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血管内瘘取栓清内膜增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01703发布日期:2022-01-22 11:2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血管内瘘取栓清内膜增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血管内瘘取栓清内膜增生装置。


背景技术:

2.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目前的透析技术主要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其中血液透析是主要治疗方法,在中国约占透析患者的90%以上。
3.人工血管内瘘(avg)是继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后的透析通路的首选。
4.血管狭窄和栓塞是avg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中国的临床数据表明,人工血管初级通畅期最短只有2个月,最长93个月;其两年的通畅率仅为61%~91%。变窄后的血管内径小于原内径的50%,导致内瘘血流量减少,静脉压升高。而急性血栓形成是影响avg功能的最常见并发症,据文献报道事件发生率约0.5~0.8个/病人年。
5.血管狭窄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不伴血栓的血管狭窄,一种是伴血栓形成的狭窄。对前一种情况,目前临床通常的处理方法有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外科手术治疗,前者实际上是一种暴力的物理扩张,内膜受损后会导致很快再次增生狭窄,过度扩张还有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后者手术复杂,费用高昂,管内增生物剥离困难,短时间内仍然可能再次狭窄。后一种情况伴血栓形成,通常采用腔内治疗技术取栓,并行血管成形术,或外科手术取栓,都存在技术操作困难和费用贵等缺点。
6.通常情况下,所述的avg狭窄是静脉吻合口及人工血管血液透析反复穿刺点内膜增生造成的狭窄,在狭窄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当然,血栓成因还包括手术技术和病人本身的因素等。
7.avg目前常规的手术方法是:切开avg,利用fogarty取栓导管拉血栓,或者用球囊挤压血栓。但这些取栓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取栓不完全,仅限新鲜血栓,费时长,费用高。特别地,这些常规手术取avg内血栓法,难以清除avg中增生的内膜和陈旧的附壁血栓。


技术实现要素:

8.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血管内瘘取栓清内膜增生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改进了原有的折叠方式,利用联动轴来实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之间的转动效果,通过活动架在滑动槽内滑动,当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完全闭合时,活动架顺着限位槽进入到固定块内部,进而对整体进行闭合锁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人工血管内瘘取栓清内膜增生装置,由前段牵引导丝和后段纤维编织带构成,中间直接连接。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其前段牵引导丝为医用聚氯乙烯、医用高分子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其后段纤维编织带为圆柱形鞋带状或网状结构,由全
棉、涤纶、尼龙编织压制而成。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其后段纤维编织带具有摩擦力、粘滞性和拉伸张力,通过其前段牵引导丝的拖引,将血栓带出,同时通过反复拖拉,将人工血管内增生的内膜赘生物拖出。
14.一种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及内膜增生清除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及内膜增生清除装置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用人工血管内瘘或其他人工血管搭桥的取栓。
15.一种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及内膜增生清除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及内膜增生清除装置用于清理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或其他人工血管搭桥内的其他增生物。
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段牵引导丝和后段纤维编织带,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取栓干净、可彻底清除人工血管内膜增生物、手术过程简单、无需fogarty导管、球囊等特殊耗材、无需数字减影的放射性辐射,可迅速恢复人工血管内的血流量等优点。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前段牵引导丝;2、后段纤维编织带;3、球状结。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参照说明书附图1,一种人工血管内瘘取栓清内膜增生装置,由前段牵引导丝1和后段纤维编织带2构成,中间直接连接。
24.进一步的,后段纤维编织带2还可以是后段纤维空心或实心编织带或无纺材料构成,前段牵引导丝1还可以是前段牵引导管。
25.进一步的,其前段牵引导丝1为医用聚氯乙烯、医用高分子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刚性,其中前段牵引导丝1直径设置为2-3毫米,长度设置为50
厘米。
26.进一步的,其后段纤维编织带2为圆柱形鞋带状或网状结构,由全棉、涤纶、尼龙编织压制而成,其中后段拉扯织带直径小于6毫米,长度设置为50厘米。
27.进一步的,其后段纤维编织带2设有同种纺织材料编织压制而成的球状结3。
28.进一步的,其后段纤维编织带2具有摩擦力、粘滞性和拉伸张力,通过其前段牵引导丝1的拖引,将血栓带出,同时通过反复拖拉,将人工血管内增生的内膜赘生物拖出。
2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30.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人工血管内瘘取栓清内膜增生装置,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在使用时,将前段牵引导丝1从人工血管内瘘的一端切口穿进去,沿着人工血管腔内穿过弯曲的内瘘,从另一端切口引出后段纤维编织带2;前段牵引导丝1前端光滑,不损伤人工血管,而后段纤维编织带2再通过牵拉,可以将人工血管内的血栓从手术切口带出;通过反复拖拉,使人工血管内壁的内膜增生物脱离,并从手术切口拉出。
31.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32.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工血管内瘘取栓清内膜增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前段牵引导丝(1)和后段纤维编织带(2)构成,中间直接连接,后段纤维编织带(2)设有同种纺织材料编织压制而成的球状结(3),后段纤维编织带(2)具有摩擦力、粘滞性和拉伸张力,通过其前段牵引导丝(1)的拖引,将血栓带出,同时通过反复拖拉,将人工血管内增生的内膜赘生物拖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血管内瘘取栓清内膜增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前段牵引导丝(1)为医用聚氯乙烯、医用高分子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血管内瘘取栓清内膜增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后段纤维编织带(2)为圆柱形鞋带状或网状结构,由全棉、涤纶、尼龙编织压制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血管内瘘取栓清内膜增生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由前段牵引导丝和后段纤维编织带构成,中间直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段牵引导丝和后段纤维编织带,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取栓干净、可彻底清除人工血管内膜增生物、手术过程简单、无需Fogarty导管、球囊等特殊耗材、无需数字减影的放射性辐射,可迅速恢复人工血管内的血流量等优点。血流量等优点。血流量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胡波 查庆兵 黄德绪 余宗超 尚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医新之家(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7
技术公布日:2022/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