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474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属于中医中药领域。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太子参20-30份、黄精10-15份、党参20-30份、川芎10-15份、白术10-15份、赤芍10-15份、茯苓10-15份、制附子5-10份、葶苈子10-15份、水蛭5-10份、桂枝5-10份、生姜3-9份、车前子(包煎)10-15份、桔梗10-15份、泽泻10-15份。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本发明诸药都能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发挥各自作用且能互补,起到化痰平喘、活血益气、保护心肌和增强心肌功能的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属于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 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展为右心衰竭的疾病。临床 上以反复咳喘、咳痰、水肿、紫绀等为特征。可分为代偿及失代偿两个方面。发病年龄多在 40岁以上。本病常年存在,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肺心病病程中多数环节是可逆的,通过 适当治疗,心功能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后期病情危重。
[000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中医喘证、痰饮、肺胀、水肿等范畴。病理变化首先在于机体 正气不足,抵抗力低下,邪气侵袭人体,肺先受之,肺气宣降失司,发为喘咳。若反复感受邪 气则肺伤气弱,痰饮留滞,日久正气必衰,而进一步累及心、脾、肾诸脏。肺伤日久必及于心, 心气虚无以推动则致心血瘀阻而见心悸、胸门、憋喘、紫绀、舌黯;脾主运化,脾失健运,水谷 不化,痰湿内生,上涌犯肺,而见咯痰量多;肾主水,肾虚无以制水,水气凌心,则加重心悸、 气短;肾又主纳气,肺主呼吸,肺气应下行归肾,肾气又有摄纳肺气的作用,若肾气虚不能摄 纳肺气,则发为虚喘。因此,肺心病的发生,在于肺、心、脾、肾四脏功能失调。目前,治疗肺 心病没有特效药,多数以消炎、止咳、平喘或用治疗心脏病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效果很不 理想,极易复发且死亡率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治疗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肺 源性心脏病的中药。
[0005]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 分的原料药:太子参20-30份、黄精10-15份、党参20-30份、川芎10-15份、白术10-15份、 赤芍10-15份、茯苓10-15份、制附子5-10份、葶苈子10-15份、水蛭5-10份、桂枝5-10份、 生姜3-9份、车前子(包煎)10-15份、桔梗10-15份、泽泻10-15份。
[0006]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0007] 本发明诸药都能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发挥各自作用且 能互补,起到化痰平喘、活血益气、保护心肌和增强心肌功能的作用。各原料药的药理作用 如下:
[0008] 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 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0009] 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 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_〇]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 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 toon]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月经不 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 疮疡。
[0012]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 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0013]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 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_4]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 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15] 制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 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0016] 葶苈子:辛、苦,大寒。归肺、膀胱经。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 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脏病水肿。
[0017] 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症瘕痞块,血瘀经闭,跌 扑损伤。
[0018] 桂枝: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0019]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 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0020] 车前子: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 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0021]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 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0022] 泽泻:甘,寒。归肾、膀胱经。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 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0023] 本发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能够从治标治本出发,有效改善慢性肺源性 心脏病的症状。与西医单纯对症用药不同,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心肺功能,缓解肺动脉高 压,提商肺循环的功能,使右心室的负荷减低;同时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提商患者的体液 循环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细胞堆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各项指标,减轻对心脏的 损伤,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0024] 下面结合临床治疗情况,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的疗 效。
[0025] 1、临床资料
[0026] 选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济南市中医院内科就诊病人80例,采用随机、 开放、对照方法,将所观察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0027] 试验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45岁,平均63. 5岁; 平均病程10. 8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47岁, 平均62. 8岁;平均病程11. 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经x2检验分析,P>0. 05,无显著 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8] 2、治疗方法
[0029] (1)对照组:维持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舒利迭250ug吸入bid,合并低氧血症者 (末梢氧饱和度〈90% )同时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2L/分钟,时间12-15小时/天,目标末 梢氧饱和度>90%。连续治疗28天。
[0030] ⑵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于本发明中药,每日一剂,分三次温服。连续 治疗28天。
[0031] 3、评价指标
[0032]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0033] 3· 1中医证候疗效判断标准
[0034] 以尼莫地平法标准积分改善率判定疗效: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尼莫地平 法标准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
[0035] ①显效:积分改善率彡51% ;
[0036] ②有效:积分改善率在50% -21 % ;
[0037] ③无效:积分改善率〈20%。
[0038] 3. 2单项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0039]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 [0040] 有效:症状、体征好转
[0041]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
[0042] 4、统计学方法
[0043] 将本组研究涉及数字录入SPSS13. 0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数资 料进行t
[0044] 检验,如结果提示P〈0. 05,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0045] 5、结果
[0046] 5. 1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0047]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 5%,对照组总有效率 72. 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均能减少中医证候积分,且治疗组明 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
[0048] 表1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疗效比较
[0049]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是,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 药:太子参20-30份、黄精10-15份、党参20-30份、川芎10-15份、白术10-15份、赤芍10-15 份、茯苓10-15份、制附子5-10份、葶苈子10-15份、水蛭5-10份、桂枝5-10份、生姜3-9 份、车前子10-15份、桔梗10-15份、泽泻10-15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是,以重量份计,包 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太子参22-28份、黄精11-14份、党参22-26份、川芎12-14份、白术 13-15份、赤芍12-15份、茯苓12-14份、制附子6-8份、葶苈子12-14份、水蛭6-8份、桂枝 6-8份、生姜4-8份、车前子12-14份、桔梗12-14份、泽泻11-13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是,以重量份计,包 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太子参25份、黄精12份、党参25份、川芎12份、白术12份、赤芍12 份、茯苓12份、制附子8份、葶苈子12份、水蛭8份、桂枝8份、生姜7份、车前子12份、桔 梗12份、泽泻12份。
【文档编号】A61P9/00GK104189840SQ20141047317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7日
【发明者】张璟璟 申请人:张璟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