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熬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2249发布日期:2020-08-25 19:0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中药熬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熬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熬制器。



背景技术: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大多数中药配方需要通过加水高温熬制,并且需要经过多次熬制,然后将多次熬制的药汤进行混合。比较传统的方法是用砂锅进行熬制,这种方法虽然效果很好,但需要人员实时看管,并且耗费时间长。现有的中医院有代煎中药的业务,但一般只是进行短时间的熬制,不能够把中药材中的精华全部熬制出来,导致服用后的药效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熬制器,可实现多次熬制,并且把多次熬制出来的药汤充分进行混合并冷却,以便于储存和封装,结构合理,效率高,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熬制器,包括熬制桶和盛放桶,所述熬制桶上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盛放桶外部设置有冷却单元,所述熬制桶的桶壁上设置有贯通至所述熬制桶内部的放药管,所述放药管的另一端贯通至所述盛放桶的内部,所述放药管上设置有放药阀,所述盛放桶中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盛放桶包括桶体和盖体,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能够升降且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搅拌轴及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上通过连杆连接安装有一个滚轮,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供所述滚轮行走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底具有多个凹下部分和多个凸起部分,这些所述凹下部分和这些所述凸起部分一一间隔设置,所述连杆上或所述滚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滚轮转动的驱动部件。

可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一个圆柱筒,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圆柱筒的顶端面上,所述导向槽的断面呈u型。

可选地,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水箱及盘绕在所述盛放桶外壁上的水冷管,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回水管,所述水冷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水泵,所述第二端贯通连接至所述回水管。

可选地,所述熬制桶的内底部设置有一个上表面为斜面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上表面的靠近所述放药管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放药管的一端,所述凸台的侧壁与所述熬制桶的内壁及所述熬制桶的部分内底壁之间形成药渣沉淀区。

可选地,所述放药管的最低处与所述熬制桶的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凸台的最矮处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盛放桶上设置有药汤排出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的中药熬制器,可实现多次熬制,并且把多次熬制出来的药汤充分进行混合并冷却,以便于储存和封装,并且,可以无需使用过滤网等部件,通过沉淀的方式及放药管的设计即可实现滤渣,结构合理,防堵塞,效率高,效果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中药熬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中药熬制器中的熬制桶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中药熬制器中的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中药熬制器中的盖体上的圆柱筒的周向展开图。

附图说明:1-熬制桶,2-桶体,3-盖体,4-放药管,5-搅拌轴,6-搅拌叶,7-滚轮,8-圆柱筒,9-水箱,10-水冷管,11-凸台,12-药渣沉淀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中药熬制器,包括熬制桶1和盛放桶,所述熬制桶1上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盛放桶外部设置有冷却单元,所述熬制桶1的桶壁上设置有贯通至所述熬制桶1内部的放药管4,所述放药管4的另一端贯通至所述盛放桶的内部,所述放药管4上设置有放药阀,所述盛放桶中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盛放桶包括桶体2和盖体3,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能够升降且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盖体3上的搅拌轴5及设置在所述搅拌轴5上的搅拌叶6,所述搅拌轴5上通过连杆连接安装有一个滚轮7,所述盖体3上设置有供所述滚轮7行走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底具有多个凹下部分和多个凸起部分,这些所述凹下部分和这些所述凸起部分一一间隔设置,所述连杆上或所述滚轮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滚轮7转动的驱动部件。

其中,更具体地,所述盖体3上设置有一个圆柱筒8,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圆柱筒8的顶端面上,所述导向槽的断面呈u型,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水箱9及盘绕在所述盛放桶外壁上的水冷管10,所述水箱9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箱9上设置有回水管,所述水冷管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水泵,所述第二端贯通连接至所述回水管,所述熬制桶1的内底部设置有一个上表面为斜面的凸台11,所述凸台11的上表面的靠近所述放药管4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放药管4的一端,所述凸台11的侧壁与所述熬制桶1的内壁及所述熬制桶1的部分内底壁之间形成药渣沉淀区12,所述放药管4的最低处与所述熬制桶1的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凸台11的最矮处的高度,所述盛放桶上设置有药汤排出阀。

至于上述的驱动滚轮7转动的驱动部件,可以选择电机,该电机安装在连杆上,控制连接至滚轮7,驱动滚轮7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槽行走。

使用时,多次对熬制桶1中的中药材进行加水熬制,每次熬制出来的药汤经排至盛放桶,然后充分混合后冷却,即通过滚轮7在导向槽中移动而使放药管4自转的同时实现升降,达到最佳的混合效果。

综上,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中药熬制器,可实现多次熬制,并且把多次熬制出来的药汤充分进行混合并冷却,以便于储存和封装,并且,可以无需使用过滤网等部件,通过沉淀的方式及放药管的设计即可实现滤渣,结构合理,防堵塞,效率高,效果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中药熬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熬制桶和盛放桶,所述熬制桶上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盛放桶外部设置有冷却单元,所述熬制桶的桶壁上设置有贯通至所述熬制桶内部的放药管,所述放药管的另一端贯通至所述盛放桶的内部,所述放药管上设置有放药阀,所述盛放桶中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盛放桶包括桶体和盖体,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能够升降且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搅拌轴及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上通过连杆连接安装有一个滚轮,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供所述滚轮行走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底具有多个凹下部分和多个凸起部分,这些所述凹下部分和这些所述凸起部分一一间隔设置,所述连杆上或所述滚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滚轮转动的驱动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熬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一个圆柱筒,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圆柱筒的顶端面上,所述导向槽的断面呈u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熬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水箱及盘绕在所述盛放桶外壁上的水冷管,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回水管,所述水冷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水泵,所述第二端贯通连接至所述回水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熬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熬制桶的内底部设置有一个上表面为斜面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上表面的靠近所述放药管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放药管的一端,所述凸台的侧壁与所述熬制桶的内壁及所述熬制桶的部分内底壁之间形成药渣沉淀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熬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药管的最低处与所述熬制桶的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凸台的最矮处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熬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桶上设置有药汤排出阀。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熬制器,包括熬制桶和盛放桶,熬制桶上设置有加热机构,盛放桶外部设置有冷却单元,熬制桶的桶壁上设置有贯通至熬制桶内部的放药管,放药管的另一端贯通至盛放桶的内部,盛放桶中设置有搅拌机构,盛放桶包括桶体和盖体,搅拌机构包括能够升降且转动地设置在盖体上的搅拌轴及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搅拌轴上通过连杆连接安装有一个滚轮,盖体上设置有供滚轮行走的导向槽,导向槽的槽底具有多个凹下部分和多个凸起部分,这些凹下部分和这些凸起部分一一间隔设置。该中药熬制器可实现多次熬制,并且把多次熬制出来的药汤充分进行混合并冷却,以便于储存和封装,结构合理,效率高,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辉;张庆钗;黄国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辉胜工业设计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0.06.15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