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765194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结构由被人体吸收的膜,不吸收的网格形状支架构成。基质膜由可降解被人体吸收代谢的天然或合成材料组成;让手术后移植物基本能吸收代谢掉,最大限度减少了体内永久移植物,降低排异反应风险。如移植物完全被吸收了手术后容易复发,因此移植物内设计了不可吸收的网格支架;网格支架一方面作为移植物的模板;另一方面移植物基质膜被降解吸收代谢后,网格支架周围组织反应包裹支架形成以自体瘢痕为固定解剖结构的瘢痕复合物。必要时为手术后可了解移植物在盆底部位,在移植物内加入不透x射线标志线;此标志线方便手术后对复合膜结构定位观察随访。此结构较好地解决了目前中老年妇女盆腔器官脱垂手术面临的移植物技术难题。
【专利说明】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妇女盆底修复重建外科医学领域的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修复固定盆底组织器官的移植物。

【背景技术】
[0002]盆底功能障碍及盆腔器官脱垂是中老年妇女特别常见的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盆底手术重建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传统手术方法主要是各种子宫切除及阴道壁修补缝合手术,这类手术问题是术后病情复发机会很大;为了防止复发,后来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改进,逐步考虑手术重建过程在盆底修复手术中加入移植物增加盆底支托力量,减少手术后复发机会。所使用的移植物,特别是合成的补片,因为合成材料成本低来源方便,手术后材料不吸收因此固定效果更可靠,手术后复发机会明显降低,因此临床曾经普及开展应用。但合成补片带来新的问题:机体对补片排异反应发生机会较高,给病人带来一系列补片排异反应有关的并发症,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处理,而且合成补片缺乏弹性,容易疼痛,因此临床有趋势淘汰合成补片的使用。
[0003]在经历合成补片有关并发症后,临床也在尝试使用可吸收补片(如生物补片),可吸收补片优点是手术后排异反应比合成补片少,但使用可吸收补片问题是:随访发现补片吸收后病人复发机会比较高,因此可吸收补片也不是好的解决办法。
[0004]因此目前盆底重建手术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缺乏理想的补片材料或其它移植物来作为盆底重建手术加强用的材料。盆底重建外科迫切需要更理想、更经济、实用的用来加强盆底组织生物力学特性的移植物。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我们临床观察发现一盆底修复手术后的瘢痕组织是很好的可以利用的自身组织材料,瘢痕组织坚韧因此力学特性好,坚韧的瘢痕可以预防复发;自体组织与周围其它盆底组织相容性理想,因此是盆底重建手术移植物未来希望所在是以自体组织瘢痕为主的材料。
[0006]我们设计思路:最大限度减少移植物,降低排异反应风险,让手术后移植物基本能吸收代谢掉。如果完全吸收了手术后容易复发,因此移植物内设计了不可吸收的网格支架;网格支架一方面作为移植物的模板;另一方面移植物的基质膜被降解吸收代谢后,网格支架周围组织反应包裹支架形成以自体瘢痕为固定解剖结构的瘢痕复合物。必要时为了手术后可以了解移植物在盆底位置情况,在移植物内加入不透X射线的标志线。
[0007]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带网格形状内衬支架复合膜结构。由可以被人体吸收的膜,不可吸收的网格形状支架构成。用于盆底外科修复手术使用,手术置入后经过一定时间可降解吸收基质膜材料被人体代谢,留下不可吸收材料的带网格形状支架在体内起到固定支托作用,并且以支架为基础逐步在周围形成自体瘢痕组织,网格支架及周围包裹的自体瘢痕组织有更好的力学特性起到对盆底固定支托作用,根据需要可在带网格形状内衬支架复合膜结构中加入不透X射线的缝线标志线,这样手术后可以进行对复合膜结构进行定位、观察、随访。
[0008]一种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带网格形状内衬支架复合膜结构。由被人体吸收的膜,网格形状支架,可以加入不透X射线的缝线标志线共同构成;所述的标志线其材料为不可穿透X射线材料构成。网格内根据需要编织少量不透X射线的缝线(如金属缝线)。所述被人体吸收的膜为基质膜,其材料为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所述的网格形状支架为膜内网格样内衬支架,所述的膜内网格样内衬支架其材料为不可吸收的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根据所述的基质膜人体吸收降解无毒的天然成分一胶原、甲壳素、壳聚糖、纤维蛋白、淀粉、纤维素海藻酸钠生物衍生材料或合成材料一一聚乙醇酸、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聚乙交酯类、聚乳酸类、聚对二氧杂环己酮为基质制成薄膜。在此薄膜中附加有用天然材料——蚕丝天然纤维或合成材料线——尼龙缝线、涤纶聚脂缝线、聚丙烯缝线合成纤维编制的一定尺寸大孔径网格支架。
[0009]一种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的使用方法为:预先临床全面评估患者盆底解剖缺陷及盆底功能状况;按临床常规选择的手术适应征排除有关盆底重建手术禁忌症;常规盆底重建手术前准备过程;手术操作过程可以选择经阴道手术或腹腔镜下手术操作;根据需要使用患者的盆底缺陷情况、设计合理手术方案、手术使用前预备剪裁大致合适形状的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通过已经暴露好的手术野把剪裁好的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放置在需要加强的修复部位;展平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作必要的固定处理;修剪多余的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清洁手术创面,查无活动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常规关闭手术有关创面;手术后根据情况,利用X射线进行观测评估膜的部位。
[0010]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的积极效果在于:可吸收降解材料为基质制成薄膜,目的在于让移植物成为方便手术过程置入的成形膜结构;大孔径网格支架在手术后担当持重的支架和自体瘢痕形成的基础结构;不透X射线的缝线作为标志在手术后随访过程了解修复膜的位置的标志性结构。该膜用于盆底外科修复手术使用,手术置入后经过一定时间可降解吸收的基质膜材料被人体代谢,留下不可吸收材料的带网格形状支架在体内起到固定支托作用,并且以支架为基础逐步在周围形成自体瘢痕组织,网格支架及周围包裹的自体瘢痕组织有更好的力学特性,瘢痕组织复合体起到对盆底组织、器官固定支托作用,根据需要可在带网格形状内衬支架复合膜结构中加入不透X射线的缝线标志线,这样在手术后可以进行对复合膜结构进行定位、观察、随访。使用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还产生的积极效果为(部分内容已经在动物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0011]1.很少的永久移植物,因此移植物排异反应风险显著降低,手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
[0012]2.即使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出现排异反应,也因为移植物稀少而更方便进行处理。
[0013]3.使用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手术后,在其网格支架周围产生的自体瘢痕组织能很好的支托固定盆底组织器官,因此可以减少甚至预防盆底手术后复发。
[0014]4.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更柔软,患者手术后感觉比较其它移植物而言更舒适。
[0015]5.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内的网格支架手术后的瘢痕结构比较符合人体生物工程力学原理。因此使用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更有利于盆底功能康复。
[0016]6.不透X射线的缝线作为标志线为手术后随访观察提供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本发明的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分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所示为基质膜I是在网格形状支架3内极少的不透X射线的缝线标志线2在网格支架3线结构上表示其位置为随访过程中便于查找
[0019]实施例基质膜网格形状支架不透X射线的缝线标志线
[0020]材料 I壳聚糖尼龙缝线金属线缝线
[0021]2胶原涤纶聚酯缝线金属线缝线
[0022]3甲壳素聚丙烯缝线。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盆底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带网格形状内衬支架复合膜结构,由被人体吸收的膜,网格形状支架构成。
2.一种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带网格形状内衬支架复合膜结构;由被人体吸收的膜,网格形状支架,加入不透X射线的缝线标志线共同构成;所述的标志线其材料为不可穿透X射线的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被人体吸收的膜为基质膜,其材料为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格形状支架为膜内网格样内衬支架,所述的膜内网格样内衬支架其材料为不可吸收的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的基质膜为人体可吸收降解无毒的天然成分——胶原、甲壳素、壳聚糖、纤维蛋白、淀粉、纤维素海藻酸钠生物衍生材料或合成材料一聚乙醇酸、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聚乙交酯类、聚乳酸类、聚对二氧杂环已酮为基质制成薄膜;在此薄膜中附加有用天然材料蚕丝天然纤维或合成材料线——尼龙缝线、涤纶聚脂缝线、聚丙烯缝线合成纤维编制的一定尺寸大孔径网格支架。
6.一种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的使用方法为: Α.预先临床全面评估患者盆底解剖缺陷及盆底功能状况; B.除外有关盆底重建手术禁忌症的病例;按临床常规手术适应征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 C.常规盆底重建手术前准备过程; D.手术操作过程可以选择经阴道手术或腹腔镜下手术操作; Ε.根据需要使用的患者盆底缺陷情况、设计合理手术方案、手术使用前预备剪裁大致合适形状的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 F.通过已经暴露好的手术野把剪裁好的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放置在需要加强的修复部位; G.展平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作必要的固定处理; H.修剪多余的盆底修复带网格形状支架复合膜; .1.清洁手术创面,查无活动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常规关闭手术有关创面; J.手术后根据情况,利用X射线进行观测评估膜的部位。
【文档编号】A61L27/50GK104323871SQ201410563048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发明者】马乐, 宋红芳, 王雪影, 王宝俊, 韩文莉, 石翠霞 申请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马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