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脾化食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72145发布日期:2020-09-11 21:21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脾化食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消化不良是消化道疾病常见症状,常伴随腹泻,中医药治疗慢性消化不良有着其独特优势。中医认为引起此病的原因多为脾胃虚弱,健脾在中医上指健运脾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目前治疗此病的药物多为汤剂,但是因煎煮时间长、不易携带等问题,易导致患者医从性差,且慢性病需长期服用中药以改善和调整体质,不能坚持服用则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健脾化食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慢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服药难、医从性差及因煎煮不当导致的药物疗效不稳定等弊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健脾化食丸,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楂200~300份、胡黄连5~15份、陈皮200~300份、瓦楞25~35份、木香55~65份、鸡内金25~35份、砂仁5~15份。

所述原料的优选重量份为:山楂220~260份、胡黄连7~11份、陈皮220~260份、瓦楞28~32份、木香58~62份、鸡内金28~32份、砂仁7~11份。

所述原料的最佳重量份为:山楂240份、胡黄连9份、陈皮240份、瓦楞30份、木香60份、鸡内金30份、砂仁9份。

本发明的原料功效如下: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山楂的成熟果实,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

胡黄连,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经加工蒸晒而成,有除胃肠湿热、治湿热泻痢的功效。

陈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瓦楞,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及毛蚶的贝壳,有消痰化瘀、制酸止痛的功效。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

鸡内金,为雉科动物鸡的沙囊内膜,有消积滞、健脾胃的功效。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或缩砂的成熟果实或种子,具有和胃、醒脾的功效。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健脾化食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山楂、胡黄连、陈皮、瓦楞、木香、鸡内金、砂仁置于烘箱中烤干,后粉碎成细粉,过80~120目筛,混匀后,加入蜂蜜并加热;

2)在步骤1)所得药粉中加入炼蜜,混合成团状药料,置于制丸机中搓制成丸;

3)抛光,于烘箱中60℃~80℃烘干。

优选地,步骤1)中,烘箱中温度为60℃。

优选地,炼蜜为蜂蜜加热至105~122℃的所得物。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健脾化食丸在制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健脾化食丸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互补,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在治疗上能达到消除腹部胀满不适、早饱感、反酸嗳气、腹痛、胸骨后烧灼感的目的;同时制成药丸节省了患者煎煮药材的时间,避免因煎煮不当导致的药物疗效不稳定的情况,易于携带,提高了患者医从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健脾化食丸,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楂240g、胡黄连9g、陈皮240g、瓦楞30g、木香60g、鸡内金30g、砂仁9g。

健脾化食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山楂、胡黄连、陈皮、瓦楞、木香、鸡内金、砂仁置于温度为60℃的烘箱中烤干,后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后,加入蜂蜜并加热;

2)在步骤1)所得药粉中加入炼蜜,炼蜜为蜂蜜加热至105~122℃的所得物,混合成团状药料,置于制丸机中搓制成丸;

3)抛光,于烘箱中60℃~80℃烘干,最后包装、贴签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健脾化食丸,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楂200g、胡黄连15g、陈皮200g、瓦楞35g、木香55g、鸡内金35g、砂仁5g。

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健脾化食丸,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楂300g、胡黄连5g、陈皮300g、瓦楞25g、木香65g、鸡内金25g、砂仁15g。

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

本发明的功效在临床应用当中得到了证实,典型病例如下:

孙某,男,34岁,腹痛、反酸嗳气、上腹部隐痛、食欲不振、胸骨后有烧灼感。后开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健脾化食丸,直接口服,一个疗程后以上症状均大减,连续服用两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

李某,女,32岁,脾胃虚弱、舌苔白腻、有早饱感、极易腹泻。后开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健脾化食丸,直接口服,一个疗程后舌苔变少、排便正常,连续服用两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周某,男,40岁,长期食欲不振、面色少华、形体消瘦。后开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健脾化食丸,直接口服,一个疗程后食量明显增加,连续服用两个疗程后,面色红润,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技术特征:

1.一种健脾化食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楂200~300份、胡黄连5~15份、陈皮200~300份、瓦楞25~35份、木香55~65份、鸡内金25~35份、砂仁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化食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份为:山楂220~260份、胡黄连7~11份、陈皮220~260份、瓦楞28~32份、木香58~62份、鸡内金28~32份、砂仁7~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脾化食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份为:山楂240份、胡黄连9份、陈皮240份、瓦楞30份、木香60份、鸡内金30份、砂仁9份。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健脾化食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山楂、胡黄连、陈皮、瓦楞、木香、鸡内金、砂仁置于烘箱中烤干,后粉碎成细粉,过80~120目筛,混匀后,加入蜂蜜并加热;

2)在步骤1)所得药粉中加入炼蜜,混合成团状药料,置于制丸机中搓制成丸;

3)抛光,于烘箱中60℃~80℃烘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烘箱中温度为6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炼蜜为蜂蜜加热至105~122℃的所得物。

7.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健脾化食丸在制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脾化食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健脾化食丸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楂200~300份、胡黄连5~15份、陈皮200~300份、瓦楞25~35份、木香55~65份、鸡内金25~35份、砂仁5~15份。本发明的健脾化食丸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互补,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在治疗上能达到消除腹部胀满不适、早饱感、反酸嗳气、腹痛、胸骨后烧灼感的目的;同时制成药丸节省了患者煎煮药材的时间,避免因煎煮不当导致的药物疗效不稳定的情况,易于携带,提高了患者医从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发;林华胜;周衡;林元佳;黄国初;牟丽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