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4235发布日期:2021-12-25 00:1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2.慢性宫颈炎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症状多为子宫颈糜烂、子宫颈腺体囊肿、子宫颈肥大、子宫颈息肉、子宫颈外翻及子宫颈管炎等,对于病症较重者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电熨、冷冻、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疗手段,患者经物理治疗后或取宫颈息肉后需要涂抹消炎止血药物,但由于阴道深长,子宫颈悬于阴道中间,医务人员无法直接将药物完全涂抹于子宫颈病变处,因此需要借助上药装置进行辅助上药。
3.现有的上药装置多采用医护人员手持的方式进行操作,需要医护人员根据宫颈位置的不同,手动掌握上药装置的插入深度,导致上药装置的插入深度不够准确,无法将药物准确的涂抹在宫颈病变处,进而降低了宫颈上药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采用螺纹旋接的调节方式,保证药物准确的涂抹在宫颈病变处,提高上药准确性的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包括上药管和外护管:
6.所述外护管的内壁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螺管;
7.所述上药管的外壁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槽;
8.通过螺管与螺槽的螺纹旋接,将外护管与上药管连接;
9.所述上药管的内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推杆;
10.所述上药管的端部设置有端盖,且端盖上设有出药孔。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端盖的端面设置有装配杆,上药管的端部设有装配槽;
13.通过装配杆与装配槽的嵌入式卡接,将端盖与上药管连接。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螺管的端部且远离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管,且导向管靠近端盖一侧的内径小于远离端盖一侧的内径。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外护管的外壁包裹有柔性的硅胶套。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外护管的外壁且位于硅胶套的内壁设置有气囊,且气囊上设置有充气管。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1.所述外护管上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嵌设有蓄电池,且蓄电池通过内置导线与外护管内壁的照明灯连接,且安装槽的内壁嵌设有塞盖。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该上药装置采用外护管和上药管组合式的结构,在实现对患者阴道支撑张开的情况下,结合螺纹旋接的连接方式,可以自由的调节上药管移出外护管的相对长度,使得上药管能够移动到宫颈位置处进行上药,确保了上药位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药管与端盖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护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硅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例说明:
29.1、推杆;2、上药管;21、装配槽;22、螺槽;3、外护管;31、导向管;32、螺管;33、塞盖;34、安装槽;35、蓄电池;36、照明灯;4、硅胶套;41、气囊;42、充气管;5、端盖;51、装配杆;6、出药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1.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包括上药管2和外护管3:
32.外护管3的内壁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螺管32;
33.上药管2的外壁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槽22;
34.通过螺管32与螺槽22的螺纹旋接,将外护管3与上药管2连接;
35.上药管2的内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推杆1;
36.上药管2的端部设置有端盖5,且端盖5上设有出药孔6。
37.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宫颈护理药物添加到上药管2内储存,并将推杆1插入到上药管2内,然后将上药管2插入到外护管3内,通过螺管32和螺槽22的螺纹旋接,实现外护管3与上药管2的连接,之后将外护管3插入到患者的阴道内进行支撑防护,根据宫颈位置的深浅,转动上药管2使其在外护管3上移动,并将端盖5移动到宫颈上药位置处,最后推动推杆1使其挤压上药管2内的药物,即可将药物从出药孔6排出,并涂抹在宫颈上,从而方便宫颈位置的上药操作,提高了上药的效率。
38.如图2所示,端盖5的端面设置有装配杆51,上药管2的端部设有装配槽21,通过装配杆51与装配槽21的嵌入式卡接,将端盖5与上药管2连接,可以实现端盖5与上药管2的自由拆装操作,以便于根据不同药物的上药需求,选择不同出药孔6大小的端盖5进行连接固定,满足多样化的上药需求。
39.如图3所示,螺管32的端部且远离端盖5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管31,且导向管31靠近端盖5一侧的内径小于远离端盖5一侧的内径,当上药管2插入外护管3内时,上药管2会首先进入导向管31内,并沿着导向管31的较大内径位置处准确的进入到螺管32内,从而提高上药管2插入位置的准确度,便于螺管32与螺槽22的连接。
40.如图1所示,外护管3的外壁包裹有柔性的硅胶套4,用来降低外护管3在插入过程中对患者阴道造成的不适感,从而提高上药装置的使用舒适性。
41.如图4所示,外护管3的外壁且位于硅胶套4的内壁设置有气囊41,且气囊41上设置有充气管42,充气管42与充气设备连接,当外护管3插入到患者的阴道内部时,充气设备向气囊41内导入气体,使得气囊41膨胀变大,从而推动硅胶套4向外膨胀,并与患者的阴道内壁挤压接触,即可对外护管3与患者阴道内壁起到增大阻力的作用,防止外护管3发生意外脱落的情况。
42.如图3所示,外护管3上设有安装槽34,且安装槽34内嵌设有蓄电池35,且蓄电池35通过内置导线与外护管3内壁的照明灯36连接,且安装槽34的内壁嵌设有塞盖33,蓄电池35向照明灯36供电,使得照明灯36发出照明光线,对宫颈位置处进行照明,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宫颈位置的情况,从而进行准确的上药。
4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包括上药管(2)和外护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管(3)的内壁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螺管(32);所述上药管(2)的外壁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槽(22);通过螺管(32)与螺槽(22)的螺纹旋接,将外护管(3)与上药管(2)连接;所述上药管(2)的内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推杆(1);所述上药管(2)的端部设置有端盖(5),且端盖(5)上设有出药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的端面设置有装配杆(51),上药管(2)的端部设有装配槽(21);通过装配杆(51)与装配槽(21)的嵌入式卡接,将端盖(5)与上药管(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管(32)的端部且远离端盖(5)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管(31),且导向管(31)靠近端盖(5)一侧的内径小于远离端盖(5)一侧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管(3)的外壁包裹有柔性的硅胶套(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管(3)的外壁且位于硅胶套(4)的内壁设置有气囊(41),且气囊(41)上设置有充气管(4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管(3)上设有安装槽(34),且安装槽(34)内嵌设有蓄电池(35),且蓄电池(35)通过内置导线与外护管(3)内壁的照明灯(36)连接,且安装槽(34)的内壁嵌设有塞盖(3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宫颈护理上药装置,包括上药管和外护管:所述外护管的内壁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螺管,所述上药管的外壁且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槽,通过螺管与螺槽的螺纹旋接,将外护管与上药管连接,所述上药管的内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推杆,所述上药管的端部设置有端盖,且端盖上设有出药孔。本实用新型中,该上药装置采用外护管和上药管组合式的结构,在实现对患者阴道支撑张开的情况下,结合螺纹旋接的连接方式,可以自由的调节上药管移出外护管的相对长度,使得上药管能够移动到宫颈位置处进行上药,确保了宫颈上药位置的准确性。准确性。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萍 刘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21
技术公布日:2021/12/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