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3112发布日期:2020-09-01 17:5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



背景技术:

在进行动物解剖时,为了取出动物的大脑,常常需要先剪开动物的颅骨,由于颅骨硬度较大,对剪开造成不小的难度,常常需要增大剪切幅度来增加施力,对开颅器械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来带来了稍有施力不当就会破坏颅内大脑的问题。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新型解剖剪”,其公开号cn202497175u,包括:具有手指连接环的直剪体,所述的直剪体连接弯剪体,所述的直剪体与所述的弯剪体中间部位通过轴连接,所述的弯剪体前端具有折弯,所述的弯剪体尾端具有手指连接环,所述的手指连接环具有伸缩口,所述的直剪体前端具有摩擦面,所述的弯剪体前端的折弯与直剪体前端具有的摩擦面配合使用。此实用新型不足之处是,弯剪体的弯折部分在解剖的过程中容易碰到其他部分,如在开颅时,碰到并损伤颅内大脑;且伸缩口在施术过程中易夹到手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对动物解剖开颅时难以打开颅骨,且在开颅过程中容易损坏颅内大脑结构的问题,提供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结构简单,方便切开颅骨,且在解剖开颅过程中不易损坏颅内大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包括相铰接的第一钳片和第二钳片,所述第一钳片和第二钳片均包括钳头和握柄,所述第一钳片钳头包括远离第二钳片的颅内接触面和靠近第二钳片的剪切面,所述剪切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槽口朝向第二钳片,所述第二钳片的钳头设有劈刃,所述劈刃与凹槽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上下两个钳片结构不同,第一钳片作为下钳片设有颅内接触面,用于解剖时与颅内组织增大接触面,不伤大脑;而剪切面用于放置待切的颅骨结构;第二钳片作为上钳片设有劈刃,劈刃与凹槽配合,在剪切颅骨时,劈刃作用于颅骨上并向凹槽内施力,凹槽两边作为支点,形成杠杆结构,从中间断开颅骨,由于受力点在凹槽中间即钳片的中间,不会造成两个钳片错位等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片钳头横截面整体呈弓形,所述颅内接触面为弧面。

弓形的弧面为颅内接触面,颅内接触面与颅内结构接触面大,如此结构的颅内接触面不易伤到颅内组织;弓形的平面为剪切面,适合开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片钳头长于第二钳片钳头,所述第一钳片钳头端部设有导向段,所述导向段从前往后逐渐变厚,所述导向段外侧面为弧面。

第一钳片略长于第二钳片,导向段的设置方便钳头插入切口,端部较薄,沿长度方向逐渐变厚,方便插入切口后,进行后续解剖动作,弧面的导向段过渡圆滑自然,不易伤到颅内组织。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为v形槽。

v形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凹槽底端尖角方便对劈刃进行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劈刃截面呈三角形。

三角形截面的劈刃结构简单,且起到劈开头骨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劈刃截面的夹角小于v形槽的夹角。

劈刃截面夹角越小,劈刃越锋利,更易劈开头骨,当夹角小于v形槽夹角时,劈刃能最大程度深入v形槽内,既增大劈开幅度,又在合上两个钳片时尽量减小钳头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劈刃上设有锯齿。

锯齿结构进一步方便劈开头骨。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颅内接触面对解剖进行导向,圆弧颅内接触面不伤颅内组织;(2)通过设置劈刃有效劈开颅骨;(3)通过设置凹槽配合劈刃使颅骨形成杠杆结构,方便断开颅骨;(4)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钳头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钳头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钳头部分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钳片,11、凹槽,12、颅内接触面,13、剪切面,14、导向段,2、第二钳片,21、劈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包括互相铰接的第一钳片1和第二钳片2,两个钳片均包括铰接前端的钳头和铰接后端的握柄,钳头和握柄处于同一直线。第一钳片钳头为横截面呈弓形的长条状,第一钳片钳头圆弧面为颅内接触面,远离第二钳片,第一钳片钳头另一面为平面,为剪切面,靠近第二钳片,剪切面上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为v形槽,沿第一钳片长度方向设置。第一钳片钳头长于第二钳片钳头,第一钳片钳头端部设有导向段14,导向段14从前往后逐渐变厚,导向段外侧面为弧面。第二钳片钳头为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长条状,三角形顶角对应凹槽11,第二钳片钳头靠近第一钳片钳头的一侧为劈刃21,劈刃21上设有锯齿,合上第一钳片和第二钳片时劈刃21嵌入凹槽11内,如图3所示。

对动物进行开颅解剖时,将第一钳片端部插入切口中,由于第一钳片端部较薄,之后逐渐变厚,方便将开颅钳插入切口,并逐渐深入,由于第一钳片端部外侧面以及颅内接触面均为弧面,在插入第一钳片的过程中,不易损伤脑组织。将颅骨放入第一钳片和第二钳片之间后剪切,此时颅骨处于剪切面13和劈刃21之间,剪切时,颅骨中部受到劈刃向下的力,以及由于凹槽的存在,颅骨与v形槽两侧的接触点受到向上的力,颅骨以接触点为支点做杠杆运动,从中断开。与普通手术钳相比,此实用新型外侧面为圆弧面不易伤到颅内组织,通过设置凹槽利用杠杆原理方便剪切较硬的颅骨,且不易造成开颅钳的损坏。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2中,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钳头部分为圆弧状。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2中,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钳头部分与握柄部分呈一定夹角。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解剖实际情况如动物种类或大小,选择不同类型的钳头,如实施例2、3所示。



技术特征:

1.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其特征是,包括相铰接的第一钳片(1)和第二钳片(2),所述第一钳片(1)和第二钳片(2)均包括钳头和握柄,所述第一钳片(1)钳头包括远离第二钳片(2)的颅内接触面(12)和靠近第二钳片的剪切面(13),所述剪切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槽口朝向第二钳片(2),所述第二钳片(2)的钳头设有劈刃(21),所述劈刃(21)与凹槽(11)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钳片(1)钳头横截面整体呈弓形,所述颅内接触面(12)为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钳片(1)钳头长于第二钳片(2)钳头,所述第一钳片(1)钳头端部设有导向段(14),所述导向段(14)从前往后逐渐变厚,所述导向段(14)外侧面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其特征是,所述凹槽(11)为v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其特征是,所述劈刃(21)截面呈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其特征是,所述劈刃(21)截面的夹角小于v形槽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其特征是,所述劈刃(21)上设有锯齿。


技术总结
一种动物解剖开颅钳,包括相铰接的第一钳片和第二钳片,所述第一钳片和第二钳片均包括钳头和握柄,所述第一钳片钳头包括远离第二钳片的颅内接触面和靠近第二钳片的剪切面,所述剪切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槽口朝向第二钳片,所述第二钳片的钳头设有劈刃,所述劈刃与凹槽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颅内接触面对解剖进行导向,圆弧颅内接触面不伤颅内组织;(2)通过设置劈刃有效劈开颅骨;(3)通过设置凹槽配合劈刃使颅骨形成杠杆结构,方便断开颅骨;(4)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易伟;韦登明;王钦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0.24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