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6424发布日期:2021-12-22 17:1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胸心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在胸心外科手术后,目前在使用的伤口保护装置基本都是直接将消炎药物覆盖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缠绕在病人身上,这种伤口保护也只能是进行基本的防护,且容易扯动患者术后伤口,从而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当对患者进行换药过程中,需要将绷带打开换药,然后在换新绷带对患者进行防护,在此过程中极其容易扯到患者伤口,且操作麻烦,此外,绷带防护透气性差,容易导致患者伤口发炎等问题,因此,急需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胸心外科防护装置防护性能差、操作麻烦和透气性差的问题,给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包括本体,本体上固接有两对固定带,所述本体上转动连接有防护盖,防护盖内设置有与本体相配合的卡扣机构,本体内设置有与卡扣机构相配合的卡槽;防护盖上固接有第一透气板,防护盖内设置有与第一透气板相配合的过滤机构。
5.进一步地:卡扣机构包括防护盖内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转动轴上设置有卷簧,防护盖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一调节齿轮,防护盖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卡条,第一齿轮卡条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6.进一步地:过滤机构包括防护盖内设置的与第一透气板相配合的第二透气板,第一透气板和第二透气板间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
7.进一步地:本体下方与皮肤接触处设置有橡胶软垫。
8.进一步地:第一透气板和第二透气板上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9.进一步地:固定带由两条约束带组成,约束带间设置有相配合的魔术贴。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增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操作简单,第一卡扣机构的设置解决了患者在换药时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问题,过滤机构的设置在保证了本实用新型透气性时也避免了外界细菌对患者伤口感染;两对固定带的设置,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固定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内机构立体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扣机构立体图。
16.图中:1、本体,2、防护盖,3、固定带,4、第一透气板,5、第二透气板,6、第一滤网,7、第二滤网,8、第三滤网,9、卷簧,10、第一传动齿轮,11、第二传动齿轮,12、第一调节齿轮,13、第一齿轮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上固接有两对固定带3,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防护盖2,防护盖2内设置有与本体1相配合的卡扣机构,本体1内设置有与卡扣机构相配合的卡槽;防护盖2上固接有第一透气板4,防护盖2内设置有与第一透气板4相配合的过滤机构。
18.如图1和2所示:医护人员在操作本实用新型时,医护人员在将本体1对患者伤口进行防护后,医护人员通过固定带3将本实用新型进行固定,当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换药时,医护人员可通过卡扣机构将防护盖2打开,从而实现对患者进行换药,第一透气板4和过滤机构的设置保证了患者伤口的透气性,大大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胸心外科防护装置防护性能差、操作麻烦和透气性差的问题,给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19.卡扣机构包括防护盖2内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10,第一传动齿轮10转动轴上设置有卷簧9,防护盖2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传动齿轮10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11,第二传动齿轮11同轴固接有第一调节齿轮12,防护盖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卡条13,第一齿轮卡条13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齿轮12相啮合的齿条。
20.如图4所示:当患者通过卡扣机构将防护盖2打开时,医护人员转动第一传动齿轮10的旋转轴带动第一传动齿轮10转动,同时带动卷簧9进行运动,第一传动齿轮10的转动通过第二传动齿轮11带动第一调节齿轮12进行转动,第一调节齿轮1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卡条13在防护盖2内进行滑动,从而实现第一齿轮卡条13与本体1上的卡槽卡合分离,从而实现将防护盖2打开。
21.过滤机构包括防护盖2内设置的与第一透气板4相配合的第二透气板5,第一透气板4和第二透气板5间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滤网6、第二滤网7和第三滤网8。
22.如图3所示:第一透气板4和第二透气板5的设置保证了透气性,第一滤网6、第二滤网7和第三滤网8的设置除去了空气中细菌,避免了患者伤口受到感染。
23.本体1下方与皮肤接触处设置有橡胶软垫。
24.如图2所示:橡胶软垫的设置给患者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
25.第一透气板4和第二透气板5上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26.如图3所示:透气孔的设置实现了气体的转换,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完整性。
27.固定带3由两条约束带组成,约束带间设置有相配合的魔术贴。
28.如图1所示:固定带3由两条约束带组成,约束带间设置有相配合的魔术贴的设置,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30.如图1、3和4所示:医护人员在操作本实用新型时,医护人员在将本体1对患者伤口进行防护后,医护人员通过固定带3将本实用新型进行固定,当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换药时,医护人员可通过卡扣机构将防护盖2打开,当患者通过卡扣机构将防护盖2打开时,医护人员转动第一传动齿轮10的旋转轴带动第一传动齿轮10转动,同时带动卷簧9进行运动,第一传动齿轮10的转动通过第二传动齿轮11带动第一调节齿轮12进行转动,第一调节齿轮1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卡条13在防护盖2内进行滑动,从而实现第一齿轮卡条13与本体1上的卡槽卡合分离,从而实现将防护盖2打开;进而实现对患者进行换药,第一透气板4和过滤机构的设置保证了患者伤口的透气性,大大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第一透气板4和第二透气板5的设置保证了透气性,第一滤网6、第二滤网7和第三滤网8的设置除去了空气中细菌;固定带3由两条约束带组成,约束带间设置有相配合的魔术贴的设置,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胸心外科防护装置防护性能差、操作麻烦和透气性差的问题,给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本体(1)上固接有两对固定带(3),所述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防护盖(2),防护盖(2)内设置有与本体(1)相配合的卡扣机构,本体(1)内设置有与卡扣机构相配合的卡槽;防护盖(2)上固接有第一透气板(4),防护盖(2)内设置有与第一透气板(4)相配合的过滤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扣机构包括防护盖(2)内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10),第一传动齿轮(10)转动轴上设置有卷簧(9),防护盖(2)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传动齿轮(10)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11),第二传动齿轮(11)同轴固接有第一调节齿轮(12),防护盖(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卡条(13),第一齿轮卡条(13)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齿轮(12)相啮合的齿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机构包括防护盖(2)内设置的与第一透气板(4)相配合的第二透气板(5),第一透气板(4)和第二透气板(5)间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滤网(6)、第二滤网(7)和第三滤网(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1)下方与皮肤接触处设置有橡胶软垫。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透气板(4)和第二透气板(5)上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带(3)由两条约束带组成,约束带间设置有相配合的魔术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胸心外科创口保护装置;包括本体,本体上固接有两对固定带,所述本体上转动连接有防护盖,防护盖内设置有与本体相配合的卡扣机构,本体内设置有与卡扣机构相配合的卡槽;防护盖上固接有第一透气板,防护盖内设置有与第一透气板相配合的过滤机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胸心外科防护装置防护性能差、操作麻烦和透气性差的问题,给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董向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17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