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3308发布日期:2022-08-09 20:01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负压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2.临床上一些肠梗阻、吞咽功能差的患者,胃肠道及腹腔镜手术患者等,为减轻患者腹胀的不适感,或避免患者误吸等,一般需要留置胃管,接负压引流器进行胃液的引流。目前的引流器的入口和出口均处于上部,倾倒引流器内积液时,需要分离胃管,非常不方便;而且有些引流器没有设置刻度标识,记录引流值时,需要使用带有刻度的针筒抽取积液进行记录,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倾倒引流器内部积液、方便记录引流值的负压引流器。
4.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负压引流器,包括负压盒和计量瓶,所述负压盒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底壁和侧壁环绕形成密闭的容腔;所述负压盒的容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端支承在所述顶壁上,而下端支承在所述底壁上;所述负压盒顶壁上设置有与容腔连通的入液管,所述入液管处设置有入液阀门;所述负压盒侧壁下端设置有与容腔连通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处设置有出液阀门;所述计量瓶上设置有刻度线,计量瓶通过连接管与出液管可拆卸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7.所述计量瓶呈倒立圆锥状,计量瓶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处设置有排液阀门。
8.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在计量瓶的上端。
9.所述负压盒侧壁由透明材料制成。
10.所述顶壁和底壁均呈圆盘状。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2.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引流器包括负压盒和计量瓶,负压盒的顶壁上设置有入液管,入液管处设置有入液阀门,负压盒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的出设置有出液阀门,当需要倾倒负压盒容腔内的积液时,通过连接管连接计量瓶与出液管,然后关闭入液阀门并打开出液阀门即可,简单方便,而且计量瓶上设置有刻度线,便于读取和记录引流值。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图1是负压引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负压引流器的剖视图。
16.图中标号:1、负压盒;11、顶壁;12、底壁;13、侧壁;14、容腔;2、弹簧;3、计量瓶;31、排液管;32、排液阀门;4、入液管;5、入液阀门;6、出液管;7、出液阀门;8、刻度线;9、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负压引流器包括负压盒1和计量瓶3。负压盒1用于收集和贮存引流液,计量瓶3用于读取记录引流值。
19.负压盒1由顶壁11、底壁12和密封连接于顶壁11、底壁12之间的侧壁13构成,顶壁11和底壁12均呈圆盘状。顶壁11、底壁12和侧壁13形成密封的容腔14。在负压盒1的容腔14内设置有弹簧2,弹簧2的上端支承在顶壁11上,而下端支承在底壁12上。侧壁13有透明的材料制成,便于观察积液的情况。侧壁13可以是皱褶状,也可以是非皱褶状,其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可以处于收缩状态,使负压盒1处于负压状态。
20.负压盒1顶壁11上设置有用于与胃管连接的入液管4,入液管4处设置有入液阀门5。负压盒1侧壁13下端设置有出液管6,出液管6处设置有出液阀门7。入液阀门5和出液阀门7的设置便于将负压盒1内的积液排出,无需分离负压盒1和胃管。
21.计量瓶3呈倒立圆锥状,计量瓶3上设置有刻度线8,计量瓶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计量瓶3通过连接管9与出液管6可拆卸连接。计量瓶3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31,排液管31处设置有排液阀门32。计量瓶3与负压盒1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将排到计量瓶3内的积液拿至水槽等地方倾倒。而且计量瓶呈倒立的圆锥状,直接打开底部的排液阀门即可快速排出计量瓶内的胃液。在计量瓶3的上端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便于将负压盒1内的积液排入计量瓶3内。
22.连接胃管前,关闭入液阀门5,打开出液阀门7,向下按压负压盒1,按压至极限后,关闭出液阀门7,将胃管与负压盒1的入液管4连接后打开入液阀门5即可开始引流。当负压盒1容腔内积液较多需要排液时,将连接管9连接出液管6后,关闭入液阀门5,打开出液阀门7,向下按压负压盒1辅助积液流入计量瓶3内,负压盒1内的积液流完后,关闭出液阀门7,同时通过计量瓶的刻度线直接读取并记录引流值,然后将计量瓶3那种水槽处再打开排液阀门32排出计量瓶3内的胃液即可。由于排液时按压负压盒1使负压盒1处于负压状态,排液完成关闭出液阀门7后,直接打开入液阀门5,即可继续进行引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快速的将负压盒1内的积液排出,而且方便读取和记录引流值,使用方便。
23.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盒(1)和计量瓶(3),所述负压盒(1)包括顶壁(11)、底壁(12)和侧壁(13),所述顶壁(11)、底壁(12)和侧壁(13)环绕形成密闭的容腔(14);所述负压盒(1)的容腔(14)内设置有弹簧(2),弹簧(2)的上端支承在所述顶壁(11)上,而下端支承在所述底壁(12)上;所述负压盒(1)顶壁(11)上设置有与容腔(14)连通的入液管(4),所述入液管(4)处设置有入液阀门(5);所述负压盒(1)侧壁(13)下端设置有与容腔(14)连通的出液管(6),所述出液管(6)处设置有出液阀门(7);所述计量瓶(3)上设置有刻度线(8),计量瓶(3)通过连接管(9)与出液管(6)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瓶(3)呈倒立圆锥状,计量瓶(3)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31),所述排液管(31)处设置有排液阀门(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9)固定连接在计量瓶(3)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盒(1)侧壁(13)由透明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1)和底壁(12)均呈圆盘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负压引流器。该引流器包括负压盒和计量瓶,负压盒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顶壁、底壁和侧壁环绕形成密闭的容腔;负压盒的容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上端支承在顶壁上,而下端支承在底壁上;负压盒顶壁上设置有与容腔连通的入液管,入液管处设置有入液阀门;负压盒侧壁下端设置有与容腔连通的出液管,出液管处设置有出液阀门;计量瓶上设置有刻度线,计量瓶通过连接管与出液管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当需要倾倒负压盒容腔内的积液时,通过连接管连接计量瓶与出液管,然后关闭入液阀门并打开出液阀门即可,而且计量瓶上设置有刻度线,便于读取和记录引流值。值。值。


技术研发人员:黄秋梅 侯海玲 何玉梅 何兴玲 张丽丽 许志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07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