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9690发布日期:2021-04-06 12:0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放射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有别于内科的药物治疗和外科的开放手术治疗。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

现在的心血管的介入治疗,临床上使用穿刺针或注射器刺入血管,穿刺针刺入后需使用胶布将穿刺针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但有的患者对胶布有过敏现象,且长时间的输液,会使得患者在治疗时,因为摄入过多的药液导致摄入处的皮肤冰冷,因此需要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来改变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包括安装盒以及连接管,所述安装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充电端,所述安装盒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内顶壁均固定安装有旋转风扇,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网,所述安装盒的内底壁前后两端靠近底部处固定安装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前后两端的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魔术贴松紧带,所述安装盒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绝缘隔热架,所述绝缘隔热架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网的中心处均匀分布有多个加热棒,所述连接管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介入管,所述介入管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胶塞,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互动插接有针头。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减震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靠近连接块的一端贯穿安装盒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左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材料为医用无毒耐热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安装盒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通风槽。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计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加热棒以及旋转风扇,通过加热棒可以给连接管中流动液体进行加热也可通过旋转风扇将热源传送到患者的皮肤表面,使得患者在治疗不会因为摄入过多的药液导致摄入处的皮肤冰冷,使得设备使用时,能够为患者摄入处的皮肤提供温度,增强患者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魔术贴松紧带,通过多个魔术贴松紧带的底部与患者的皮肤接触,连接在一起,可以将安装盒固定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且不会引发患者对胶布过敏现象,使得设备使用时,能够将按盒固定在皮肤表面以及避免引发过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结构图;

图中:1-控制箱、2-安装盒、3-胶塞、4-介入管、5-连接管、6-散热网、7-旋转风扇、8-安装板、9-针头、10-连接块、11-蓄电池、12-魔术贴松紧带、13-减震板、14-加热棒、15-温度传感器、16-充电端、17-控制面板、18-控制按钮、19-显示屏、20-绝缘隔热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包括安装盒2以及连接管5,安装盒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1,控制箱1内部设置有计时器,控制箱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7,控制面板17上设置有显示屏19,控制面板17上设置有控制按钮18,控制面板17上设置有充电端16,安装盒2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8,两个安装板8的内顶壁均固定安装有旋转风扇7,两个安装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网6,安装盒2的内底壁前后两端靠近底部处固定安装有减震板13,减震板13的前后两端的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魔术贴松紧带12,通过设置的魔术贴松紧带12,通过多个魔术贴松紧带12的底部与患者的皮肤接触,连接在一起,可以将安装盒2固定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且不会引发患者对胶布过敏现象,使得设备使用时,能够将按盒固定在皮肤表面以及避免引发过敏,安装盒2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1,蓄电池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绝缘隔热架20,绝缘隔热架20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散热网6,散热网6的中心处均匀分布有多个加热棒14,通过设置的加热棒14以及旋转风扇7,通过加热棒14可以给连接管5中流动液体进行加热也可通过旋转风扇7将热源传送到患者的皮肤表面,使得患者在治疗不会因为摄入过多的药液导致摄入处的皮肤冰冷,使得设备使用时,能够为患者摄入处的皮肤提供温度,增强患者的舒适度,连接管5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5,连接管5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介入管4,介入管4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胶塞3,连接管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远离连接管5的一端互动插接有针头9,连接管5的底部减震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管5靠近连接块10的一端贯穿安装盒2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左侧,连接管5的材料为医用无毒耐热性材料制成,安装盒2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通风槽。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使用时,现将连接块10与针头9活动插接,在将针头9插入动脉中,通过多个魔术贴松紧带12的底部与患者的皮肤接触,连接在一起,可以将安装盒2固定在患者的皮肤表面,通过控制按钮18开启加热棒14,通过加热棒14可以给连接管5中流动液体进行加热也可通过旋转风扇7将热源传送到患者的皮肤表面,使得患者在治疗不会因为摄入过多的药液导致摄入处的皮肤冰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包括安装盒(2)以及连接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1),所述控制箱(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7),所述控制面板(17)上设置有显示屏(19),所述控制面板(17)上设置有控制按钮(18),所述控制面板(17)上设置有充电端(16),所述安装盒(2)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8),两个所述安装板(8)的内顶壁均固定安装有旋转风扇(7),两个所述安装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网(6),所述安装盒(2)的内底壁前后两端靠近底部处固定安装有减震板(13),所述减震板(13)的前后两端的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魔术贴松紧带(12),所述安装盒(2)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1),所述蓄电池(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绝缘隔热架(20),所述绝缘隔热架(20)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散热网(6),所述散热网(6)的中心处均匀分布有多个加热棒(14),所述连接管(5)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连接管(5)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介入管(4),所述介入管(4)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胶塞(3),所述连接管(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远离连接管(5)的一端互动插接有针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的底部减震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靠近连接块(10)的一端贯穿安装盒(2)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的材料为医用无毒耐热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2)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通风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内部设置有计时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包括安装盒以及连接管,所述安装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减震板的前后两端的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魔术贴松紧带,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介入管,所述介入管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胶塞,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互动插接有针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魔术贴松紧带,通过多个魔术贴松紧带的底部与患者的皮肤接触,连接在一起,可以将安装盒固定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且不会引发患者对胶布过敏现象,使得设备使用时,能够将按盒固定在皮肤表面以及避免引发过敏。

技术研发人员:段晓丽;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4.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