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93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地黄20-30克、珍珠母10-20克、丝瓜络10-20克、决明子10-20克、枸杞10-20克、夏枯草10-20克、泽泻10-20克、鸡血藤10-20克、赤小豆10—20克、益母草8-15克、茜草衣8-12克、桂枝8-12克、金银花8-12克、桃仁8-12克、连翘8—12克。诸药配伍,共奏补益肝肾,平肝潜阳,益气清热,活血祛滞,通络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中心性视网膜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眼底疾病。因其病变部位在视网膜中 心即黄斑区周围毛细血管痉挛,故又称中心血管性视网膜炎。因常反复发作,故又称中央性 再发性视网膜炎。本病主征为雾视,视物变小或变形,中心暗点等。其特点是黄斑区水肿, 中心凹反射减弱或消失。
[0003] 本病多发生在20-40岁青壮年,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发病诱因多因感冒,工作劳 累,精神紧张,睡眠不足,过度吸烟饮酒,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或神经上皮损害。一般认为, 血管神经因素导致的眼底微小静脉痉挛,是该病发病的病理基础。因该病初发表现为视力 骤减,又因该病有反复发作性,如不及时有效治疗,视力会永久性损害,因此选择最佳治疗 方法对患者如期恢复视力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的中药制剂,经临床应用发现,本发明药 物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06] 地黄20-30克、珍珠母10-20克、丝瓜络10-20克、决明子10-20克、枸杞10-20克、 夏枯草10-20克、泽泻10-20克、鸡血藤10-20克、赤小豆10 - 20克、益母草8-15克、茜草 衣8-12克、桂枝8-12克、金银花8-12克、桃仁8-12克、连翘8 -12克。
[0007]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08]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09] 地黄20克、珍珠母10克、丝瓜络10克、决明子10克、枸杞10克、夏枯草10克、泽 泻10克、鸡血藤10克、赤小豆10克、益母草8克、茜草衣8克、桂枝8克、金银花8克、桃仁 8克、连翘8克。
[0010]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1]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2] 地黄25克、珍珠母15克、丝瓜络15克、决明子15克、枸杞15克、夏枯草15克、泽 泻15克、鸡血藤15克、赤小豆15克、益母草12克、茜草衣10克、桂枝10克、金银花10克、 桃仁10克、连翘10克。
[0013]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4]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5] 地黄30克、珍珠母20克、丝瓜络20克、决明子20克、枸杞20克、夏枯草20克、泽 泻20克、鸡血藤20克、赤小豆20克、益母草15克、茜草衣12克、桂枝12克、金银花12克、 桃仁12克、连翘12克。
[0016] 本发明药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煎制后每日1齐IJ, 分2?3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间停药2?3天,再行下1个疗程,可连服2?3 个疗程。
[0017]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0018] 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
[0019] 珍珠母,味咸,性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之功效。
[0020] 丝瓜络,味甘,性寒,归肺、肝、胃经。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之功 效。
[0021]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归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功效。
[0022]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之功效。
[0023]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散郁,平肝潜阳之功效。
[0024] 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祛火之功效。
[0025] 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经。具有活血补血,舒筋活络之功效。
[0026]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之功效。
[0027] 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肝、膀胱经。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之功效。
[0028] 茜草衣,味苦,性寒;归肝经。具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0029]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之功效。
[0030]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
[0031] 桃仁,味苦,性平;归心、肝、肺、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之功效。
[0032] 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
[0033] 中医认为中心性视网膜炎多由于七情郁结,或操劳过度,真阴暗耗,阴虚阳亢,虚 火上炎或由饮食失节,邪热瘀滞,经脉失和,湿热内蕴,上蒙清窍而为患,故治疗当以调理脏 腑阴阳平衡为本,清利湿热,益气祛瘀为标。本发明中药制剂中,地黄、茜草衣可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珍珠母、枸杞、决明子、夏枯草可滋补肝肾,清肝明目;泽泻、桂枝可发汗解表,清 利湿热;鸡血藤、桃仁、赤小豆、益母草可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解毒消肿;金银花、丝瓜络、 连翘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舒筋活络。诸药配伍精良,共奏滋肝补肾,平肝潜阳,清利湿热, 活血化瘀之功效,即可调理脏腑阴阳平衡,扶正培本,又能舒张外周血管及解除血管痉挛, 促使眼部肌肉血流量增加,抑制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形成,快速恢复视网膜水肿,进而恢复 视力,彻底治愈。
[0034]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我们选择了 52心性视网膜炎患者,其中男 28例,女24例;年龄29-40岁;病程2天-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心性视网膜炎的诊断标 准,并排除症状不典型及诊断有异议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 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〇. 05),具有可比性。
[0035] 治疗方法:
[0036]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进行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每次取药汁200ml,分 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注射液,维生素 C注射液静脉注射,安妥碘肌肉注射,维 生素 B1 口服,两组均为30天一疗程,每例观察两个疗程,治疗期间每7天做一次视力眼底 情况记录。
[0037] 疗效标准:
[0038]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视力恢复正常,眼底恢复正常。
[0039]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视力较前提高4行以上,眼底明显改善。
[0040] 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视力眼底较发病时无变化。
[0041] 疗效结果:
[0042] 1.临床疗效比较:
[0043] 治疗后,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 1 %,对照组治愈8例, 显效10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69. 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 〇. 05)。详细结果见表1。
[0044]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照表
[0045]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 中药原材料组成: 地黄20-30克、珍珠母10-20克、丝瓜络10-20克、决明子10-20克、枸杞10-20克、夏 枯草10-20克、泽泻10-20克、鸡血藤10-20克、赤小豆10 - 20克、益母草8-15克、茜草衣 8-12克、桂枝8-12克、金银花8-12克、桃仁8-12克、连翘8 -12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地黄20克、珍珠母10克、丝瓜络10克、决明子10克、枸杞10克、夏枯草10克、泽泻10 克、鸡血藤10克、赤小豆10克、益母草8克、茜草衣8克、桂枝8克、金银花8克、桃仁8克、 连翘8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地黄25克、珍珠母15克、丝瓜络15克、决明子15克、枸杞15克、夏枯草15克、泽泻15 克、鸡血藤15克、赤小豆15克、益母草12克、茜草衣10克、桂枝10克、金银花10克、桃仁 10克、连翘10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地黄30克、珍珠母20克、丝瓜络20克、决明子20克、枸杞20克、夏枯草20克、泽泻20 克、鸡血藤20克、赤小豆20克、益母草15克、茜草衣12克、桂枝12克、金银花12克、桃仁 12克、连翘12克。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4189299SQ20141048291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发明者】杜敏, 王风 申请人:杜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