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84076发布日期:2021-10-24 14:2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力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助力治疗车。


背景技术:

2.在住院病人的日常护理中,常常用到治疗车,医务人员将药物、治疗器械、杂物等物品放在护理治疗车上,便于医务人员的日常护理,但是目前的治疗车都需要医务人员手推前进,给原本就长时间行走站立的护士增强了劳动强度,有时治疗车上放置的物品较多时,医务人员手推治疗车前进非常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提供了一种助力治疗车,医务人员坐在治疗车上驾驶治疗车,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医务人员长时间站立行走给腿部带来的损伤。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助力治疗车,包括车板,设置在车板底部的驱动装置,设置在车板顶部的治疗箱和座椅;驱动装置包括转向前轮、驱动后轮、电机和方向盘,转向前轮为两个,相互平行设置于车板前端,转向前轮与方向盘相连,驱动后轮为两个,相互平行设置于车板后端,两个驱动后轮直接连接有转轴,电机安装于车板底部且用于驱动转轴转动。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7.所述座椅包括座板、气压升降杆和支撑板,气压升降杆的伸缩部的上端与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气压升降杆的固定部的下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安装在车板上。座椅不仅可根据医务人员的身高调节高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舒适度。而且可根据病床的高度调节座椅高度,不需要从上述助力治疗车下来,就可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8.更进一步的,所述座板一侧设有倚靠,倚靠为弧形板。弧形板针对人体背部曲线设计,提高医务人员的舒适度。
9.更进一步的,所述气压升降杆的固定部套设有上下可调的脚踏盘,脚踏盘中间具有一个套在气压升降杆的固定部上的轴套,轴套凸出于脚踏盘顶面,凸出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旋拧螺栓后螺栓顶住气压升降杆的固定部。脚踏盘使坐座椅的人更加舒适,并且该脚踏盘上下可调,能满足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10.所述车板上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环绕气压升降杆设置,支撑板底部设有滑块,滑块可滑动的卡入环形滑槽内。座椅可绕着气压升降杆转动,便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
11.更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与环形滑槽之间设有滚珠。便于转动座椅,有利于医务人员坐在座椅上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
12.更进一步的,所述滑块高度大于环形滑槽深度。避免支撑板与车板接触,便于转动
座椅,有利于医务人员坐在座椅上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
13.所述治疗箱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抽屉。便于物品的分类摆放,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5.1.驱动后轮在电机的带动下同步旋转驱动治疗车前进,不需医务人员手推前进,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医务人员长时间站立行走给腿部带来的损伤。
16.2.设置治疗箱存放药物、治疗器械、杂物等物品,便于医务人员及时取用,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助力治疗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车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车板;2、驱动装置;3、座椅;4、治疗箱;11、环形滑槽;12、滚珠;21、转向前轮;22、方向盘;23、驱动后轮;24、转轴;25、电机;31、座板;32、气压升降杆;33、支撑板;34、脚踏盘;35、轴套;36、螺栓;37、滑块;38、倚靠;41、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助力治疗车,包括车板1,设置在车板1底部的驱动装置2,在车板1顶部设置的治疗箱4和座椅3;驱动装置2包括转向前轮21、驱动后轮23、电机25和方向盘22,转向前轮21为两个,相互平行设置于车板1前端,转向前轮21与方向盘22相连,驱动后轮23为两个,相互平行设置于车板1后端,两个驱动后轮23直接连接有转轴24,电机25安装于车板1底部且用于驱动转轴24转动。座椅3包括座板31、气压升降杆32和支撑板33,气压升降杆32的伸缩部的上端与座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气压升降杆32的固定部的下部与支撑板33固定连接;支撑板33安装在车板1上。座板31一侧设有倚靠38,倚靠38为弧形板。车板1上设有环形滑槽11,环形滑槽11环绕气压升降杆32设置,支撑板33底部设有滑块37,滑块37可滑动的卡入环形滑槽11内。滑块37与环形滑槽11之间设有滚珠12。滑块37高度大于环形滑槽11深度。治疗箱4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抽屉41。
24.其中,气压升降杆32的固定部套设有上下可调的脚踏盘34,脚踏盘34中间具有一个套在气压升降杆32的固定部上的轴套35,轴套35凸出于脚踏盘34顶面,凸出部螺纹连接有螺栓36,旋拧螺栓36后螺栓36顶住气压升降杆32的固定部。
25.本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如下步骤:
26.使用时,首先,医务人员坐在座椅3上,利用气压升降杆32调节座椅3高度,便于行驶上述助力治疗车。然后,启动治疗车,手握方向盘22调整行驶方向。驱动后轮23在电机25的带动下同步旋转驱动治疗车前进,不需医务人员手推前进,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医务人员长时间站立行走给腿部带来的损伤。最后,到达病床后,通过调节座椅3高度
和转动座椅3方向,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不需要从上述助力治疗车下来。


技术特征:
1.一种助力治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板(1),设置在车板(1)底部的驱动装置(2),设置在车板(1)顶部的治疗箱(4)和座椅(3);驱动装置(2)包括转向前轮(21)、驱动后轮(23)、电机(25)和方向盘(22),转向前轮(21)为两个,相互平行设置于车板(1)前端,转向前轮(21)与方向盘(22)相连,驱动后轮(23)为两个,相互平行设置于车板(1)后端,两个驱动后轮(23)直接连接有转轴(24),电机(25)安装于车板(1)底部且用于驱动转轴(24)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3)包括座板(31)、气压升降杆(32)和支撑板(33),气压升降杆(32)的伸缩部的上端与座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气压升降杆(32)的固定部的下部与支撑板(33)固定连接;支撑板(33)安装在车板(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力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31)一侧设有倚靠(38),倚靠(38)为弧形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力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升降杆(32)的固定部套设有上下可调的脚踏盘(34),脚踏盘(34)中间具有一个套在气压升降杆(32)的固定部上的轴套(35),轴套(35)凸出于脚踏盘(34)顶面,凸出部螺纹连接有螺栓(36),旋拧螺栓(36)后螺栓(36)顶住气压升降杆(32)的固定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力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1)上设有环形滑槽(11),环形滑槽(11)环绕气压升降杆(32)设置,支撑板(33)底部设有滑块(37),滑块(37)可滑动的卡入环形滑槽(11)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力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7)与环形滑槽(11)之间设有滚珠(12)。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力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7)高度大于环形滑槽(11)深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箱(4)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抽屉(41)。

技术总结
一种助力治疗车,包括车板,设置在车板底部的驱动装置,设置在车板顶部的治疗箱和座椅;驱动装置包括转向前轮、驱动后轮、电机和方向盘,转向前轮为两个,相互平行设置于车板前端,转向前轮与方向盘相连,驱动后轮为两个,相互平行设置于车板后端,两个驱动后轮直接连接有转轴,电机安装于车板底部且用于驱动转轴转动。驱动后轮在电机的带动下同步旋转驱动治疗车前进,不需医务人员手推前进,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医务人员长时间站立行走给腿部带来的损伤。设置治疗箱存放药物、治疗器械、杂物等物品,便于医务人员及时取用,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发 林桦 阮婕 廖雪梅 韦梦燕 叶红 刘彦君 莫海迪 廖少芳 李金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23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