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透内瘘患者冷敷手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4165发布日期:2021-07-13 15:1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透内瘘患者冷敷手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
涉及医疗辅助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透内瘘患者冷敷手托。



背景技术:

透析病人在透析治疗和日常护理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冷敷或热敷治疗。例如:在穿刺时发生血肿需要立即予以冰袋冷敷;为预防出血可在回血前5分钟,将冰袋置于动脉处冷敷,使血管收缩加快止血;患者透析后24小时可热敷,每次0.5-1小时有消炎消肿的作用。冷敷疗法可以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收缩,起到散热、降温、止血、止痛及防止肿胀等作用;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提高穿刺成功率,传统热敷有两种方式,湿热敷和干热敷。

现有技术中,传统冷敷存在以下一些缺陷:冰袋冷敷舒适度较差,难以贴合保证冷敷效果;且冷敷过程中容易融化出水,难以处理。

传统热敷疗法存在以下缺陷:湿热敷就是把毛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后敷在患病部位,容易引起内瘘感染,操作比较麻烦。干热敷就是将热水装入密封袋或玻璃瓶中,再用布袋或毛巾包裹放在患病部位,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血透内瘘患者冷敷手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冰袋冷敷舒适度较差,难以贴合保证冷敷效果;且冷敷过程中容易融化出水,难以处理,热敷容易引起内瘘感染,操作比较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透内瘘患者冷敷手托,包括底托,所述底托中间开设有循环腔,所述循环腔侧壁连通有水管,所述底托侧壁转动连接有上敷盖,所述底托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绑带,所述上敷盖与底托卡接闭合,所述上敷盖与底托之间开设有放置孔,所述上敷盖内壁固定开设有内陷槽,所述内陷槽内滑动连接有敷料盒,所述敷料盒与循环腔之间通过软管连通,所述敷料盒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为回形曲折设置。

优选的,所述循环腔固定连接有间隔板,所述水管设有多个,所述水管为波纹管,所述循环腔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软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底托顶部和上敷盖内部均为弧形,所述上敷盖为透明盖,所述底托顶部固定连接有绑环,所述辅助绑带穿过绑环通过魔术贴闭合。

优选的,所述底托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钩板,所述上敷盖中间转动连接有固定卡板,所述固定卡板内壁开设有三角槽,所述固定卡板与卡接钩板配合。

优选的,所述敷料盒设有多个且位于辅助绑带两侧。

优选的,所述软管包括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回水管分别位于敷料盒侧壁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水管将热水或冰过的冷水灌入循环腔内,将患者的小臂放在底托上,将透析血管放置在放置孔中,将辅助绑带穿过绑环并翻折通过端部魔术贴固定,将患者小臂固定在内,防止患者胳膊移位,然后盖上上敷盖,通过接通循环腔内的循环泵将其内部的水经进水管输送到敷料盒内,合上之后使得敷料盒底部与手臂有很好的接触,同时底托内顶面采用传导性较好的金属材质在外壁包覆有较薄的布料垫,因此使得手臂上下部同时能得到较好的冷敷或热敷效果,使用较为舒适,不会出水,操作简单,辅助透析过程的不同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角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角阶梯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角半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托;2循环腔;3水管;4上敷盖;5辅助绑带;6放置孔;7内陷槽;8敷料盒;9分隔板;10间隔板;11绑环;12卡接钩板;13固定卡板;15进水管;16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血透内瘘患者冷敷手托,包括底托1,底托1中间开设有循环腔2,循环腔2侧壁连通有水管3,底托1侧壁转动连接有上敷盖4,底托1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绑带5,上敷盖4与底托1卡接闭合,上敷盖4与底托1之间开设有放置孔6,上敷盖4内壁固定开设有内陷槽7,内陷槽7内滑动连接有敷料盒8,敷料盒8与循环腔2之间通过软管连通,敷料盒8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9,分隔板9为回形曲折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腔2固定连接有间隔板10,水管3设有多个,水管3为波纹管,循环腔2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循环泵,循环泵与软管连通。底托1顶部和上敷盖4内部均为弧形,上敷盖4为透明盖,底托1顶部固定连接有绑环11,辅助绑带5穿过绑环11通过魔术贴闭合。底托1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钩板12,上敷盖4中间转动连接有固定卡板13,固定卡板13内壁开设有三角槽,固定卡板13与卡接钩板12配合。敷料盒8设有多个且位于辅助绑带5两侧。软管包括进水管15和回水管16,进水管15和回水管16分别位于敷料盒8侧壁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管3将热水或冰过的冷水灌入循环腔2内,灌水时,通过将水管3拉伸伸展向上弯折,便于灌水;若放水时,通过将水管3拉伸伸展向下弯折打开管帽即可放水,放水较为方便彻底。

使用时,将患者的小臂放在底托1上,将透析血管放置在放置孔6中,将辅助绑带5穿过绑环11并翻折通过端部魔术贴固定,将患者小臂固定在内,防止患者胳膊移位,然后盖上上敷盖4,通过接通循环腔2内的循环泵将其内部的水经进水管15输送到敷料盒8内,通过分隔板9的隔离使得内部水曲折流入回水管16内,使得内部水温较为恒定,保证热敷或冷敷效果,由于敷料盒8底部为柔性材料,敷料盒8原态为向外伸出状,因此合上之后能使得敷料盒8底部与手臂有很好的接触,同时底托1内顶面采用传导性较好的金属材质在外壁包覆有较薄的布料垫,因此使得手臂上下部同时能得到较好的冷敷或热敷效果,辅助透析过程的不同需要。

上敷盖4盖上时,通过固定卡板13下滑,使得卡接钩板12进入固定卡板13内的三角槽内,从而连接底托1,保证敷料盒8与手臂的接触,由于上敷盖4为硬质材料能较好的保护内部管路和手臂不被外界环境影响,避免被压迫;使用完毕通过向外扳开固定卡板13从而脱离卡接钩板12,进而可以打开上敷盖4。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血透内瘘患者冷敷手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1),所述底托(1)中间开设有循环腔(2),所述循环腔(2)侧壁连通有水管(3),所述底托(1)侧壁转动连接有上敷盖(4),所述底托(1)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绑带(5),所述上敷盖(4)与底托(1)卡接闭合,所述上敷盖(4)与底托(1)之间开设有放置孔(6),所述上敷盖(4)内壁固定开设有内陷槽(7),所述内陷槽(7)内滑动连接有敷料盒(8),所述敷料盒(8)与循环腔(2)之间通过软管连通,所述敷料盒(8)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9),所述分隔板(9)为回形曲折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内瘘患者冷敷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腔(2)固定连接有间隔板(10),所述水管(3)设有多个,所述水管(3)为波纹管,所述循环腔(2)内固定安装有多个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软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内瘘患者冷敷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顶部和上敷盖(4)内部均为弧形,所述上敷盖(4)为透明盖,所述底托(1)顶部固定连接有绑环(11),所述辅助绑带(5)穿过绑环(11)通过魔术贴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内瘘患者冷敷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1)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钩板(12),所述上敷盖(4)中间转动连接有固定卡板(13),所述固定卡板(13)内壁开设有三角槽,所述固定卡板(13)与卡接钩板(12)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内瘘患者冷敷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盒(8)设有多个且位于辅助绑带(5)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内瘘患者冷敷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包括进水管(15)和回水管(16),所述进水管(15)和回水管(16)分别位于敷料盒(8)侧壁的两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透内瘘患者冷敷手托,包括底托,底托中间开设有循环腔,循环腔侧壁连通有水管,底托侧壁转动连接有上敷盖,底托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绑带,上敷盖与底托卡接闭合,上敷盖与底托之间开设有放置孔,上敷盖内壁固定开设有内陷槽,内陷槽内滑动连接有敷料盒,敷料盒与循环腔之间通过软管连通,敷料盒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为回形曲折设置;本实用新型手臂上下部同时能得到较好的冷敷或热敷效果,使用较为舒适,不会出水,操作简单,辅助透析过程的不同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张小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市传染病防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05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