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00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所述可穿戴设备设置于用户的至少一人体受力部位,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有: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所述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检测的所述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优选的是,所述若所述负重值达到所述负重阈值,所述可穿戴设备发出超重预警提示。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借此,本发明能够获取和记录用户在负重训练时的负重信息,以方便用户查看自己的负重训练情况,便于用户适当增减训练强度。
【专利说明】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运动辅助设备或应用通常仅能获取用户有氧运动时人体的基本信息,例如心率值、训练公里数以及消耗能量等数值供用户参考,但缺乏对负重训练的统计功能和相关指导。负重训练也称力量训练,是一种以增加肌肉强度及体积为目的的运动训练。使用不同部位骨骼肌组织之收缩产生之力量抗衡重力,所抗衡的重力通常是指哑铃、杠铃及其他器械之重量或阻力,使肌肉得到训练。针对人体不同的肌肉群组,有不同的重量训练动作。但很多用户由于缺少相关负重训练的知识和专业指导,导致没有起到健身效果而放弃训练,更有用户由于不正确的发力运动,因关节处受力过大而造成运动损伤。
[0003]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其能够获取和记录用户在负重训练时的负重信息,以方便用户查看自己的负重训练记录情况,便于用户适当增减训练强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所述可穿戴设备设置于用户的至少一人体受力部位,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有:
[0006]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所述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
[0007]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检测的所述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
[0008]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检测的所述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09]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人体基本信息和所述负重历史记录,生成对应的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和/或
[0010]所述可穿戴设备将所述负重历史记录和/或所述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分享到网络。
[0011]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所述可穿戴设备为可穿戴腕带,所述可穿戴腕带固定于所述人体受力部位;
[0012]所述人体受力部位包括手心、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或肘关节。
[0013]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所述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14]所述可穿戴设备判断所检测的所述负重值是否达到预定的负重阈值;
[0015]若所述负重值达到所述负重阈值,所述可穿戴设备发出超重预警提示。
[0016]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所述可穿戴设备判断所检测的所述负重值是否达到预定的负重阈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17]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人体基本信息计算生成所述负重阈值;或者
[0018]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人体基本信息和所述负重历史记录计算生成所述负重阈值。
[001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设置于用户的至少一人体受力部位,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有:
[0020]负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
[0021]负重记录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的所述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
[0022]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0023]训练指导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人体基本信息和所述负重历史记录,生成对应的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和/或
[0024]信息分享模块,用于将所述负重历史记录和/或所述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分享到网络。
[0025]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为可穿戴腕带,所述可穿戴腕带固定于所述人体受力部位;
[0026]所述人体受力部位包括手心、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或肘关节。
[0027]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0028]负重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检测的所述负重值是否达到预定的负重阈值;
[0029]负重预警模块,若所述负重值达到所述负重阈值,用于发出超重预警提示。
[0030]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0031]第一阈值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人体基本信息计算生成所述负重阈值;或者
[0032]第二阈值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人体基本信息和所述负重历史记录计算生成所述负重阈值。
[0033]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可设置于用户的至少一人体受力部位,用于检测所述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并根据所述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借此,本发明能够获取和记录用户在负重训练时的负重信息,方便用户查看自己的负重训练记录情况,便于用户适当增减训练强度。优选的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的人体基本信息和负重历史记录,生成对应的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并可将所述负重历史记录和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分享到网络,从而可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负重训练指导,并可供身体状况相似的其他用户借鉴,从而提高训练效果。更好的是,所述可穿戴设备若检测到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达到负重阈值,向用户发出超重预警提示,以防止运动损伤,从而保护用户健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发明优选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是本发明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37]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38]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39]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40]图7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固定于手心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8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固定于膝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3]图1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可穿戴设备100设置于用户的至少一人体受力部位,并且可穿戴设备100包括有负重检测模块10以及负重记录模块20,其中:
[0044]所述负重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所述负重检测模块10可由压力传感器实现,压力传感器获得人体受力部位的压力值记录下用户训练时所使用的重量。所述人体受力部位是指用户在负重训练时,人体的受力部位,包括手心、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或肘关节等。例如,在用户进行举杠铃等负重训练时,将可穿戴设备100设置于手心和/或膝关节等受力部位,由负重检测模块10获得手心和/或膝关节处的压力值,这样能够获取出杠铃的重量。
[0045]所述负重记录模块20,用于根据检测的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优选的是,人体不同的受力部位的受力承受度不同,所以人体受力部位应该对应不同的负重历史记录。所述负重历史记录可方便用户查看自己的负重训练情况,便于用户适当增减训练强度。
[0046]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100是指可直接穿在用户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100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也可以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优选的是,可穿戴设备100为可穿戴腕带,可穿戴腕带可方便地固定缠于手心、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或肘关节等人体受力部位处。通过可穿戴腕带的压力传感器检测人体受力部位所附重量大小,以此记录方便用户查看自己的训练负重数值变化过程。当然,可穿戴设备100也可以是可穿戴肩带、可穿戴衣服等,本发明可穿戴设备100的结构只要能够适于检测到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即可,其结构造型并不受限制。
[0047]图2是本发明优选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可穿戴设备100设置于用户的至少一人体受力部位处,并且可穿戴设备100包括有负重检测模块10、负重记录模块20、训练指导模块30和/或信息分享模块40,其中:
[0048]所述负重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所述负重检测模块10可由压力传感器实现,压力传感器获得人体受力部位的压力值记录下用户训练时所使用的重量。当然,可穿戴设备100也可以测量用户的心率值、训练公里数和/或消耗能量等其他运动参数值,所述心率值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心率传感器计算得出,所述训练公里数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计步器得出,所述消耗能量可以通过计步器以及能量消耗算法得出。同时结合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和所述心率值、训练公里数和/或消耗能量等计算出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这样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0049]所述负重记录模块20,用于根据检测的负重值,并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以便于用户查看自己的历史训练情况。
[0050]所述训练指导模块30,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人体基本信息和所述负重历史记录,生成对应的负重训练指导信息。例如,给出本周、本月等周期的负重训练计划,提示同一重量使用多次后可适当增加强度等,从而可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负重训练指导,提升用户训练效果。所述人体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人体基本信息与负重训练强度存在重要联系。这里,用户可以直接在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单元上输入人体基本信息,但考虑到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单元不易过复杂,因此优选用户通过在手机等通信终端上输入人体基本信息,再由通信终端将所述人体基本信息通过近场通信等方式传给可穿戴设备100。
[0051]所述信息分享模块40,用于将所述负重历史记录和/或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分享到网络,以供其他用户参考。这里,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通信模块将负重历史记录和/或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分享到网络,但考虑到可穿戴设备100的结构不易过大,因此可省略可穿戴设备100的通信模块,优选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100将负重历史记录和/或负重训练指导信息通过近场通信等方式,发送到手机等通信终端,再由通信终端将所述负重历史记录和/或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分享到网络。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通信终端获取人体基本信息与该用户相近的其他用户分享的负重训练经验,供该用户参考,以提高训练效果O
[0052]优选的是,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
[0053]负重判断模块50,用于判断所检测的负重值是否达到预定的负重阈值。所述负重阈值可以是系统默认设置或用户自定义设置,也可以根据用户的人体基本信息和负重历史记录来计算出更精准的负重阈值。
[0054]负重预警模块60,若检测的负重值达到负重阈值,用于发出超重预警提示,可建议用户减少运动机械的负重量,以防止运动损伤,从而有效保护用户健康。
[0055]更好的是,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
[0056]第一阈值生成模块70,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人体基本信息计算生成负重阈值,例如可穿戴设备100根据用户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和预定阈值算法自动生成用户的负重阈值。
[0057]第二阈值生成模块80,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人体基本信息和负重历史记录计算生成负重阈值。显然,随着用户训练时间的推移,负重历史记录在不断变化,此时负重阈值也将发生相应变化,例如负重阈值逐渐增大。
[0058]本发明可穿戴设备100除了能够获取心率,消耗能量等基本信息外,还可以获取用户负重训练时所使用的负重信息并记录下来,方便用户适当增减训练强度,可穿戴设备100在受力部位获取承受压力,超过某一阈值时提醒用户,防止运动损伤。同时可通过互联网和通信终端获取身体条件相近的用户分享的健身经验,提高训练效果。
[0059]图3是本发明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其可通过如图1或图2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实现,所述可穿戴设备100设置于用户的至少一人体受力部位,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有:
[0060]步骤S301,可穿戴设备100检测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
[0061]具体可由可穿戴设备100的压力传感器获得人体受力部位的压力值记录下用户训练时所使用的重量。所述人体受力部位是指用户在负重训练时,人体的受力部位,包括手心、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或肘关节等。例如,在用户进行举杠铃等负重训练时,将可穿戴设备100设置于手心和/或膝关节等受力部位,获得手心和/或膝关节处的压力值,这样能够获取出杠铃的重量。
[0062]步骤S302,可穿戴设备100根据检测的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
[0063]优选的是,不同的人体受力部位的受力承受度不同,所以应该对应不同的负重历史记录。所述负重历史记录可方便用户查看自己的负重训练情况,便于用户适当增减训练强度。
[0064]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100是指可直接穿在用户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100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优选的是,可穿戴设备100为可穿戴腕带,可穿戴腕带可方便地固定缠于手心、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或肘关节等人体受力部位。通过可穿戴腕带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所附重量大小,以此记录方便用户查看自己的训练负重数值变化过程。当然,可穿戴设备100也可以是可穿戴肩带、可穿戴衣服等,本发明可穿戴设备100的结构只要能够适于检测到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即可,其结构造型并不受限制。
[0065]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其可通过如图2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实现,所述可穿戴设备100设置于用户的至少一人体受力部位,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有:
[0066]步骤S401,可穿戴设备100接收用户输入的人体基本信息。
[0067]这里,用户可以直接在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单元上输入人体基本信息,但考虑到可穿戴设备100的输入单元不易过复杂,因此优选用户通过在手机等通信终端上输入人体基本信息,再由通信终端将所述人体基本信息通过近场通信等方式传给可穿戴设备100。
[0068]步骤S402,可穿戴设备100检测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
[0069]本步骤可由可穿戴设备100的由压力传感器实现,压力传感器获得人体受力部位的压力值记录下用户训练时所使用的重量。当然,可穿戴设备100也可以测量用户的心率值、训练公里数、消耗能量和/或生物电阻值等其他运动参数值,同时结合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和所述心率值、训练公里数、消耗能量和/或生物电阻值等计算出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这样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0070]步骤S403,可穿戴设备100根据检测的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
[0071]优选的是,不同的受力部位,对应不同的负重历史记录。这样,方便用户查看自己的负重训练记录情况,便于用户适当增减训练强度。
[0072]步骤S404,可穿戴设备100根据用户的人体基本信息和负重历史记录,生成对应的负重训练指导信息。
[0073]例如,给出本周、本月等周期的负重训练计划,提示同一重量使用多次后可适当增加强度等,从而可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负重训练指导,提升用户训练效果。所述人体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人体基本信息与负重训练强度存在重要联系。
[0074]步骤S405,可穿戴设备100将负重历史记录和/或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分享到网络,以供其他用户参考。
[0075]这里,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可穿戴设备100的通信模块将负重历史记录和/或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分享到网络,但考虑到可穿戴设备100的结构不易过大,因此可省略可穿戴设备100的通信模块,优选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100将负重历史记录和/或负重训练指导信息通过近场通信等方式,发送到手机等通信终端,再由通信终端将所述负重历史记录和/或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分享到网络。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通信终端获取人体基本信息与该用户相近的其他用户分享的负重训练经验,供该用户参考,以提高训练效果。
[0076]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其可通过如图2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实现,所述可穿戴设备100设置于用户的至少一人体受力部位,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有:
[0077]步骤S501,可穿戴设备100检测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
[0078]优选的是,可穿戴设备100为可穿戴腕带,可穿戴腕带固定于人体受力部位。所述人体受力部位包括手心、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或肘关节等。
[0079]步骤S502,可穿戴设备100判断所检测的负重值是否达到预定的负重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503,否则执行步骤S504。
[0080]优选的是,可穿戴设备100根据用户输入的人体基本信息计算生成负重阈值;或者可穿戴设备100根据用户输入的人体基本信息和负重历史记录计算生成负重阈值。
[0081]步骤S503,若负重值达到负重阈值,可穿戴设备100发出超重预警提示。
[0082]此时,可穿戴设备100可建议用户减少运动机械的负重量,以防止运动损伤,从而有效保护用户健康。
[0083]步骤S504,若负重值未达到负重阈值,可穿戴设备100根据检测的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
[0084]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其可通过如图2所示的可穿戴设备100实现,所述可穿戴设备100为设置于用户的受力部位的可穿戴腕带100,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有:
[0085]步骤S601,通信终端将用户输入的人体基本信息发送给可穿戴腕带。考虑到可穿戴腕带不易做得过于复杂,因此可穿戴腕带不具备网络通信功能,通信终端和可穿戴腕带可以通过近场通信等方式连接。所述人体基本信息包括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
[0086]步骤S602,在用户进行负重训练时,可将可穿戴腕分别缠于至少一个受力部位,通过可穿戴腕带检测受力部位的负重值。例如,在用户进行举杠铃训练,此时用户将可穿戴腕带缠于用户的手心和膝关节处,如图7和图8所示,通过可穿戴腕带的压力传感器获得压力值记录下用户训练时手心和膝关节处所受的重量。
[0087]步骤S603,可穿戴腕带根据检测受力部位的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例如分别生成手心和膝关节的负重历史记录。
[0088]步骤S604,用户确认是否进行负重历史记录的网络分享,若是则执行步骤S605,否则执行步骤S606。
[0089]步骤S605,可穿戴腕带将负重历史记录通过近场通信等方式发给通信终端,由通信终端进行网络分享,再执行步骤S606。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通信终端获取人体基本信息与该用户相近的其他用户分享的训练强度经验,供该用户参考,提高训练效果。
[0090]步骤S606,可穿戴腕带根据用户的人体基本信息和负重历史记录计算生成受力部位的负重阈值,这里是结合用户信息和训练历史记录分析出一个负重阈值。
[0091]步骤S607,可穿戴腕带继续检测受力部位的负重值。例如,将可穿戴腕带缠于膝关节处,以检测获取膝关节弯曲收缩时的压力大小。
[0092]步骤S608,可穿戴腕带判断所检测受力部位的负重值是否达到预定的负重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609,否则结束流程。
[0093]步骤S609,若受力部位的负重值达到负重阈值,可穿戴腕带发出超重预警提示,提示用户适当减轻重量,防止造成运动损伤。比如,在进行深蹲联系的时候膝关节会受到较大压力,将该可穿戴腕带缠于膝关节处,当压力过大时可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减轻重量。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用户的受力关节最容易在负重训练中受伤,因此对受力关节进行预警提醒非常有必要,当然,也可以对手心等受力部位进行报警。
[0094]综上所述,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可设置于用户的至少一人体受力部位,用于检测所述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并根据所述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借此,本发明能够获取和记录用户在负重训练时的负重信息,方便用户查看自己的负重训练记录情况,便于用户适当增减训练强度。优选的是,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的人体基本信息和负重历史记录,生成对应的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并可将所述负重历史记录和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分享到网络,从而可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负重训练指导,并可供身体状况相似的其他用户借鉴,从而提高训练效果。更好的是,所述可穿戴设备若检测到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达到负重阈值,向用户发出超重预警提示,以防止运动损伤,从而保护用户健康。
[0095]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设置于用户的至少一人体受力部位,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有: 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所述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 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检测的所述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检测的所述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人体基本信息和所述负重历史记录,生成对应的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和/或 所述可穿戴设备将所述负重历史记录和/或所述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分享到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为可穿戴腕带,所述可穿戴腕带固定于所述人体受力部位; 所述人体受力部位包括手心、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或肘关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检测所述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判断所检测的所述负重值是否达到预定的负重阈值; 若所述负重值达到所述负重阈值,所述可穿戴设备发出超重预警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体负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判断所检测的所述负重值是否达到预定的负重阈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人体基本信息计算生成所述负重阈值;或者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人体基本信息和所述负重历史记录计算生成所述负重阈值。
6.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设置于用户的至少一人体受力部位,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有: 负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人体受力部位的负重值; 负重记录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的所述负重值生成对应的负重历史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训练指导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人体基本信息和所述负重历史记录,生成对应的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和/或 信息分享模块,用于将所述负重历史记录和/或所述负重训练指导信息分享到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为可穿戴腕带,所述可穿戴腕带固定于所述人体受力部位; 所述人体受力部位包括手心、肩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或肘关节。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负重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检测的所述负重值是否达到预定的负重阈值; 负重预警模块,若所述负重值达到所述负重阈值,用于发出超重预警提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第一阈值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人体基本信息计算生成所述负重阈值;或者 第二阈值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人体基本信息和所述负重历史记录计算生成所述负重阈值。
【文档编号】A61B5/22GK104287748SQ201410499710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贾冀 申请人: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