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滑动式医用过床器

文档序号:26249169发布日期:2021-08-13 16:0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外科滑动式医用过床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滑动式医用过床器。



背景技术: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目前在医院胸外科中,许多胸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需将病人从手术床移动到转移床,接着又需要将患者从转移床移向病房病床,目前一般都是通过多个医护人员用被单将病人抬起然后转移到病床上,由于病房内空间有限,多个医护人员对术后病人进行转运时无法保证每个人用力的均衡性,往往会给术后的患者造成不适的感觉,对于全麻无知觉病人,尤其是肥胖病人,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且需配合熟练,如遇非专业人员常会导致意外损伤,如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管拔出等,对病人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外科滑动式医用过床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胸外科手术后的患者从手术床转移到病房床时需要多人抬运,容易导致患者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管等拔出的现象,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多人同时搬运体重较大的患者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滑动式医用过床器,包括滑动底板,所述滑动底板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主板,所述滑动主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滑动底板底端开设有四个折叠槽,其中每两个所述折叠槽均相互对应设置,四个所述折叠槽内中部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四个所述转动块顶端均开设有开槽,四个所述开槽内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滑动主板顶端铺设有软垫。

为了使得滑动主板不会脱落滑动底板,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滑槽开口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滑动主板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

为了使得在转运过程中稳固病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滑动底板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黏贴软条,所述滑动底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黏贴硬条,两个所述黏贴软条与两个所述黏贴硬条分别对应设置。

为了使得便于拉动软垫,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软垫靠近所述拉手一侧的两端均缝制有布料拉环。

为了使得便于将软垫从滑动主板上滑动拉下,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滑动主板顶端表面光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滑动底板和滑动主板,将该过床器放置于转移床上,患者躺在软垫上,将转移床与病床调整一致高度,通过拉动拉手将滑动主板滑动滑出滑动底端,继而将病人转移至病床上,然后一个医护人员拉住布料拉环,另外医护人员将滑动主板从患者身下取出,快捷方便并且平稳的将病人转移至病床上,避免造成患者气管插管等意外拔出,同时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通过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避免医护人员拉动拉手的时候,滑动主板意外脱离滑动底板,造成过床器损坏,同时通过黏贴软条与黏贴硬条之间相互黏接,使得病人在转运的过程中稳固的躺在软垫上,避免病人意外掉落对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动底板;2、滑槽;3、滑动主板;4、拉手;5、折叠槽;6、转动块;7、开槽;8、支撑杆;9、软垫;10、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黏贴软条;13、黏贴硬条;14、布料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滑动式医用过床器,包括滑动底板1,滑动底板1顶端开设有滑槽2,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滑动主板3,滑动主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4,滑动底板1底端开设有四个折叠槽5,其中每两个折叠槽5均相互对应设置,四个折叠槽5内中部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6,四个转动块6顶端均开设有开槽7,四个开槽7内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8,滑动主板3顶端铺设有软垫9。

优选的,滑槽2开口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0,滑动主板3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1。

优选的,滑动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黏贴软条12,滑动底板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黏贴硬条13,两个黏贴软条12与两个黏贴硬条13分别对应设置。

优选的,软垫9靠近拉手4一侧的两端均缝制有布料拉环14。

优选的,滑动主板3顶端表面光滑。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支撑杆8从折叠槽5中折叠取出,使得该过床器可做担架使用,然后将滑动底板1放置于手术台面底端,然后患者躺在软垫9上,当患者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通过抬动支撑杆8将该过床器转运至转移床顶端,通过将黏贴软条12与黏贴硬条13相互黏接使得患者稳定的固定在软垫9上,避免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患者意外掉落转移床,从而导致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然后将转移床转移至病房,调整转移床高度与病床高度一致,然后拉动拉手4将滑动主板3从滑动底板1顶端开设的滑槽2中滑至病床上,通过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之间相互限位阻挡使得滑动主板3不会脱离滑动底板1,造成该过床器的损坏,医护人员解开黏贴软条12与黏贴硬条13,拉住软垫9两端缝制的布料拉环14,顶端表面光滑的滑动主板3便于医护人员快捷的将滑动主板3从患者身下取出,同时平稳的将病人转移至病床上,避免造成患者气管插管等意外拔出,同时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还需补充说明的是,通过将支撑杆8从折叠槽5中折叠取出,使得该过床器可临时充当救护担架使用,避免医院担架数量不足,耽误病人的救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胸外科滑动式医用过床器,包括滑动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底板(1)顶端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滑动主板(3),所述滑动主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4),所述滑动底板(1)底端开设有四个折叠槽(5),其中每两个所述折叠槽(5)均相互对应设置,四个所述折叠槽(5)内中部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6),四个所述转动块(6)顶端均开设有开槽(7),四个所述开槽(7)内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滑动主板(3)顶端铺设有软垫(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滑动式医用过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开口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0),所述滑动主板(3)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滑动式医用过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黏贴软条(12),所述滑动底板(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黏贴硬条(13),两个所述黏贴软条(12)与两个所述黏贴硬条(13)分别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滑动式医用过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9)靠近拉手(4)一侧的两端均缝制有布料拉环(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滑动式医用过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主板(3)顶端表面光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外科滑动式医用过床器,包括滑动底板,滑动底板顶端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主板,滑动主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滑动底板底端开设有四个折叠槽,其中每两个折叠槽均相互对应设置,四个折叠槽内中部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四个转动块顶端均开设有开槽,四个开槽内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滑动主板顶端铺设有软垫,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拉动拉手将滑动主板滑至病床顶端,可以将病人平稳快捷的转移至病床上,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避免出现术后患者气管插管脱落,减少了患者在转移过程中的不适感。

技术研发人员:胡汶斌;何斌军;张康;赵佳明;汪钴棕;王小燕;祝军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0.16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