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8796发布日期:2020-06-26 21:1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踝关节内翻运动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



背景技术:

现有对踝关节的核磁共振一般采用固定式或侧面固定的方式对踝关节进行固定;侧面固定的方式如专利文献cn201420070071.4,通过若干个杆件对腿部的侧面固定,从而实现对踝关节内翻转的固定;但是该种方式不利于踝关节的活动;而在磁共振时,需要通过活动内翻从而实现对踝关节的有效观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能适用于不同踝关节活动度的病人使用;在磁共振环境下检测踝关节运动时具有独特的应用背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其中,包括:

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的纵向截面为直角梯形;

两开口,两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后侧的斜面上,并且两所述开口相并列;

翻转板,两所述翻转板分别设置于两所述开口内,并且每一所述翻转板朝向另一所述翻转板的一侧铰接于所在所述开口的同侧的一边。

上述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其中,还包括:若干对插入部分,若干对所述插入部分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的下部。

上述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其中,每一所述插入部分包括两弧形板和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两侧设置有两所述弧形板,并且每一所述弧形板的长度由上至下减小。

上述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其中,两阻挡件,两所述阻挡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内壁。

上述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其中,两弹力带,每一所述弹力带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所述翻转板,每一所述弹力带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斜面的位于两所述翻转板之间的部分。

上述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其中,所述翻转板向所述壳体结构内翻的最大角度为30度。

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翻转板,能够使得翻转板向内翻转,从而使得脚底踩踏至翻转板,能够实现踝关节内翻。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弹力带使得翻转板在不受力时进行复位,并且能够使得翻转板的翻转角度得以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和人体安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的翻转板和弹力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的左侧翻转板的所在的脚进行内翻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的与床的示意图。

附图中:1、壳体结构;11、开口;12、翻转板;13、插入部分;131、弧形板;132、竖直板;133、插槽;14、阻挡件;15、弹力带;16、坐垫;2、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和人体安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的翻转板和弹力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的左侧翻转板的所在的脚进行内翻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的与床的示意图。

请参见图1至图5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包括:

壳体结构1,壳体结构1的纵向截面为直角梯形。

两开口11,两开口11开设于壳体结构1的后侧的斜面上,并且两开口11相并列。

翻转板12,两翻转板12分别设置于两开口11内,并且每一翻转板12朝向另一翻转板12的一侧铰接于所在开口11的同侧的一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所示,若干对插入部分13,若干对插入部分13分别设置于壳体结构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的下部,插入部分13用于连接床2。具体的,床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插槽133;每一个插入部分13可嵌入相对应的插槽133内。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插入部分13包括两弧形板131和竖直板132;竖直板132的两侧设置有两弧形板131,并且每一弧形板131的长度由上至下减小。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两阻挡件14,两阻挡件14分别设置于壳体结构11的横向的两侧内壁。通过阻挡件14使得避免弹力带失效的情况下,也能对翻转板12的向内的角度进行限位。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两弹力带15,每一弹力带15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翻转板12的前端面,同一弹力带15的另一端连接于壳体结构的横向的同侧的内壁。具体的,以图1中的左侧的弹力带15为例,即图3所示,当翻转板12向内翻转时,此时会有弹力带15拉住翻转板12,从而避免翻转板12的向内无限位的翻转。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翻转板向壳体结构内翻的最大角度为30度。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壳体结构1采用木质结构,固定部可采用黄铜、铰链可采用和塑料、弹力带可采用橡胶结构;应使得各部件的材料尽量与磁共振测试时进行兼容。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工作方法:

使用者通过坐垫15将腿部放置于坐垫15上,从而使得脚底踩踏于翻转板12时,由于翻转板12受力,从而实现踝关节的内翻,如图4所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的纵向截面为直角梯形;

两开口,两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后侧的斜面上,并且两所述开口相并列;

翻转板,两所述翻转板分别设置于两所述开口内,并且每一所述翻转板朝向另一所述翻转板的一侧铰接于所在所述开口的同侧的一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对插入部分,若干对所述插入部分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插入部分包括两弧形板和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两侧设置有两所述弧形板,并且每一所述弧形板的长度由上至下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其特征在于,两阻挡件,两所述阻挡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横向的两侧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其特征在于,两弹力带,每一所述弹力带的一端连接于一侧的所述翻转板,每一所述弹力带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斜面的位于两所述翻转板之间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向所述壳体结构内翻的最大角度为30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磁共振兼容的踝关节内翻运动仪,包括:壳体结构,壳体结构的纵向截面为直角梯形;两开口,两开口开设于壳体结构的后侧的斜面上,并且两开口相并列;翻转板,两翻转板分别设置于两开口内,并且每一翻转板朝向另一翻转板的一侧铰接于所在开口的同侧的一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翻转板,能够使得翻转板向内翻转,从而使得脚底踩踏至翻转板,能够实现踝关节内翻。

技术研发人员:徐翰林;薛啸傲;陈子怡;华英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