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部硬结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809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咽部硬结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咽部硬结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肉芽肿病变。通常以鼻塞、鼻干和鼻衄为常见症状。病变侵及鼻咽、咽鼓管、口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处,则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机能障碍,如耳鸣、耳闷、重听、咽部干燥不适及干咳、声嘶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咽部检查可见在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鼻黏膜早期病变主要为干燥、出血及痂皮附着,继而呈萎缩性改变,似萎缩性鼻炎,但无臭鼻症的特殊臭气。咽部黏膜干燥,变薄发亮,咽后壁上黏附着黏脓性分泌物或痂皮;硬结期多在鼻前庭、中隔及下甲端以及上唇等处出现结节状肿块样物,其色稍淡,表面黏膜光滑,有小血管扩张,质地较硬,咽部黏膜下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似针尖大、豆粒大或连成小片状的结节样突起。触之硬,其表面可覆脓痂;瘢痕期增生的硬结纤维化形成瘢痕,出现各种畸形,如鼻前孔狭窄、闭锁、咽、喉部瘢痕性狭窄或悬雍垂消失等。

早期病变行放射治疗有一定效果。如瘢痕期形成畸形,可施行手术加以整形,对咽、喉部病变有呼吸困难者,须行气管切开及施行咽喉部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咽部硬结病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咽部硬结病的中药,是由中草药绵枣儿、大浮萍、龙船花根、铁草鞋、蓼子草、上山龙、龙葵根、矮人陀、红蓝地花、迎春花叶、红鸡踢香、实葫芦、横经席、多花八角莲、小叶石楠、六棱麻、大对经草、异木患组成。

单剂药量为绵枣儿15g、大浮萍10g、龙船花根15g、铁草鞋12g、蓼子草8g、上山龙10g、龙葵根15g、矮人陀12g、红蓝地花6g、迎春花叶10g、红鸡踢香10g、实葫芦15g、横经席10g、多花八角莲12g、小叶石楠10g、六棱麻12g、大对经草8g、异木患10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绵枣儿:活血解毒、消肿止痛,主治乳拥、肠痈、跌打损伤、腰腿痛;大浮萍:凉血、活血、利尿除湿,主治荨麻疹、丹毒、水臌、湿疮、跌打损伤、无名肿毒;龙船花根:行气止痛、活血通络,主治咳血、胃痛、疮疡、跌打外伤、风湿肿痛、妇女经闭;铁草鞋:接筋骨、活血祛瘀,主治跌打损伤、骨折、刀枪伤;蓼子草:散寒活血,主治麻疹、羊毛疔、跌损后受寒、阴寒及陈寒;上山龙:消肿解毒、止血止痛、排脓生机、祛风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便血、崩漏、白带;龙葵根:治痢疾、淋浊、白带、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矮人陀:活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治跌打损伤、产后瘀滞、衄血、吐血、风湿痛、乳腺炎、痈疮疖肿;红蓝地花:解毒消肿、活血,主治结核型、瘤型麻风;迎春花叶:治肿毒恶疮、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红鸡踢香:驳骨散积、消肿止痛,主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实葫芦:祛瘀、消炎、解毒,主治跌打损伤、骨折、肾囊发炎肿大;横经席:祛瘀止痛、补肾强腰,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肾虚腰痛;多花八角莲:散结活瘀、消肿止痛、解毒清热;小叶石楠:行血活血、止痛,主治牙痛、黄疸、乳痈;六棱麻:活血、镇痛,主治跌打损伤、闪腰挫气;大对经草:活血调经、止血止痛、利水消肿、除风湿,主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出血、小便不利、蛇咬伤;异木患:通利关节、散瘀活血,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草药配比:绵枣儿15g、大浮萍10g、龙船花根15g、铁草鞋12g、蓼子草8g、上山龙10g、龙葵根15g、矮人陀12g、红蓝地花6g、迎春花叶10g、红鸡踢香10g、实葫芦15g、横经席10g、多花八角莲12g、小叶石楠10g、六棱麻12g、大对经草8g、异木患10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咽部硬结病的中药,是由中草药绵枣儿、大浮萍、龙船花根、铁草鞋、蓼子草、上山龙、龙葵根、矮人陀、红蓝地花、迎春花叶、红鸡踢香、实葫芦、横经席、多花八角莲、小叶石楠、六棱麻、大对经草、异木患组成。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技术研发人员:李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幸
技术研发日:2017.09.15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