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焦叶片组件及束光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离焦叶片组件及束光器,包括一个固定板(10)、一对第一转动件(20)、一对第一离焦叶片(30)和一个第一执行件(40)。其中,固定板具有一个安装面,第一转动件设置于安装面,各第一转动件具有一个第一转动端(22),且两个第一转动件的第一转动端相对设置,各第一转动件还具有一个可绕第一转动端转动的第一自由端(24),且第一自由端绕第一转动端转动后可远离或靠近安装面。一对第一离焦叶片分别连接于各个第一转动件。第一执行件上具有一对第一执行部(44),各第一执行部可随第一执行件绕一与安装面垂直的第一转动轴(45)转动。并带动各第一转动件的第一自由端绕第一转动端转动,以带动一对第一离焦叶片相互靠拢或打开。
【专利说明】离焦叶片组件及束光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片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束光器的离焦叶片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离焦叶片组件的束光器。
【背景技术】
[0002]在放射成像装置的放射源处设置有束光器(也可称为限束器),束光器的叶片用于遮挡无效X射线,以控制放射源的放射线投照至病灶部分的面积大小和形状。束光器的叶片可包括主叶片和离焦叶片,离焦叶片可初步遮挡放射线的投照区域,然后再由主叶片完成最终的放射线遮挡任务。
[0003]现有束光器的离焦叶片的控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致力于简化离焦叶片。
[0004]专利号为CN20348344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限束器的窗口叶片组件、单层叶片组件及其限束器,其中一种限束器的窗口叶片组件,其摇杆具有一个第一传动部、一个第二传动部和一个第三传动部。其固定轴可枢接于摇杆位于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之间的位置处,第三传动部位于第一传动部与固定轴在摇杆枢接处的两者之间。其连接件可传动地连接于第一传动部。其第一窗口叶片可传动地连接至第三传动部。第二窗口叶片与第一窗口叶片相对设置且可传动地连接至第二传动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焦叶片组件,其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且可形成精确居中的X射线野,以最大程度屏蔽无效的X射线以及散射线。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离焦叶片组件的束光器。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焦叶片组件,其包括一个固定板、一对第一转动件、一对第一离焦叶片和一个第一执行件。其中,固定板具有一个安装面,第一转动件设置于安装面,各第一转动件具有一个第一转动端,且两个第一转动件的第一转动端相对设置,各第一转动件还具有一个可绕第一转动端转动的第一自由端,且第一自由端绕第一转动端转动后可远离或靠近安装面。一对第一离焦叶片分别连接于各个第一转动件。第一执行件上具有一对第一执行部,各第一执行部可随第一执行件绕一与安装面垂直的第一转动轴转动,并带动各第一转动件的第一自由端绕第一转动端转动,以带动一对第一离焦叶片相互靠拢或打开。
[0008]操作离焦叶片组件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少,可精确的控制一对第一离焦叶片的打开或靠拢,形成精确居中的X射线野,以最大程度屏蔽无效的X射线以及散射线。
[0009]在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板为一个圆形板,第一执行件包括一个可套设于固定板的圆周面的第一环形主体,各第一执行部设置于第一环形主体。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结构更加紧凑。
[0010]在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各第一执行部包括一个第一弧形板和一个第一滑槽。第一弧形板可设置于第一环形主体的环形端面。第一滑槽可开设于第一弧形板,且第一滑槽在第一弧形板上与第一环形主体的环形端面的距离是渐变的。各第一转动件的第一自由端具有一个可伸入至第一滑槽的第一柱形凸起。上述设计结构简单,运动传递可靠,可进一步提高第一离焦叶片的控制精度。
[0011]在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离焦叶片组件还包括一对第二转动件、一对第二离焦叶片和一个第二执行件。第二转动件设置于安装面,各第二转动件具有一个第二转动端,且两个第二转动件的第二转动端相对设置,两个第二转动端之间的连线与两个第一转动端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各第二转动件还具有一个可绕第二转动端转动的第二自由端,且第二自由端绕第二转动端转动后可远离或靠近安装面。一对第二离焦叶片分别连接于各个第二转动件。第二执行件包括一个可套设于第一环形主体的圆周面的第二环形主体,和设置于第二环形主体上的一对第二执行部,各第二执行部随第二执行件绕第一转动轴转动,可推动各第二转动件的第二自由端绕第二转动端转动,以带动一对第二离焦叶片相互靠拢或打开。两对离焦叶片同时使用可以从四个方向上遮挡X射线,以进一步遮挡无效X射线,提高成像质量。
[0012]在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各第二执行部包括一个第二弧形板和一个第二滑槽。第二弧形板可设置于第二环形主体的环形端面,第二滑槽可开设于第二弧形板,且第二滑槽在第二弧形板上与第二环形主体的环形端面的距离是渐变的。各第二转动件的第二自由端具有一个可伸入至第二滑槽的第二柱形凸起。上述设计结构简单,运动传递可靠,可进一步提高第二离焦叶片的控制精度,且有助于使整个离焦叶片组件具有紧凑结构,占用空间小。
[0013]在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各第一转动件的第一转动端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和两个可分别与各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各第一固定部可固定于安装面,第一转动件转动时,第一连接部可相对于第一固定部转动;各第二转动件的第二转动端具有两个第二连接部和两个可分别与各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各第二固定部可固定于安装面,第二转动件转动时,第二连接部可相对于第二固定部转动。上述设计,可以使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更易于相对于安装面转动,其提高了转动平稳性。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束光器,其包括一个上述离焦叶片组件。
[0015]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离焦叶片组件及其束光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7]图1用以说明束光器的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结构。
[0018]图2是图1所示的离焦叶片组件组合后的立体结构。
[0019]图3和图4用以说明图2所示的离焦叶片组件的工作过程。
[0020]图5用以说明离焦叶片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局部分解结构。
[0021]图6是图5所示的离焦叶片组件组合后的立体结构。
[0022]标号说明
[0023]10固定板
[0024]12 安装面
[0025]20第一转动件
[0026]22第一转动端
[0027]222第一连接部
[0028]224第一固定部
[0029]24第一自由端
[0030]244第一柱形凸起
[0031]30第一离焦叶片
[0032]40第一执行件
[0033]42第一环形主体
[0034]422第一环形主体的环形端面
[0035]44第一执行部
[0036]442第一弧形板
[0037]444 第一滑槽
[0038]45第一转动轴
[0039]50第二转动件
[0040]52第二转动端
[0041]522第二连接部
[0042]524第二固定部
[0043]54第二自由端
[0044]544第二柱形凸起
[0045]60第二离焦叶片
[0046]70第二执行件
[0047]72第二环形主体
[0048]722第二环形主体的环形端面
[0049]74第二执行部
[0050]742第二弧形板
[0051]744 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0053]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0054]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0055]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
[0056]另外,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0057]图1用以说明束光器的离焦叶片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结构。图2是图1所示的离焦叶片组件组合后的立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离焦叶片组件包括一个固定板10、一对第一转动件20、一对第一离焦叶片30和一个第一执行件40。其中,固定板10具有一个安装面12,第一转动件20设置于安装面12,各第一转动件20具有一个第一转动端22,且两个第一转动件20的第一转动端22相对设置,各第一转动件20还具有一个可绕第一转动端22转动的第一自由端24,且第一自由端24绕第一转动端22转动后可远离或靠近安装面12,即第一转动件20的转动轴与安装面12相互平行。一对第一离焦叶片30分别连接于各个第一转动件20。第一执行件40上具有一对第一执行部44,各第一执行部44可随第一执行件40绕一与安装面12垂直的第一转动轴45转动。
[0058]图3和图4用以说明图2所示的离焦叶片组件的工作过程。如图3所示,此时离焦叶片组件的一对离焦叶片30处于打开位置,此时可操作第一执行件44绕第一转动轴45转动(可参见图1和图2),第一执行部44随第一执行件40绕第一转动轴45转动后,可推动各第一转动件20的第一自由端24绕第一转动端22转动,以带动一对第一离焦叶片30沿图3中箭头所示方向移动,使一对第一离焦叶片30相互靠拢,请参见图4。
[0059]上述操作离焦叶片组件的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少,且通过转动的第一执行件40可精确的控制一对第一离焦叶片的打开或靠拢,形成精确居中的X射线野,以最大程度屏蔽无效的X射线以及散射线。
[0060]在图1至图4中,固定板10为一个圆形板,第一执行件40包括一个可套设于固定板10的圆周面的第一环形主体42,各第一执行部44设置于第一环形主体42。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结构更加紧凑。其中,第一执行部44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弧形板442和一个第一滑槽444,第一弧形板442可设置于第一环形主体42的环形端面422,第一滑槽444开设于第一弧形板442,且第一滑槽444在第一弧形板442上与第一环形主体42的环形端面422的距离是渐变的。各第一转动件20的第一自由端24具有一个可伸入至第一滑槽444的第一柱形凸起244 (可参见图2)。采用如上结构后,在第一离焦叶片30从打开向关闭位置移动时,第一滑槽444靠近环形端面422的表面可通过第一柱形凸起244推动第一自由端24绕第一转动端22转动,而在第一离焦叶片30从关闭向打开位置移动时,第一滑槽444远离环形端面422的表面可通过第一柱形凸起244推动第一自由端24绕第一转动端22转动。上述设计结构简单,运动传递可靠,可进一步提高第一离焦叶片的控制精度。
[0061]图5用以说明离焦叶片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局部分解结构。如图5所示,离焦叶片组件还包括一对第二转动件50、一对第二离焦叶片60和一个第二执行件70。第二转动件50设置于安装面12,各第二转动件50具有一个第二转动端52,且两个第二转动件50的第二转动端52相对设置,两个第二转动端52之间的连线与两个第一转动端22(可参见图1)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各第二转动件50还具有一个可绕第二转动端52转动的第二自由端54,且第二自由端54绕第二转动端52转动后可远离或靠近安装面12,即第二转动件50的转动轴与安装面12相互平行。一对第二离焦叶片60分别连接于各个第二转动件50。第二执行件70包括一个可套设于第一环形主体42的圆周面的第二环形主体72,和设置于第二环形主体72上的一对第二执行部74,各第二执行部74随第二执行件70绕第一转动轴45转动,可推动各第二转动件50的第二自由端54绕第二转动端52转动,以带动一对第二离焦叶片60相互靠拢或打开。
[0062]第二离焦叶片和第一离焦叶片的打开和靠拢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两对离焦叶片同时使用可以从四个方向上遮挡X射线,以进一步遮挡无效X射线,提高成像质量。
[0063]如图5所示,各第二执行部74包括一个第二弧形板742和一个第二滑槽744。第二弧形板742可设置于第二环形主体72的环形端面722,第二滑槽744可开设于第二弧形板742,且第二滑槽744在第二弧形板742上与第二环形主体72的环形端面722的距离是渐变的。各第二转动件50的第二自由端54具有一个可伸入至第二滑槽744的第二柱形凸起544。上述设计结构简单,运动传递可靠,可进一步提高第二离焦叶片的控制精度,且有助于使整个离焦叶片组件具有紧凑结构,占用空间小,其组合结构可参见图6。
[0064]如图1至图4所示,各第一转动件20的第一转动端22可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222,和两个可分别与各第一连接部222连接的第一固定部224,各第一固定部224可固定于安装面12,第一转动件20转动时,第一连接部222可相对于第一固定部224转动。如图5所示,各第二转动件50的第二转动端52具有两个第二连接部522和两个可分别与各第二连接部522连接的第二固定部524,各第二固定部524可固定于安装面12,第二转动件50转动时,第二连接部522可相对于第二固定部524转动。上述设计,可以使第一转动件20和第二转动件50更易于相对于安装面12转动,且可定位第一转动件20和第二转动件50在安装面12上的位置,使第一转动件20和第二转动件50转动时更加稳定。其中第一固定部224与第一连接部222之间的连接,第二固定部524与第二连接部522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可变形的塑料件,也可以采用铰链等其他连接方式。
[006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束光器,其包括一个上述离焦叶片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仅需要从两个方向上遮挡X射线时,即可仅采用一对第一离焦叶片。而在需要从四个方向上遮挡X射线时,即需要同时采用一对第一离焦叶片和一对第二离焦叶片。
[0066]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67]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离焦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具有一个安装面(12); 一对设置于所述安装面(12)的第一转动件(20),各所述第一转动件(20)具有一个第一转动端(22),且两个所述第一转动件(20)的第一转动端(22)相对设置,各所述第一转动件(20)还具有一个绕所述第一转动端(22)转动的第一自由端(24),且所述第一自由端(24)绕所述第一转动端(22)转动后远离或靠近所述安装面(12); 一对分别连接于各个所述第一转动件(20)的第一离焦叶片(30);和一个第一执行件(40),其上具有一对第一执行部(44),各所述第一执行部(44)随所述第一执行件(40)绕一与所述安装面(12)垂直的第一转动轴(45)转动,并带动各所述第一转动件(20)的所述第一自由端(24)绕所述第一转动端(22)转动,以带动一对所述第一离焦叶片(30)相互靠拢或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焦叶片组件,其中, 所述固定板(10)为一个圆形板, 所述第一执行件(40)包括一个套设于所述固定板(10)的圆周面的第一环形主体(42),各所述第一执行部(44)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主体(4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焦叶片组件,其中,各所述第一执行部(44)包括: 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主体(42)的环形端面(422)的第一弧形板(442);和一个开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板(442)的第一滑槽(444),且所述第一滑槽(444)在所述第一弧形板(442)上与所述第一环形主体(42)的环形端面(422)的距离是渐变的; 其中,各所述第一转动件(20)的所述第一自由端(24)具有一个伸入至所述第一滑槽(444)的第一柱形凸起(24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焦叶片组件,其中,所述离焦叶片组件还包括: 一对设置于所述安装面(12)的第二转动件(50),各所述第二转动件(50)具有一个第二转动端(52),且两个所述第二转动件(50)的第二转动端(52)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转动端(52)之间的连线与两个所述第一转动端(22)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各所述第二转动件(50)还具有一个绕所述第二转动端(52)转动的第二自由端(54),且所述第二自由端(54)绕所述第二转动端(52)转动后远离或靠近所述安装面(12); 一对分别连接于各个所述第二转动件(50)的第二离焦叶片(60);和一个第二执行件(70),其包括一个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形主体(42)的圆周面的第二环形主体(72),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主体(72)上的一对第二执行部(74),各所述第二执行部(74)随所述第二执行件(74)绕所述第一转动轴(45)转动,推动各所述第二转动件(50)的所述第二自由端(54)绕所述第二转动端(52)转动,以带动一对所述第二离焦叶片(60)相互靠拢或打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焦叶片组件,其中,各所述第二执行部(74)包括: 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主体(72)的环形端面(722)的第二弧形板(742);和一个开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板(742)的第二滑槽(744),且所述第二滑槽(744)在所述第二弧形板(742)上与所述第二环形主体(72)的环形端面(722)的距离是渐变的; 其中,各所述第二转动件(50)的所述第二自由端(54)具有一个伸入至所述第二滑槽(744)的第二柱形凸起(544)。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焦叶片组件,其中, 各所述第一转动件(20)的所述第一转动端(22)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222)和两个分别与各所述第一连接部(222)连接的第一固定部(224),各所述第一固定部(224)固定于所述安装面(12),所述第一转动件(20)转动时,所述第一连接部(222)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224)转动; 各所述第二转动件(50)的所述第二转动端(52)具有两个第二连接部(522)和两个分别与各所述第二连接部(522)连接的第二固定部(524),各所述第二固定部(524)固定于所述安装面(12),所述第二转动件(50)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接部(522)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部(524)转动。
7.束光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离焦叶片组件。
【文档编号】A61B6/08GK204158404SQ201420228600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孙光宝, 李献杰, 张金刚 申请人: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