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护理喂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6885发布日期:2021-12-04 12:0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护理喂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儿科护理喂药装置。


背景技术:

2.儿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儿童的发育、护理和疾病,在对儿童进行口服药物治疗时,儿童会对药物产生抵触,儿童上下排牙齿咬紧,不张开嘴巴,用勺子或针管喂不进去,延迟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且多次尝试喂药会造成药物洒落、药物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儿科护理喂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儿童抵触喂药降低治疗效果、造成药物浪费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弧形板,弧形板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放置槽,两个放置槽开口相背,弧形板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吹气孔,弧形板前侧设有与吹气孔连通的硬管,硬管前端设有操作块,操作块内开设有后侧与硬管连通的圆槽,圆槽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轴,弧形板内设有可随转轴的反向转动而关闭硬管的挡板,转轴上均布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拨板,转轴上端贯穿操作块且沿其圆周方向设有两个扇叶,操作块右侧设有前后方向的喂药管,喂药管后端依次贯穿操作块与弧形板。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弧形板,防止在喂药时,儿童闭嘴,设置通过充气可使扇叶转动,及在扇叶反向转动时推动注射器喂药,儿童观察扇叶的转动情况,有助于转移儿童的注意力,有利于儿童下咽药物,提高喂药效果,有效避免药物浪费,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图。
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剖切俯视图。
9.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1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弧形板1,弧形板1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放置槽2,两个放置槽2开口相背,弧形板1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吹气孔,弧形板1前侧设有与吹气孔连通的硬管3,硬管3前端设有操作块4,操作块4内开设有后侧与硬管3连通的圆槽,圆槽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轴5,弧形板1内设有可随转轴5的反向转动而关闭硬管3的挡板6,转轴5上均布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拨板7,转轴5上端贯穿操作块4且沿其圆周方向设
有两个扇叶8,操作块4右侧设有前后方向的喂药管9,喂药管9后端依次贯穿操作块4与弧形板1。
13.为了使转轴5可产生反向转动,所述的转轴5下侧设有卷簧10,卷簧10自由端与操作块4固定连接。
14.为了在转轴5反向转动时,挡板6可关闭硬管3,所述的吹气孔内设有前端与硬管3连通的软管11,弧形板1内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右侧与吹气孔连通的滑槽,挡板6与滑槽滑动连接,挡板6左端经压簧12与滑槽底部连接,操作块4内设有可随转轴5反转而向后移动的矩形块13,矩形块13后端经拉绳14与挡板6左端连接。
15.为了使矩形块13可随转轴5方向转动而向后移动,所述的矩形块13右侧开设有卡槽15,操作块4内开设有让位槽,矩形块13与让位槽滑动连接,让位槽内铰接有v型的扳杆16,扳杆16前端插入圆槽内且位于相邻两个拨板7之间,让位槽内经销轴铰接有卡勾17,卡勾17后端可插入卡槽15内,卡勾17前端位于扳杆16后端的左侧。
16.为了使扳杆16与卡勾17顺利复位,所述的扳杆16后侧与让位槽左侧面之间设有拉簧,销轴与卡勾17之间设有扭簧。
17.为了便于操作矩形块13复位,所述的操作块4上开设有开口朝左且右侧与让位槽连通的空槽,矩形块13左侧设有滑杆18,滑杆18左端伸出空槽。
1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设置卡勾17卡入卡槽15内,即挡板6不关闭软管11的初始状态;将弧形板1放置在儿童口腔内,并使儿童的上下排牙齿分别位于对应侧的放置槽2内,将配好药物的药物装在注射器内,将注射器上的乳头处插入喂药管9内,让儿童向软管11内吹气,气体经硬管3进入圆槽内,气流推动拨板7使转轴5产生逆时针转动并使卷簧10蓄力,同时,转轴5带动起上端的扇叶8产生转动;
19.在转轴5逆时针转动时,拨板7会不断的拨动扳杆16,扳杆16在拉簧的作用下产生往复摆动,当儿童停止吹气时,转轴5会在卷簧10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同时拨板7向后扳动拨板7,拨板7的后端向左挤压卡勾17的前端,使得卡勾17的后端向右摆动并从卡槽15内脱出,此时,挡板6在压簧12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并挤压软管11,且挡板6经拉绳14拉动矩形块13向后移动,挡板6将软管11关闭,儿童不能再向软管11内吹气;
20.转轴5反向转动过程中,在拨板7、拉簧及扭簧的作用下扳杆16及卡勾17不断的往复摆动,且扳杆16的往复摆动会间歇性的阻碍转轴5的反转,从而使得转轴5带动扇叶8产生间歇性的反向转动;
21.在转轴5反向转动的过程中,儿童不能再向硬管3内吹气,此时可将注射器的药物逐渐推入儿童口腔,由于弧形板1的存在,儿童不能将药物吐出,确保儿童口腔内的药物下咽后,若是转轴5停止反向转动了,向前移动滑杆18,滑杆18带动矩形块13向前移动,使得挡板6将软管11打开,卡勾17卡在卡槽15内,儿童可再次吹气,重复上述动作,可实现顺利喂药。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弧形板,防止在喂药时,儿童闭嘴,设置通过充气可使扇叶转动,及在扇叶反向转动时推动注射器喂药,儿童观察扇叶的转动情况,有助于转移儿童的注意力,有利于儿童下咽药物,提高喂药效果,有效避免药物浪费,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科护理喂药装置,包括弧形板(1),其特征在于,弧形板(1)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放置槽(2),两个放置槽(2)开口相背,弧形板(1)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吹气孔,弧形板(1)前侧设有与吹气孔连通的硬管(3),硬管(3)前端设有操作块(4),操作块(4)内开设有后侧与硬管(3)连通的圆槽,圆槽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轴(5),弧形板(1)内设有可随转轴(5)的反向转动而关闭硬管(3)的挡板(6),转轴(5)上均布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拨板(7),转轴(5)上端贯穿操作块(4)且沿其圆周方向设有两个扇叶(8),操作块(4)右侧设有前后方向的喂药管(9),喂药管(9)后端依次贯穿操作块(4)与弧形板(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5)下侧设有卷簧(10),卷簧(10)自由端与操作块(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气孔内设有前端与硬管(3)连通的软管(11),弧形板(1)内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右侧与吹气孔连通的滑槽,挡板(6)与滑槽滑动连接,挡板(6)左端经压簧(12)与滑槽底部连接,操作块(4)内设有可随转轴(5)反转而向后移动的矩形块(13),矩形块(13)后端经拉绳(14)与挡板(6)左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块(13)右侧开设有卡槽(15),操作块(4)内开设有让位槽,矩形块(13)与让位槽滑动连接,让位槽内铰接有v型的扳杆(16),扳杆(16)前端插入圆槽内且位于相邻两个拨板(7)之间,让位槽内经销轴铰接有卡勾(17),卡勾(17)后端可插入卡槽(15)内,卡勾(17)前端位于扳杆(16)后端的左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杆(16)后侧与让位槽左侧面之间设有拉簧,销轴与卡勾(17)之间设有扭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块(4)上开设有开口朝左且右侧与让位槽连通的空槽,矩形块(13)左侧设有滑杆(18),滑杆(18)左端伸出空槽。

技术总结
一种儿科护理喂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儿童抵触喂药降低治疗效果、造成药物浪费的问题;包括弧形板,弧形板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放置槽,两个放置槽开口相背,弧形板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吹气孔,弧形板前侧设有与吹气孔连通的硬管,硬管前端设有操作块,操作块内开设有后侧与硬管连通的圆槽,圆槽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转轴,弧形板内设有可随转轴的反向转动而关闭硬管的挡板,转轴上均布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拨板,转轴上端贯穿操作块且沿其圆周方向设有两个扇叶,操作块右侧设有前后方向的喂药管,喂药管后端依次贯穿操作块与弧形板;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贾鲁洁 张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3.24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