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瓣膜支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右心功能不全的下腔静脉带瓣支架。
背景技术:
右心功能不全亦称为右侧心力衰竭,为心功能不全的一种,肺动脉高压、肺原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心肌病等均可引起右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时,回流障碍表现的较为明显,患者会出现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如下肢水肿、肝脏淤血等;右心功能不全时,即便是气喘也会表现的很明显;患者有时还会表现有氧合障碍、低氧血症等症状。
下腔静脉及其属支构成下腔静脉系。凡来自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都属于下腔静脉系,最后都通过下腔静脉注入右心房。
下腔静脉是收集下半身的静脉血回右心房,是人体最大的一条静脉干,平第~腰椎高度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在腹主动脉的右侧上升,经肝的腔静脉窝再向上穿膈的腔静脉孔达胸腔,注入右心房的后下部。其入口处的左前方有一不太明显的下腔静脉瓣,其作用类似单向阀;目前,传统的治疗手段大部分是药物治疗,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并治疗右心功能的病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改善右心功能不全的下腔静脉带瓣支架,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改善右心功能不全的下腔静脉带瓣支架,包括自膨胀式支架体和瓣膜,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为一端敞口的碗装结构,其外表面设有用于右心房底部的下腔静脉瓣处血管壁挂接的倒刺;所述瓣膜安装在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的敞口端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有效的用于合并三尖瓣反流的右心功能衰竭三尖瓣返流等症状患者的治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由ni-ti合金丝编织而成,并在其封闭端的中部连接有金属铆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编织结构比较稳固,性能较好。
进一步,所述金属铆头上设有用于术前收纳拉紧其的钩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利于整个支架体的拉动操作。
进一步,所述倒刺设有多个,并均匀且间隔的环设在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对应其环状结构侧壁的外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布置合理,能够使得整个支架在患处的稳定安装。
进一步,所述瓣膜为单瓣叶、二叶瓣、三叶瓣的其中一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应用范围广。
进一步,所述瓣膜为生物组织瓣膜或高分子瓣膜。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血栓栓塞率,治疗效果好,能够降低副作用及并发症。
进一步,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表面喷涂有肝素缓释涂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自膨胀式支架体采用喷涂肝素缓释涂层达到有效抗钙化处理的目的,降低因为静脉血流速度慢,植入异物后易形成血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改善右心功能不全的下腔静脉带瓣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改善右心功能不全的下腔静脉带瓣支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自膨胀式支架体,2、瓣膜,3、金属铆头,11、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改善右心功能不全的下腔静脉带瓣支架包括自膨胀式支架体1和瓣膜2,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1为一端敞口的碗装结构,其外表面设有用于右心房底部的下腔静脉瓣处血管壁挂接的倒刺11;所述瓣膜2安装在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1的敞口端内。
其中,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1由ni-ti合金丝编织而成,并在其封闭端的中部连接有金属铆头3。
整个支架术前收纳于输送鞘管内,并使得支架先保持于输送鞘管内(输送末端),待输送鞘管(输送末端)到达病患处时,将支架推出输送鞘管(输送末端),支架即可在病患处膨胀后通过倒刺11与血管壁固定住,以替代患者自身的瓣,操作简单、方便。
自膨胀式支架体1的长度=5mm,6mm,……,10mm,其直径(膨胀后为近乎规则的圆柱状或圆筒状)是正常人的下腔静脉的肝-右心房腔静脉入口处下腔静脉瓣的直径的1.5-1.8倍。即:自膨胀式支架体1直径(膨胀后)φ1=(1.5-1.8)*肝-右心房腔静脉瓣的直径φ(φ≤30m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铆头3上设有用于术前收纳拉紧其的钩槽31,整个支架术前收纳于输送鞘管内,并通过拉杆与钩槽31的拉紧使得支架先保持于输送鞘管内(输送末端),待输送鞘管(输送末端)到达病患处时,解除拉杆与钩槽31的连接,将支架推出输送鞘管(输送末端),支架即可在病患处膨胀后通过倒刺11与血管壁固定住,整个设计利于术前支架在输送鞘管内的状态保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倒刺11设有多个,并均匀且间隔的环设在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1对应其环状结构侧壁的外部,倒刺11在病患处挂在血管壁上,能够使得整个支架安装稳固。
当然,如图2所示,也可在自膨胀式支架体1封闭端中部编织丝收口处(与金属铆头3连接处)向其四周连接多根环设其四周的金属丝(ni-ti合金丝),金属丝延伸至自膨胀式支架体1四周,并在末端分别设置倒刺11。
本实施例的瓣膜2为单瓣叶、二叶瓣、三叶瓣的其中一种,其使用灵活,能够根据具体病患的发展情况选择适配瓣膜2,从而利于病患的有效治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瓣膜2为生物组织瓣膜或高分子瓣膜,血栓栓塞率,治疗效果好,能够降低副作用及并发症,生产也比较简单,如生物瓣膜,可以选取牛心包组织,根据需要裁剪成任意的,满足临床需要的形状,瓣膜2事先缝在自膨胀式支架体的“碗”壁内即可。
最佳的,瓣膜2用带微孔的pu膜,防止斑块的沉积。并且术后需要使用华法林等药物抗凝。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1表面喷涂有肝素缓释涂层,因为静脉血流速度慢,植入异物后易形成血栓。故该自膨胀式支架体1采用抗钙化处理,即在自膨胀式支架体1的表面喷涂有肝素缓释涂层,在植入体内后3个月才完全释放。
当然,瓣膜2也抗钙化处理,也可采用表面喷涂肝素缓释涂层的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改善右心功能不全的下腔静脉带瓣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膨胀式支架体(1)和瓣膜(2),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1)为一端敞口的碗装结构,其外表面设有用于右心房底部的下腔静脉瓣处血管壁挂接的倒刺(11);所述瓣膜(2)安装在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1)的敞口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右心功能不全的下腔静脉带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1)由ni-ti合金丝编织而成,并在其封闭端的中部连接有金属铆头(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右心功能不全的下腔静脉带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铆头(3)上设有用于术前收纳拉紧其的钩槽(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右心功能不全的下腔静脉带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11)设有多个,并均匀且间隔的环设在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1)对应其环状结构侧壁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右心功能不全的下腔静脉带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2)为单瓣叶、二叶瓣、三叶瓣的其中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右心功能不全的下腔静脉带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2)为生物组织瓣膜或高分子瓣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右心功能不全的下腔静脉带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膨胀式支架体(1)表面喷涂有肝素缓释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