针通过针座结构插入所述导管;所述外延管经连接座的侧壁依次与连接座、导管相连通;所述连接座与导管相接处依次设有导管固定翼与浮标,所述导管固定翼与浮标贴向人体皮肤的一面均设置有粘贴固定结构,所述粘贴固定结构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粘贴层和保护层。
[0006]使用粘贴固定结构对外露的管体进行固定,可以避免用针线经皮缝合于皮肤上进行固定时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使用时,只需揭掉外层的保护层,将粘贴层粘附于患者皮肤上即可进行固定,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07]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还设置有与导管配合使用的固定卡套,所述固定卡套卡合于所述导管上;所述固定卡套的背面设置有第二粘贴固定结构,所述第二粘贴固定结构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粘贴层和第二保护层。
[0008]设置有第二粘贴固定结构的固定卡套卡合在导管上,揭掉第二粘贴固定结构的第二保护层,将第二粘贴层粘贴于皮肤上进行固定,既可以防止跑管造成的反复穿刺,也可以避免用针线经皮缝合于皮肤上进行固定时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同时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09]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所述固定卡套还包括套体,所述套体的套壁上开有开口,所述开口在以套中心为圆心、以套壁为圆周的角度为θ,10° <θ<140° ;所述开口两边凸出的套壁形成卡紧部,所述开口与包括卡紧部的套体共同形成卡槽。
[0010]开口的设置,可方便将固定卡套卡合在导管上对导管进行固定,而对凯欧的大小进行限定,设其在以套中心为圆心、以套壁为圆周的角度为θ,10° <θ〈140°,可以使开口两边凸出的套壁形成卡紧部,卡紧部可以使固定卡套较好地卡合在导管上,对导管进行固定,可更好地防止跑管的发生。
[0011]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30° < Θ <80°。
[0012]30° <θ<80°时,开口两边的套壁凸出形成的卡紧部更易于对导管进行固定。
[0013]本发明的防跑管 型静脉导管,θ=45°。
[0014]Θ =45°时,卡紧部对导管的固定作用更好。
[0015]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所述导管的端部管体壁上设置有豁口。
[0016]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所述豁口处的管体壁设置有内唇和外唇;自然状态下,所述内唇和外唇紧密接触,防止液体流通;而当管内存在负压的情况下,内唇向内凹,与外唇脱离接触,形成液体通道。
[0017]豁口处内唇和外唇的设置可以使豁口起到阀门的作用,自然状态下,处于闭合状态;而管内存在负压时,有效形成开口,方便医护人员抽回血以确认静脉导管是否置于静脉内以及回抽积液确认是否在体腔内,也可以有效防止堵管的发生。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防止发生危险。
[0018]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所述豁口有两个,对应设置于所述导管的端部管体壁上。
[0019]设置两个豁口,可以使其阀门作用更明显,更进一步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0020]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对应的两个所述内唇设置于同一侧管体壁上,对应的两个所述外唇设置于另一侧管体壁上。
[0021]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对应的两个所述内唇分别设置于两侧管体壁上。
[00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有效避免外露的管体用针线经皮缝合于皮肤上进行固定时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可有效防止堵管,而管内存在负压时,有效形成开口,方便医护人员抽回血以确认静脉导管是否置于静脉内以及回抽积液确认是否在体腔内,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防止危险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 Ca)是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的导管固定翼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2 (b)是导管固定翼的B-B截面示意图;
[0026]图3是与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相配合的固定卡套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实施例1中固定卡套的C-C截面示意图;
[0028]图5是实施例2中固定卡套的C-C截面示意图;[0029]图6是实施例3中固定卡套的C-C截面示意图;
[0030]图7是实施例4中固定卡套的C-C截面示意图;
[0031]图8是实施例1中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的A-A截面示意图;
[0032]图9是实施例2中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的A-A截面示意图;
[0033]图10是实施例3、4中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的A-A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35]实施例1
[0036]如附图1~4、及图8所示,I为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的导管固定翼,2为连接座,3为外延管,4为导管,5为浮标,6为豁口,7为粘贴层,8为保护层,9为内唇,10为外唇,11为固定卡套,12为开口,13为卡紧部,14为套体,15为第二粘贴层,16为第二保护层。
[0037]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顺次包括连接并连通的导管4、连接座2、外延管3、与导管4配合使用的固定卡套11 ;导管4在连接座2开口位置为一针座结构,穿刺针通过针座结构插入导管4 ;外延管3经连接座2的侧壁依次与连接座2、导管4相连通;连接座2与导管4相接处依次设有导管固定翼I与浮标5,导管固定翼I与浮标5贴向人体皮肤的一面均设置有粘贴固定结构,粘贴固定结构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粘贴层7和保护层8 ;固定卡套11卡合于所述导管4上 ,所述固定卡套1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粘贴固定结构,所述第二粘贴固定结构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粘贴层15和第二保护层16。固定卡套11还包括套体14,套体14的套壁上开有开口 12,开口 12在以套中心为圆心、以套壁为圆周的角度为Θ,θ=15° ;所述开口 12两边凸出的套壁形成卡紧部13,开口 12与包括卡紧部13的套体14共同形成卡槽;导管4的端部管体壁上设置有豁口 6,豁口 6处的管体壁设置有内唇9和外唇10 ;自然状态下,内唇9和外唇10紧密接触,防止液体流通;而当管内存在负压的情况下,内唇9向内凹,与外唇10脱离接触,形成液体通道。
[0038]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有效避免外漏的管体用针线经皮缝合于皮肤上进行固定时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可有效防止堵管,而管内存在负压时,有效形成开口,方便医护人员抽回血以确认静脉导管是否置于静脉内以及回抽积液确认是否在体腔内,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防止危险的发生。
[0039]实施例2
[0040]如附图1~3及图5、9所示,I为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的导管固定翼,2为连接座,3为外延管,4为导管,5为浮标,6为豁口,7为粘贴层,8为保护层,9为内唇,10为外唇,11为固定卡套,12为开口,13为卡紧部,14为套体,15为第二粘贴层,16为第二保护层。
[004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卡套11中,套体14的套壁上的开口 12在以套中心为圆心、以套壁为圆周的角度为Θ,0=90° ;豁口 6有两个,对应设置于导管4的端部管体壁上;对应的两个内唇9设置于同一侧管体壁上,对应的两个所述外唇10设置于另一侧管体壁上。
[0042]设置两个豁口,效果更佳,而两个豁口对应的内唇9设置于同一侧管体壁上,使得豁口的阀门效应更佳。[0043]实施例3
[0044]如附图1~3及图6、10所示,I为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的导管固定翼,2为连接座,3为外延管,4为导管,5为浮标,6为豁口,7为粘贴层,8为保护层,9为内唇,10为外唇,11为固定卡套,12为开口,13为卡紧部,14为套体,15为第二粘贴层,16为第二保护层。
[00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卡套11中,套体14的套壁上的开口 12在以套中心为圆心、以套壁为圆周的角度为θ,θ=120° ;豁口 6有两个,对应设置于导管4的端部管体壁上;对应的两个内唇9分别设置于两侧管体壁上。
[0046]实施例4
[0047]如附图1~3及图7、10所示,I为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的导管固定翼,2为连接座,3为外延管,4为导管,5为浮标,6为豁口,7为粘贴层,8为保护层,9为内唇,10为外唇,11为固定卡套,12为开口,13为卡紧部,14为套体,15为第二粘贴层,16为第二保护层。
[004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卡套11中,套体14的套壁上的开口 12在以套中心为圆心、以套壁为圆周的角度为Θ,0=45° ;豁口 6有两个,对应设置于导管4的端部管体壁上;对应的两个内唇9分别设置于两侧管体壁上。
[0049]Θ =45°时,固定卡套对导管的固定效果最好。
[0050]本发明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有效避免外露的管体用针线经皮缝合于皮肤上进行固定时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可有效防止堵管,而管内存在负压时,有效形成开口,方便医护人员抽回血以确认静脉导管是否置于静脉内以及回抽积液确认是否在体腔内,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防止危险的发生。
[00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跑管型静脉导管,顺次包括连接并连通的导管(4)、连接座(2)、外延管(3);所述导管(4)在连接座(2)开口位置为一针座结构,穿刺针通过针座结构插入所述导管(4);所述外延管(3 )经连接座(2 )的侧壁依次与连接座(2 )、导管(4)相连通;所述连接座(2 )与导管(4)相接处依次设有导管固定翼(1)与浮标(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固定翼(I)与浮标(5)贴向人体皮肤的一面均设置有粘贴固定结构,所述粘贴固定结构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粘贴层(7)和保护层(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与导管(4)配合使用的固定卡套(11),所述固定卡套(11)卡合于所述导管(4)上;所述固定卡套(1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粘贴固定结构,所述第二粘贴固定结构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粘贴层(15)和第二保护层(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套(11)还包括套体(14),所述套体(14)的套壁上开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在以套中心为圆心、以套壁为圆周的角度为θ,10° <θ<140° ;所述开口(12)两边凸出的套壁形成卡紧部(13),所述开口( 12)与包括卡紧部(13)的套体(14)共同形成卡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30°<θ<8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θ=4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4)的端部管体壁上设置有豁口(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6)处的管体壁设置有内唇(9)和外唇(10);自然状态下,所述内唇(9)和外唇(10)紧密接触,防止液体流通;而当管内存在负压的情况下,内唇(9)向内凹,与外唇(10)脱离接触,形成液体通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6)有两个,对应设置于所述导管(4)的端部管体壁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内唇(9)设置于同一侧管体壁上,对应的两个所述外唇(10)设置于另一侧管体壁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跑管型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内唇(9)分别设置于两侧管体壁上。
【文档编号】A61M25/02GK103706018SQ201410010188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9日
【发明者】王卫凯, 徐瑞峰 申请人:王卫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