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数据显示,糖尿病已成为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外的第三大疾病。而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患病率为9.7%,已高于世界水平的6.4%。最令人担忧的是我国18岁以上居民对于糖尿病知晓率为36.1%。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是一种从古至今严重困扰人类生活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溃烂等。从糖尿病至并发症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大多数患者都无法躲过去,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超过80%。但是,如果能尽早发现并确诊糖尿病,提前干预,是可以阻止病程发展的。
目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主要依靠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来治疗。这些药对中老年患者而言,易导致乳酸酸中毒、低血糖症,因顾忌于此,不得不降低控制标准,导致并发症发生发展,对这些并发症的治疗更棘手,故寻求安全有效地降糖、防止并发症的方法,成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和医生的共同愿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的方案是发明人,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糖尿病发生的机理,多年来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精心研制而成的,本品具有气阴双补、脾肾双健、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临床上无不良毒副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方案实现的,本发明药物主要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本发明药物主要各原料的优选重量份配比是:
本发明药物主要各原料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
生地黄15份,淮山药15份,丹参20份,党参15份,当归15份,牛膝15份,赤芍15份,仙鹤草18份,黄芪18份,麦冬15份,天花粉15份,黄连6份。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1)将配方中所述重量份配比的生地黄,淮山药,丹参,党参,当归,牛膝,赤芍,仙鹤草,黄芪,麦冬,天花粉,黄连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6-10倍量的水,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80℃)的浸膏;
(2)在浸膏中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90%,搅匀,静置24-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对密度为1.25~1.30(80℃)的浸膏,用于制备各种制剂。
本发明提取的浓缩液中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要的辅料,再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常用口服剂型,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胶囊剂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生地黄15份,淮山药15份,丹参20份,党参15份,当归15份,牛膝15份,赤芍15份,仙鹤草18份,黄芪18份,麦冬15份,天花粉15份,黄连6份。
(1)将配方中所述重量份配比的生地黄,淮山药,丹参,党参,当归,牛膝,赤芍,仙鹤草,黄芪,麦冬,天花粉,黄连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8倍量的水,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80℃)的浸膏;
(2)在浸膏中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对密度为1.25~1.30(80℃)的浸膏,加入微晶纤维素,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2: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颗粒剂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生地黄15份,淮山药15份,丹参20份,党参15份,当归15份,牛膝15份,赤芍15份,仙鹤草18份,黄芪18份,麦冬15份,天花粉15份,黄连6份。
(1)将配方中所述重量份配比的生地黄,淮山药,丹参,党参,当归,牛膝,赤芍,仙鹤草,黄芪,麦冬,天花粉,黄连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10倍量的水,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80℃)的浸膏;
(2)在浸膏中加乙醇,使含醇量为90%,搅匀,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对密度为1.25~1.30(80℃)的浸膏,加入糊精、甜菊素、混匀,制粒,干燥,即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片剂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生地黄15份,淮山药15份,丹参20份,党参15份,当归15份,牛膝15份,赤芍15份,仙鹤草18份,黄芪18份,麦冬15份,天花粉15份,黄连6份。
(1)将配方中所述重量份配比的生地黄,淮山药,丹参,党参,当归,牛膝,赤芍,仙鹤草,黄芪,麦冬,天花粉,黄连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6倍量的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80℃)的浸膏;
(2)在浸膏中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对密度为1.25~1.30(80℃)的浸膏,加入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混匀制成颗粒,压片,包衣,即得片剂。
本方经临床应用,对于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临床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实验例
病例1:张某,女,65岁。患糖尿病已3年,近1个月来因没有用药使病情加重,曾服消渴丸,达美康等药,血糖控制不理想。诊见:神疲乏力,声音低微,口干喜饮,多尿,多食,食后腹胀,并常头晕,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脉细。空腹血糖19.3mmol/l,尿糖(++++)。口服实施例1:胶囊剂,每次4粒,每日3次,5天后“三多”症状大减,空腹血糖11.6mmol/l,尿糖降为(++)。15天后,诸症消失,空腹血糖降为7.5mmol/l,尿糖转为(-)。又连服1个月,尿糖(-)而痊愈。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