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乳香20-30克、没药10-20克、桃仁10-20克、红花10-20克、黄芪10-20克、皂刺10-20克、连翘10-20克、麻黄10-20克、金银花10-20克、薄荷8-15克、赤芍8-12克、苏梗8-12克、刺猬皮8-12克、栀子8-12克、银柴胡8-12克、海风藤8-12克、山甲8-12克、制川乌8-12克。诸药配伍精良,组方合理,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红斑性肢痛症,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治愈率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末梢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特征为肢端 皮肤红、肿、痛、热,多发生于双足。本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可 急可缓,多同时累及两侧肢端,以双足更为多见。表现为足趾、足底、手指和手掌发红、动脉 搏动增强,皮肤温度升高,伴有难以忍爱的烧灼样疼痛。多在夜间发作或加重,通常持续数 小时。受热、环境温度升高,运动、行立、足下垂或对患肢的抚摸均可导致临床发作或症状加 剧;
[0003] 红斑性肢痛症病因不明,良性类型对治疗反应尚好,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情很 顽固,往往反复缓解与复发,经多年治疗而不愈。西医采取对症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为控 制复发要长时间用药,但西药副反应较多,难以长期应用。中医药治疗重在清热通络,活血 化瘀,改善机体功能,标本兼治,近年来,我们通过辩证施治,利用多种中草药煎制而成的中 药制剂治疗该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在治疗红斑性肢痛症方面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 无副作用、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的中药制剂。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 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06] 乳香20-30克、没药10-20克、桃仁10-20克、红花10-20克、黄芪10-20克、皂刺 10-20克、连翘10-20克、麻黄10-20克、金银花10-20克、薄荷8-15克、赤芍8-12克、苏梗 8-12克、刺猬皮8-12克、栀子8-12克、银柴胡8-12克、海风藤8-12克、山甲8-12克、制川 乌8-12克。
[0007]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08]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09] 乳香20克、没药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芪10克、皂刺10克、连翘10克、 麻黄10克、金银花10克、薄荷8克、赤芍8克、苏梗8克、刺猬皮8克、栀子8克、银柴胡8 克、海风藤8克、山甲8克、制川乌8克。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0]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1] 乳香25克、没药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黄芪15克、皂刺15克、连翘15克、 麻黄15克、金银花15克、薄荷12克、赤芍10克、苏梗10克、刺猬皮10克、栀子10克、银柴 胡10克、海风藤10克、山甲10克、制川乌10克。
[0012]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3]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4] 乳香30克、没药20克、桃仁20克、红花20克、黄芪20克、皂刺20克、连翘20克、 麻黄20克、金银花20克、薄荷15克、赤芍12克、苏梗12克、刺猬皮12克、栀子12克、银柴 胡12克、海风藤12克、山甲12克、制川乌12克。
[0015] 上述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 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300ml,早晚各服150ml,每日1剂,分三次温服,初愈后复发,可照原方 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0016]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0017] 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
[0018] 没药,味苦、辛,性平;归心、肝、脾、肾经。具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之功效。
[0019] 桃仁,味甘、苦,性平;归肺,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燥滑肠之功效。
[0020]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
[0021]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 功效。
[0022] 皂刺,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消肿、解毒、杀虫之功效。
[0023] 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益气固表之功效。
[0024]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
[0025]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
[0026]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功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瘆,疏肝解郁之 功效。
[0027] 赤芍,味苦,性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0028] 苏梗,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宽中,止痛安神之功效。
[0029] 刺猬皮,味苦,性平;归胃、大肠、肾经。具有固精缩尿,收涩止血,化瘀止痛之功效。
[0030] 栀子,味苦,性寒;归肺、肾、心、肝、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 肿止痛之功效。
[0031] 银柴胡,味甘苦,性凉;归肝、胃经。具有清热凉血之功效。
[0032] 海风藤,味辛、苦,性微温。归肝、脾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效。
[0033] 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之功效。
[0034] 制川乌,味辛、苦,性热;归心、肝、肾、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
[0035] 红斑性肢痛症属中医学血痹、热痹范畴。本病的发生多由机体正气不足或先天禀 赋不足,外无御邪之能,内无抗病之力,且久住湿地、汗出当风、冒雨涉水、热毒浸淫,风寒湿 热之邪得以内侵于四肢肌肉、筋骨、关节之间,致邪气留恋,或壅滞于经,或郁塞于络,气血 凝滞,脉络痹阻,不通则痛,且风寒湿热之邪伤人往往相互为虐,使病情缠绵,给病人生活带 来不便。治疗当以降火、祛湿、化瘀为原则,标本兼治,随症加减。
[0036]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乳香、没药、桃仁、红花、赤芍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既能清血 分实热、散瘀血,又可以活血凉血散瘀,使血流通畅而不留瘀,血热清而不妄行;黄芪、麻黄、 刺猬皮、山甲能益气固表、活血补血、利水消肿,具有破恶血而养新血的作用;皂刺、连翘、 金银花、栀子、银柴胡能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既能上行泻肺火、去肌表 热,又苦寒泄降,泻三焦火,凉血清心热,有效祛除体内热毒;制川乌、薄荷、海风藤、苏梗能 益气活络、祛风除湿、清利头目,起到引诸药直达病所的作用。诸药配伍精良,组方合理,益 气不碍邪,泻火不伤正,除湿不伤阴,清热不苦寒,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消肿 止痛之功效,使血热得清,疲滞得通,气血得行,病症疫愈。
[0037]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我们选择了 120例门诊红斑性肢痛症患者 进行临床试验。随机分治疗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22岁,以 16?18岁居多;病程最短1天,最长6个月;病变部位:下肢末端,呈对称性,其中皮损发 生于双足26例,局部皮肤潮红9例,双足局部肿胀12例,有灼热感13例。对照组60例中, 男31例,女2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2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7天;病变部位:双足28 例,局部皮肤潮红15例,双足局部肿胀10例,有灼热感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 症状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〇. 05),具有可比性。
[0038] 患者体征:病变多发生在四肢,突然剧烈疼痛,阵发性加剧,呈现持续烧灼样胀痛 或刺痛,多呈对称性发作,昼轻夜重,内觉灼热,得凉则舒,部分患者肢体肿胀,局部皮肤潮 红,麻木酸困,汗液分泌旺盛,运动受限,无法劳动及工作。
[0039] 治疗方法:
[0040]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取乳香25克、没药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黄 芪15克、皂刺15克、连翘15克、麻黄15克、金银花15克、薄荷12克、赤芍10克、苏梗10 克、刺猬皮10克、栀子10克、银柴胡10克、海风藤10克、山甲10克、制川乌10克(随症加 减),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300ml,早晚各服150mL,每日1剂,分三次温 月艮。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0. 5g、安络痛0. 2g,均每日3次口服;前3天加用强的松5mg,每 日3次口服。上述两种方法均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0041] 疗效标准:
[0042] 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者;
[0043] 显效:疼痛消失,其它症状明显减轻,皮肤色泽基本恢复正常,但仍遗留轻度麻木, 能进行一般工作者;
[0044] 有效:疼痛减轻,其它症状明显减轻,皮肤色泽基本恢复正常,但仍遗留麻木能进 行一般工作者;
[0045] 无效: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无改善者。
[0046] 治疗结果:
[0047] 1、临床疗效结果
[0048] 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43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临床治愈率 71. 7 %,总有效率96. 7 % ;对照组临床治愈24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9例,临床治 愈率40.0%,总有效率85.0% ;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 著,有统计学意义(P < 〇. 05)。详细结果见表1。
[0049]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表
[0050]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 药原材料组成: 乳香20-30克、没药10-20克、桃仁10-20克、红花10-20克、黄芪10-20克、皂刺10-20 克、连翘10-20克、麻黄10-20克、金银花10-20克、薄荷8-15克、赤芍8-12克、苏梗8-12 克、刺猬皮8-12克、栀子8-12克、银柴胡8-12克、海风藤8-12克、山甲8-12克、制川乌8-12 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乳香20克、没药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芪10克、皂刺10克、连翘10克、麻黄 10克、金银花10克、薄荷8克、赤芍8克、苏梗8克、刺猬皮8克、栀子8克、银柴胡8克、海 风藤8克、山甲8克、制川乌8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乳香25克、没药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黄芪15克、皂刺15克、连翘15克、麻黄 15克、金银花15克、薄荷12克、赤芍10克、苏梗10克、刺猬皮10克、栀子10克、银柴胡10 克、海风藤10克、山甲10克、制川乌10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乳香30克、没药20克、桃仁20克、红花20克、黄芪20克、皂刺20克、连翘20克、麻黄 20克、金银花20克、薄荷15克、赤芍12克、苏梗12克、刺猬皮12克、栀子12克、银柴胡12 克、海风藤12克、山甲12克、制川乌12克。
【文档编号】A61P9/14GK104491076SQ201510009639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8日
【发明者】张兴花 申请人:张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