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鼻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4685发布日期:2019-03-27 11:1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鼻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鼻罩。



背景技术:

经鼻腔插管法是气管内插管术的一种,将气管导管通过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用于传输的气管一般都是采用胶带贴附在患者鼻头处进行固定,但是胶带与皮肤粘贴性不太好,容易脱落,撕下的时候也比较痛,还可能残留胶液,给患者造成痛苦。而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常用到鼻罩或口鼻罩,鼻罩用于能闭口呼吸的患者,但是对于张口呼吸的病人就只能使用口鼻罩,当病人使用口鼻罩且需要进食时,必须将口鼻罩取下才能进行,另外,当患者需要吸痰时,要将口鼻罩取下才能进行此操作,或需要安置胃管时,也只有将胃管在鼻罩或口鼻罩下方穿出才能进行,以至于漏气量过大影响呼吸机通气。因此,急需一种既能对气管进行固定,输液时又无需脱下的鼻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鼻罩,通过在传统鼻罩上开设两个管道限位孔来解决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鼻罩,包括鼻罩主体和设置在其两侧的绑带,鼻罩主体上开设有两个用于穿设管道的通孔,通孔内壁设置有用于管道限位的卡环。

进一步的,包括卡环包括设置在通孔内壁的卡块和套设在管道外壁的环套,卡块和环套通过镶嵌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卡块以通孔中心为圆心均布在通孔内壁,且卡块卡设在环套外壁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的,包括环套通过其内壁的胶黏层与管道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环套采用记忆海绵材质。

进一步的,包括绑带由弹力带和其端部的魔术贴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传统鼻罩上开设通孔的方式,方便呼吸管或者胃管的插入固定,与直接通过胶带将管道粘贴在鼻头处的方式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卡块和环套镶嵌示意图。

图中1.鼻罩主体,2.通孔,3.卡环,4.卡块,5.环套,6.弹力带,7.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鼻罩,包括鼻罩主体1和设置在其两侧的绑带,鼻罩主体1上开设有两个用于穿设管道的通孔2,通孔2内壁设置有用于管道限位的卡环3,卡环3包括设置在通孔2内壁的卡块4和套设在管道外壁的环套5,卡块4和环套5通过镶嵌方式固定连接,卡块4以通孔2中心为圆心均布在通孔2内壁,且卡块4卡设在环套5外壁的中部位置,环套5通过其内壁的胶黏层与管道外壁固定连接,环套5采用记忆海绵材质,绑带由弹力带6和其端部的魔术贴7构成。

鼻罩主体1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弹力带6的固定座,弹力带6端部通过强力胶粘结有魔术贴7,使用时,通过两侧带魔术贴7的弹力带6将鼻罩主体1绑在患者头部,鼻罩主体1上开设的通孔2用于穿设和固定呼吸管或者胃管,以方便与外部呼吸机或者流食连接,现将内壁带胶黏层的环套5套设在管道上,当管道穿过通孔2时,管道外部的环套5被通孔2内壁的卡块4卡住,从而进行限位固定,省去了直接用胶带将管道粘贴在鼻头处的麻烦,环套5采用记忆海绵材质,记忆海绵是指具有慢回弹力学性能的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绵,在保证不使管道变形的前提下与卡块4进行稳固镶嵌,从而完成对管道的固定。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鼻罩,鼻罩主体上开设有两个用于穿设管道的通孔,通孔内壁设置有用于管道限位的卡环,卡环包括设置在通孔内壁的卡块和套设在管道外壁的环套,卡块和环套通过镶嵌方式固定连接,卡块以通孔中心为圆心均布在通孔内壁,且卡块卡设在环套外壁的中部位置,环套通过其内壁的胶黏层与管道外壁固定连接,环套采用记忆海绵材质,绑带由弹力带和其端部的魔术贴构成,通过在传统鼻罩上开设通孔的方式,方便呼吸管或者胃管的插入固定,与直接通过胶带将管道粘贴在鼻头处的方式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1.21
技术公布日:2019.03.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