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牙周病模型建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07515发布日期:2019-09-17 23:55阅读:6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鼠牙周病模型建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牙周病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小鼠牙周病模型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性口腔疾病,其直接诱发因素为龈沟中的菌斑生物膜。作为导致失牙的主要疾病,牙周病表现为以牙槽骨吸收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牙周组织破坏。流调结果显示,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牙周病患病率高达90%,成年人牙周病患病率可高达97%,而牙周病的流行严重影响了我国成年人的咀嚼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因此,利用模式动物对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十分必要。

小鼠作为啮齿类实验动物的代表,具有繁殖速度快,局部组织结构与人类类似的特点,因此,利用以小鼠为代表的实验动物建立实验性牙周炎模型,为研究人员探讨牙周炎的病因及病理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研究条件。

传统的小鼠牙周炎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局部注射菌液或细菌内毒素(lps)法,丝线结扎法等,受限于操作难度与小鼠的解剖条件,其建模牙位均位于上颌第二磨牙区,而基于该牙位的建模存在有下列不足:

1)采用局部注射法建模时,由于进针角度限制,lps/菌液只能从磨牙间隙的腭侧注入,因此诱导出的炎症分布不均匀且诱导周期较长;而采用丝线结扎法建模时,由于小鼠上颌颊侧前庭沟处无骨性结构保护,建模时易引发局部大出血。

2)上颌第二磨牙的牙体结构与人类磨牙差异较大,且牙周组织量少,从解剖结构上不能充分模拟人类牙周组织形貌,且在成模取材时,rna与蛋白质的产量获得均较少,为后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带来困难。

3)由于上颌第二磨牙位于小鼠口内的位置较深,因此对以牙周炎作为影响因素的其他模型研究带来困难,如研究牙周炎微环境对即刻种植手术对骨结合的影响时,由于上颌第二磨牙的解剖位置较为深入,即使牙周炎模型建立成功,微型种植体也无法植入到该位点中,为后期的复合模型研究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小鼠牙周病模型建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小鼠牙周病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建模小鼠腹腔麻醉,并将其躺位固定在鼠台上;

2)将小鼠头部垫起,用开口器使小鼠稳定张口,暴露下颌磨牙区;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洁下颌磨牙与颊舌侧牙龈,用干棉球使术区充分干燥;

3)利用显微持针器,将缝线嵌入左侧下颌第一第二磨牙邻面接触点下方;确保嵌入后,在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牙颈部位置打结;

4)检查缝线打结的稳定度,确认稳固后完成牙周病模型的建立。

进一步的,牙周病模型建立完成后,每隔两天检查缝线是否在位;若出现脱落情况,则按照步骤步骤1)-4)重新建立牙周病模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下颌磨牙颊侧有骨质结构阻挡,采用丝线结扎法,不易发生因器械滑入颊侧而引发的大出血;若采用注射法,由于下颌磨牙解剖位置较浅,注射位点可均匀覆盖牙间隙颊舌侧,可加快成模速度。

2)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的牙体与牙周组织有着与人类更高相似度的解剖结构,且牙周组织量较上颌为大,成模取材时,可获得更高的rna与蛋白质产量,为后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便利。

3)小鼠下颌第一磨牙位于口内的解剖位置浅,因此在此牙位上进行模型建立有利于对以牙周炎作为影响因素的复合模型构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对照侧小鼠下颌牙槽骨整体观(颊腭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实验侧小鼠下颌牙槽骨整体观(颊腭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对照侧小鼠下颌磨牙矢状切面牙周组织整体观。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实验侧小鼠下颌磨牙矢状切面牙周组织整体观。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小鼠建模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小鼠模型口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材料

8周龄c57/bl6小鼠12只,24-26g,由南京南方模式动物提供,饲养于本院动物中心的spf级环境中,本实验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许可。5-0丝线编制非吸收性缝线由强生公司提供,型号为爱惜康慕丝sa82g。micro-ct由瑞士scancomedical公司提供,型号为micro-ct50。

二、实验方法

1、基于下颌第一磨牙的小鼠牙周炎模型建立:

12只c57/bl6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用1.5%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小鼠,剂量为40mg/kg;

将小鼠躺位固定于鼠台上,头部垫起,用开口器使小鼠稳定张口,暴露下颌磨牙区。生理盐水清洁下颌磨牙与颊舌侧牙龈,用干棉球使术区充分干燥。

利用显微持针器,将5-0丝线嵌入左侧下颌第一第二磨牙邻面接触点下方。

确保嵌入后,在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牙颈部打结。

检查线结稳定度,确认稳固后完成手术。

每两日检查丝线是否在位,若脱落,则根据上述步骤重新进行手术。

2、影像学分析:用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后浸泡24小时,解剖小鼠下颌骨(包括下颌磨牙),micro-ct扫描及重建分析,层扫厚度为10um。

结果

影像学micro-ct分析

1.下颌牙槽骨整体观(颊腭向)

可见下颌第一磨牙区牙槽骨明显吸收,牙槽嵴边缘不清,牙根暴露至根中1/3。

2.磨牙矢状切面牙周组织整体观

可见下颌第一磨牙建模区牙周间隙增宽,牙槽嵴边缘不清,牙槽骨吸收至牙根中下1/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鼠牙周病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建模小鼠腹腔麻醉,并将其躺位固定在鼠台上;2)将小鼠头部垫起,用开口器使小鼠稳定张口,暴露下颌磨牙区;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洁下颌磨牙与颊舌侧牙龈,用干棉球使术区充分干燥;3)利用显微持针器,将缝线嵌入左侧下颌第一第二磨牙邻面接触点下方;确保嵌入后,在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牙颈部位置打结;4)检查缝线打结的稳定度,确认稳固后完成牙周病模型的建立。本发明基于下颌第一磨牙实现一种新型小鼠牙周炎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对小鼠建模局部组织行影像学分析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可成功建立小鼠牙周炎模型,充分模拟临床牙周病的病理学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翁雨藤;裴庆国;冯妍慧芝;吴迪;王佐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同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5.27
技术公布日:2019.0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