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足跟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97971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足跟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足跟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熟地25-35份、何首乌25-35份、附子2-4份、干姜3-9份、肉桂3-9份、大黄3-9份、鹿茸6-12份、刺老包6-12份、狗脊6-12份、追风伞11-19份、水冬瓜根11-19份、透骨草11-19份、黑骨藤3-9份、大血藤11-19份、路路通11-19份、当归11-19份、赤芍12份、桃仁6-12份、红花6-12份、蒲黄6-12份、五灵脂6-12份、血竭2-4份、元胡6-12份、甘草6-12份。该药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西药副作用较大,而且时有反复,效果不理想的缺陷。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足跟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足跟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足跟痛又称跟痛症,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轻者影响走路,重者足跟不能着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造成精神压力。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有时长达数月至数年。造成足跟痛的常见病因,多为随年龄的增长,人体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长期劳损,使足跟部周围组织发生炎性改变和骨内压增高。多见于足跟脂肪纤维垫炎、跖腱膜炎、跟部滑囊炎、跟腱周围炎、跟骨高压症和跟骨骨刺等。这些足跟周围不同组织的相应疾病是形成足跟病的重要因素,多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且以女性为多。
[0003]西药治疗足跟痛目前主要是口服抗风湿镇痛类药物治疗足跟痛,这类药物往往因对胃刺激性较大造成不适而中断治疗,患者忍受疼痛,治疗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足跟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西药副作用较大,而且时有反复,效果不理想的缺陷。 [0005]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治疗足跟痛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
[0007]熟地25-35份、何首乌25-35份、附子2_4份、干姜3_9份、肉桂3_9份、大黄3_9份、鹿茸6-12份、刺老包6-12份、狗脊6-12份、追风伞11-19份、水冬瓜根11_19份、透骨草11-19份、黑骨藤3_9份、大血藤11-19份、路路通11-19份、当归11-19份、赤苟12份、桃仁6-12份、红花6-12份、蒲黄6-12份、五灵脂6-12份、血竭2_4份、兀胡6_12份、甘草6-12 份。
[0008]优选的,上述的治疗足跟痛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
[0009]熟地28-32份、何首乌28-32份、附子2.5-3.5份、干姜5-7份、肉桂5-7份、大黄5-7份、鹿茸7-11份、刺老包7-11份、狗脊7-11份、追风伞13-17份、水冬瓜根13-17份、透骨草13-17份、黑骨藤5-7份、大血藤13-17份、路路通13-17份、当归13-17份、赤芍10-14份、桃仁7-11份、红花7-11份、蒲黄7-11份、五灵脂7-11份、血竭2.5-3.5份、元胡7_11份、甘草7_11份。
[0010]更优选的,上述的治疗足跟痛的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
[0011]熟地30份、何首乌30份、附子3份、干姜6份、肉桂6份、大黄6份、鹿鸾9份、刺老包9份、狗脊9份、追风伞15份、水冬瓜根15份、透骨草15份、黑骨藤6份、大血藤15份、路路通15份、当归15份、赤芍12份、桃仁9份、红花9份、蒲黄9份、五灵脂9份、血竭3份、元胡9份、甘草9份。
[0012]上述的治疗足跟痛的药物,该中药的剂型形式为口服制剂。
[0013]上述的治疗足跟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0014](a)将鹿茸、血竭、蒲黄超微粉碎成超微粉粒度范围5-45 U m的药物微粉;
[0015](b)将其他的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物重量的8-10倍,煎煮
1.5-2.5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药物重量的4-6倍,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9-1.22的稠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静置8小时,滤过,滤液60°C减压浓缩回收乙醇,然后将药物浓缩成稠膏,60°C减压干燥粉碎后过100目筛,制备成浸膏粉;
[0016](C)将步骤(a)得到的药粉与步骤(b)制得的药物微粉混匀,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制剂,即得。
[0017]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蔗糖、淀粉、硬脂酸镁、甘露醇、山梨醇、山梨酸或钾盐、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主素E、维生素D、氮酮、EDTA 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丙二醇、乙醇、吐温60~80、司班~80、蜂蜡、羊毛脂、液体石蜡、十六醇、没食子酸酯类、琼、三乙醇胺、碱性氨基酸、尿素、尿囊素、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3~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等。
[0018]本发明的治疗足跟痛的药物处方中,
[0019]刺老包又名惚木白皮、鹊不踏,仙人杖、刺春头、鹊不站、破凉伞、虎阳刺、刺包头、通刺、黄龙苞、鸟不食草、老虎刺草、鸟不宿、红桐刺、白刺椿、刺杖、白刺桑柴、老虎吊、猫儿刺、百鸟不栖、红虎刺、刺桐、红刺蒙桐、虎椒刺、白塔刺头、黄狼尾巴、飞天蜈蚣、天蜈蚣、雀不站,为五加科植物惚木树皮的韧皮部。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闽东本草》记载:〃补腰肾,壮筋骨 ,舒筋活血,散瘀止痛。〃
[0020]追风伞别名惊风伞、一把伞、公接骨丹、破凉伞、背花草、灯台单,为报春花科植物狭叶落地梅 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var.Stenophylla Franch.的全草或根。辛;性温,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小儿惊风;跌打;骨折
[0021]水冬瓜根别名接骨丹根,为山茱萸科植物角叶鞘柄木Toricellia angulataOlinv.的根或根皮。味辛;微苦;性微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接骨的功效。主风湿性关节痛;跌打瘀肿;骨折;闭经。
[0022]黑骨藤又名铁散沙、铁骨头、牛尾蕨、山筋线(《广西药植名录》),山杨柳、青蛇胆、小青蛇、柳叶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黑龙骨、飞仙藤,达风藤(《云南中草药选》),小黑牛、青香藤、奶衆藤、青色丹。为萝蘑种植物西南杠柳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的根或全株。味甘;辛性温;小毒。祛风除湿;活血消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闭经;乳痈;骨折。
[0023]其它原料药材均在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有记载。
[0024]中医认为肝肾阴血不足,引起筋脉失养和筋挛,再加上外伤和感受寒湿,容易引发组跟痛。治当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镇痛。本发明的药物组方中,重用熟地、何首乌、狗脊、鹿茸补肝肾强筋骨;附子、干姜、肉桂温经散寒;刺老包、追风伞、水冬瓜根、黑骨藤祛风除湿,舒筋活血,透骨草、大血藤、路路通舒筋,当归、赤芍、桃仁、红花、蒲黄、五灵脂、血竭活血散瘀定痛,元胡理气止痛,大黄清清湿热凉血祛瘀解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镇痛的功效,用于足跟痛,可以达到止痛治标,调养治本,标本兼治的目的。
[002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6](I)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足跟痛的中药,满足了临床需要。
[0027](2)本发明将治疗足跟痛的中药制备成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显效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服用前临时煎煮,久置易霉败变质的缺点,并可掩盖中药的苦味。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中药材全部经过精制提取,体积缩小,运输、携带、服用方便。
[0028](3)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治疗足跟痛的中药治疗组89例,痊愈28例(32.58%),显效36 M (39.33%),有效21例(24.71%),无效4例,总有效率96.62% ;对照组42例,痊愈9 M (21.43%),显效15例(35.71%),有效11例(26.19%),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30]实施例1
[0031]处方:
[0032]熟地300g、何首乌300g、附子30g、干姜60g、肉桂60g、大黄60g、鹿茸90g、刺老包90g、狗脊90g、追风伞150g、水冬瓜根150g、透骨草150g、黑骨藤60g、大血藤150g、路路通150g、当归150g、赤芍120g、桃仁90g、红花90g、蒲黄90g、五灵脂90g、血竭30g、元胡90g、甘草90g。
[0033]制备方法:
[0034](a)将鹿茸、血竭、蒲黄超微粉碎成超微粉粒度范围5-45 U m的药物微粉;
[0035](b)将其他的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物重量的9倍,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药物重量的5倍,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9-1.22的稠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静置8小时,滤过,滤液60 V减压浓缩回收乙醇,然后将药物浓缩成稠膏,60°C减压干燥粉碎后过100目筛,制备成浸膏粉;
[0036](c)将步骤(a)得到的药粉与步骤(b)制得的药物微粉混匀,加入蔗糖,混匀,以75%乙醇作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制成颗粒剂lOOOg,即得。
[0037]共制备颗粒剂100袋,每袋重10g。
[0038]用法用量:每次I袋,每日3次。
[0039]实施例2
[0040]处方:
[0041]熟地280g、何首乌320g、附子2.50g、干姜70g、肉桂50g、大黄70g、鹿茸70g、刺老包110g、狗脊70g、追风伞170g、水冬瓜根130g、透骨草170g、黑骨藤50g、大血藤130g、路路通170g、当归130g、赤芍100g、桃仁70g、红花110g、蒲黄70g、五灵脂110g、血竭3.50g、元胡70g、甘草110g。
[0042]制备方法:
[0043](a)将鹿茸、血竭、蒲黄超微粉碎成超微粉粒度范围5-45 U m的药物微粉;
[0044](b)将其他的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物重量的8倍,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药物重量的6倍,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9-1.22的稠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静置8小时,滤过,滤液60 V减压浓缩回收乙醇,然后将药物浓缩成稠膏,60°C减压干燥粉碎后过100目筛,制备成浸膏粉;
[0045](c)将步骤(a)得到的药粉与步骤(b)制得的药物微粉混匀,加入蔗糖,混匀,以75%乙醇作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制成颗粒剂lOOOg,即得。
[0046]共制备颗粒剂100袋,每袋重10g。
[0047]用法用量:每次I袋,每日3次。
[0048]实施例3
[0049]处方:
[0050]熟地320g、何首乌280g、附子3.50g、干姜50g、肉桂70g、大黄50g、鹿茸110g、刺老包70g、狗脊110g、追风伞130g、水冬瓜根170g、透骨草130g、黑骨藤70g、大血藤170g、路路通130g、当归170g、赤芍140g、桃仁110g、红花70g、蒲黄110g、五灵脂70g、血竭2.50g、元胡110g、甘草70g。
[0051]制备方法:
[0052](a)将鹿茸、血竭、蒲黄超微粉碎成超微粉粒度范围5-45 U m的药物微粉;
[0053](b)将其他的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物重量的10倍,煎煮2.5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药物重量的4倍,煎煮I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9-1.22的稠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静置8小时,滤过,滤液60°C减压浓缩回收乙醇,然后将药物浓缩成稠膏,60°C减压干燥粉碎后过100目筛,制备成浸膏粉;
`[0054](c)将步骤(a)得到的药粉与步骤(b)制得的药物微粉混匀,加入蔗糖,混匀,以75%乙醇作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制成颗粒剂lOOOg,即得。
[0055]共制备颗粒剂100袋,每袋重10g。
[0056]用法用量:每次I袋,每日3次。
[0057]实施例4
[0058]处方:
[0059]熟地250g、何首乌350g、附子20g、干姜30g、肉桂90g、大黄30g、鹿茸60g、刺老包120g、狗脊60g、追风伞190g、水冬瓜根110g、透骨草190g、黑骨藤90g、大血藤110g、路路通190g、当归110g、赤芍120g、桃仁120g、红花60g、蒲黄120g、五灵脂60g、血竭40g、元胡60g、甘草120g。
[0060]制备方法及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0061]实施例5
[0062]处方:
[0063]熟地350g、何首乌250g、附子40g、干姜90g、肉桂30g、大黄90g、鹿茸120g、刺老包60g、狗脊120g、追风伞110g、水冬瓜根190g、透骨草110g、黑骨藤30g、大血藤190g、路路通110g、当归190g、赤芍120g、桃仁60g、红花120g、蒲黄60g、五灵脂120g、血竭20g、元胡60g、甘草 120g。
[0064]制备方法及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0065]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006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制剂进行了临床药效学试验,结果如下:[0067]一般资料
[0068]131例足跟痛患者随机为两组。治疗组89,男性38例,女性51例;年龄29-54岁,平均56岁;病程10d-12年,平均5.4年;单足发病72例,双足发病17例,共106足;65例接受过封闭、理疗、中西药多方治疗,效果皆不理想;X线摄片示跟骨骨质增生或有骨刺者84例。对照组42例,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龄28-76岁,平均56.6岁;病程7d_15年,平均5.8年;单足发病34例,双足发病8例,共50足;28例接受过封闭、理疗、中西药多方治疗,效果皆不理想;X线摄片示跟骨骨质增生或有骨刺者31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 > 0.05)
[0069]治疗方法
[0070]治疗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治疗足跟痛中药组合物颗粒剂,每次I袋,每日3次。
[0071]对照组给予25%强的松龙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Iml作患处封闭,每周I次,可连续治疗1-3次;口服消炎痛50mg,地巴唑片10mg,均每日5次,餐后服。若服上药后胃胀满者予吗丁啉片20mg同服。14d为I疗程。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负重、过度劳累。
[0072]疗效标准
[0073]依照文献(张传礼,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7)拟订。痊愈:症状消失,活动后无不适,I年内无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久站或劳累时有轻度不适,但无疼痛,休息后可缓解或消失。有效:症状基本消失,但久站或劳累时有轻度疼痛,休息后消失。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或症状加重者。
[0074]治疗结果结果`见表1。
[007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足跟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 熟地25-35份、何首乌25-35份、附子2_4份、干姜3_9份、肉桂3_9份、大黄3_9份、鹿茸6-12份、刺老包6-12份、狗脊6-12份、追风伞11-19份、水冬瓜根11-19份、透骨草11-19份、黑骨藤3_9份、大血藤11-19份、路路通11-19份、当归11-19份、赤苟12份、桃仁6_12份、红花6-12份、蒲黄6-12份、五灵脂6-12份、血竭2-4份、兀胡6_12份、甘草6_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足跟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 熟地28-32份、何首乌28-32份、附子2.5-3.5份、干姜5_7份、肉桂5_7份、大黄5_7份、鹿茸7-11份、刺老包7-11份、狗脊7-11份、追风伞13-17份、水冬瓜根13-17份、透骨草13-17份、黑骨藤5-7份、大血藤13-17份、路路通13-17份、当归13-17份、赤芍10-14份、桃仁7-11份、红花7-11份、蒲黄7-11份、五灵脂7-11份、血竭2.5-3.5份、元胡7_11份、甘草7-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足跟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 熟地30份、何首乌30份、附子3份、干姜6份、肉桂6份、大黄6份、鹿茸9份、刺老包9份、狗脊9份、追风伞15份、水冬瓜根15份、透骨草15份、黑骨藤6份、大血藤15份、路路通15份、当归15份、赤苟12份、桃仁9份、红花9份、蒲黄9份、五灵脂9份、血竭3份、元胡9份、甘草9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足跟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的剂型形式为口服制剂。
5.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足跟`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Ca)将鹿茸、血竭、蒲黄超微粉碎成超微粉粒度范围5-45 u m的药物微粉; (b)将其他的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物重量的8-10倍,煎煮1.5-2.5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药物重量的4-6倍,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9-1.22的稠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静置8小时,滤过,滤液60°C减压浓缩回收乙醇,然后将药物浓缩成稠膏,60°C减压干燥粉碎后过100目筛,制备成浸膏粉; (c)将步骤(a)得到的药粉与步骤(b)制得的药物微粉混匀,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制剂,即得。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751758SQ20141004978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3日
【发明者】杨延庆, 张赞强 申请人:杨延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