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

文档序号:27814388发布日期:2021-12-04 12:4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2.膝关节置换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各种疾病导致膝关节毁损病变的重要手段,在欧美已广泛开展,美国每年约开展20万~30万例。在我国开展得也愈来愈多,已从省级大医院向县级中型医院铺开,但只把手术成功寄托在手术技术上,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则不能达到手术应有的疗效。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已经成为手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大部分的术后康复的装置其不能调节运动的幅度,对于不同的人群不具有通用性,使得成本增加,造成浪费资源等问题,也不能适应个人的康复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来解决,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阐述。
4.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包括固定座、转动装置、连接杆、固定板,所述固定支架和固定柱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柱之间,所述固定板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转动装置与横杆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杆、输入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凸柱,所述凸柱另一端连接圆轮上,所述输入杆的两端连接圆轮和下齿轮,所述圆轮和下齿轮在所述固定柱的两侧,所述下齿轮带动上齿轮转动,所述上齿轮的一侧连接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设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两滑动滚轮;
5.进一步的,还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机构上设有滑杆、支撑杆,所述滑杆设有滑环,所述滑环上设有固定块,所述支持杆一端铰接于固定块,另一端铰接于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在固定柱上设有的滑槽进行上下滑动,使得转动装置能够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转动机构与所述固定板上的距离不一致;
6.进一步的,所述滑杆上还设有多个可上下移动的止位块,所述滑环上还设有摁钮。所述摁钮用于将止位块进行摁压,使得滑环能够在所述滑杆上进行来回滑动,从而使得所述支撑杆能够带动滑块进行上下滑动,所述滑块的另一端连接于横杆,从而使得所述转动装置可上下移动;
7.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杆和所述横杆通过活动板连接,所述活动板可以在所述固定柱的左右两侧设有的导向槽上下移动。从而使得上齿轮和下齿轮能够保持同时上下移动,不会使得上齿轮和下齿轮由于升降装置3的上升或者下降导致齿轮的脱离;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两个u型的垫块,使得患者能够舒适的进行康复训练;
9.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转动机构进行升降,从而使得转动机构与所述固定板上的距离不一致,通过转动杆带动所述齿轮的转
动,进而使得传动杆上的转动轮转动,使得固定板能够绕连接杆转动,达到膝关节的运动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根据不通的人的小腿长度来实现不通人群的康复训练,而且该装置的转动平滑,不会有顿挫感,使得患者使用是不舒服,提高了康复舒适度。
附图说明
10.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1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转动轮结构示意图;
12.图中:固定座1、固定支架2、升降装置3、滑杆31、滑环32、摁钮33、固定块34、支撑杆35、止位块36、滑块37、转动装置4、转动杆41、凸柱42、圆轮43、输入杆44、活动板45、上齿轮46、传动杆47、转动轮48、凸台481、滑动滚轮482、下齿轮49、横杆5、固定柱6、滑槽7、导向槽8、固定板9、垫块10、连接杆11;
具体实施方式
13.接下来结合附图1

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做详细地阐述。
14.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包括固定座1、转动装置4、连接杆11、固定板9,所述固定支架2和固定柱6固定在固定座1上,所述连接杆11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柱6之间,所述固定板9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11上,所述转动装置4与横杆5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转动杆41、输入杆44,所述转动杆41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凸柱42,所述凸柱42另一端连接圆轮43上,所述输入杆44的两端连接圆轮43和下齿轮49,所述圆轮43和下齿轮49在所述固定柱6的两侧,所述下齿轮49带动上齿轮46转动,所述上齿轮46的一侧连接传动杆47,所述传动杆47上设有转动轮48;所述转动轮48一侧设有凸台481,所述凸台481设有两滑动滚轮482。
15.为了使得转动装置4能够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转动机构4与所述固定板9上的距离不一致,还设有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机构3上设有滑杆31、支撑杆35,所述滑杆31设有滑环32,所述滑环32上设有固定块34,所述支持杆35一端铰接于固定块34,另一端铰接于滑块37,所述滑块37能够在固定柱6上设有的滑槽7进行上下滑动。
16.所述滑杆31上还设有多个可上下移动的止位块36,所述滑环32上还设有摁钮33。所述摁钮33用于将止位块36进行摁压,使得滑环31能够在所述滑杆31上进行来回滑动,从而使得所述支撑杆35能够带动滑块37进行上下滑动,所述滑块37的另一端连接于横杆5,从而使得所述转动装置4可上下移动。
17.为了使得上齿轮46和下齿轮49能够保持同时上下移动,不会使得上齿轮46和下齿轮49由于升降装置3的上升或者下降导致齿轮的脱离,所述输入杆44和所述横杆5通过活动板45连接,所述活动板45可以在所述固定柱6的左右两侧设有的导向槽8上下移动。
18.为使得患者能够舒适的进行康复训练,所述固定板9上设有两个u型的垫块10。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升降机构3带动所述转动机构4进行升降,从而使得转动机构4与所述固定板9上的距离不一致,通过转动杆41带动所述齿轮的转动,进而使得传动杆47上的转动轮48转动,使得固定板9能够绕连接杆11转动,达到膝关节的运动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根据不通的人的小腿长度来实现不通人群的康复训练,而且该装置的转动平滑,不会有顿挫感,使得患者使用是不舒服,提高了康复舒适度。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转动装置(4)、连接杆(11)、固定板(9),所述固定支架(2)和固定柱(6)固定在固定座(1)上,所述连接杆(11)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柱(6)之间,所述固定板(9)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11)上,所述转动装置(4)与横杆(5)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转动杆(41)、输入杆(44),所述转动杆(41)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凸柱(42),所述凸柱(42)另一端连接圆轮(43)上,所述输入杆(44)的两端连接圆轮(43)和下齿轮(49),所述圆轮(43)和下齿轮(49)在所述固定柱(6)的两侧,所述下齿轮(49)带动上齿轮(46)转动,所述上齿轮(46)的一侧连接传动杆(47),所述传动杆(47)上设有转动轮(48),所述转动轮(48)一侧设有凸台(481),所述凸台(481)设有两滑动滚轮(48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机构(3)上设有滑杆(31)、支撑杆(35),所述滑杆(31)设有滑环(32),所述滑环(32)上设有固定块(34),所述支持杆(35)一端铰接于固定块(34),另一端铰接于滑块(37),所述滑块(37)能够在固定柱(6)上设有的滑槽(7)进行上下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31)上还设有多个可上下移动的止位块(36),所述滑环(32)上还设有摁钮(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杆(44)和所述横杆(5)通过活动板(45)连接,所述活动板(45)可以在所述固定柱(6)的左右两侧设有的导向槽(8)上下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上设有两个u型的垫块(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装置,包括固定座、转动装置、连接杆、固定板,所述固定支架和固定柱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柱之间,所述固定板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转动装置与横杆活动连接,还包括升降机构和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转动机构进行升降,从而使得转动机构与所述固定板上的距离不一致,通过转动杆带动所述齿轮的转动,进而使得传动杆上的转动轮转动,使得固定板能够绕连接杆转动,达到膝关节的运动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根据不通的人的小腿长度来实现不通人群的康复训练,而且该装置的转动平滑,不会有顿挫感,使得患者使用是不舒服,提高了康复舒适度。复舒适度。复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付晓玲 邱睿韫 何丁文 张虹俊 周斌 黄文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19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