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分指板

文档序号:31614130发布日期:2022-09-23 20:2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分指板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指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分指板。


背景技术:

2.多数脑血管意外患者均存在上肢功能障碍,而由上肢肌肉关节挛缩导致的手部屈曲畸形亦在较多患者中常见;目前多数患者及医疗机构均把分指板作为康复治疗后巩固的一个重要补充手段,以使手部一定时间内,保持功能位,减轻肌肉痉挛的目的。
3.传统分指器或由乳胶材料,或由普通塑料和布带组成,设备存在整体辅具较重增加患者负担,或太硬导致压伤,亦或无法固定到位达不到治疗目的,且不能根据不同时期患者特点适用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分指器或由乳胶材料,或由普通塑料+布带组成,设备存在整体辅具较重增加患者负担,或太硬导致压伤,亦或无法固定到位达不到治疗目的,且不能根据不同时期患者特点适用治疗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调式分指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可调式分指板,包括:腕部护板;连接在所述腕部护板上的腕部固定带;掌部护板与所述腕部护板转动相连;指部护板与所述掌部护板转动相连;连接在所述指部护板上的指部固定带;其中,所述掌部护板与指部护板、腕部护板的连接处均设有限位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限制掌部护板与指部护板和掌部护板与腕部护板之间的角度。
7.为了便于对病人的指部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指部固定带为松紧带。
8.为了便于调节固定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指部护板的下端固定卡槽,所述指部固定带贴合在所述固定卡槽内。
9.为了便于对病人的腕部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腕部固定带贯穿所述腕部护板,所述腕部固定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相连。
10.为了提高对腕部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腕部固定带设置有3-5组。
11.优选地,所述限位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接插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插板上的连接插轴、限位插轴;其中,所述掌部护板与指部护板、腕部护板的连接处均设有连接插孔、限位插孔,所述连接插轴插接在所述连接插孔内,所述限位插轴插接在所述限位插孔内。
12.为了提高连接插轴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插轴磁性相吸。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分指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可在掌部护板上的转动的腕部护板、指部护板,便于对本装置的使用角度进行调节,使其适用于不同时期的病人,且通过具有弹性的指部固定带,便于患者用力,且能够保持功能位。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分指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分指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分指板的连接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分指板的连接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3的侧视图。
20.图中:1、掌部护板;2、腕部护板;201、腕部固定带;3、指部护板;301、指部固定带;302、固定卡槽;4、连接插板;401、连接插轴;402、限位插轴;403、连接插孔;404、限位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实施例:
24.参照图1-5,一种可调式分指板,包括:腕部护板2;连接在腕部护板2上的腕部固定带201;掌部护板1与腕部护板2转动相连;指部护板3与掌部护板1转动相连;连接在指部护板3上的指部固定带301;其中,掌部护板1与指部护板3、腕部护板2的连接处均设有限位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限制掌部护板1与指部护板3、腕部护板2之间的角度。
25.在使用本装置时,先通过限位调节机构调整掌部护板1与指部护板3、腕部护板2之间的角度,使得本装置适用于不同时期病人的恢复;
26.在调整后,将病人的手放置在本装置上,通过设置的腕部固定带201对病人的腕部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的指部固定带301能够对病人的指部进行固定,进而便于对病人的指部进行康复训练;
27.指部固定带301为松紧带,松紧带为柔软的材料,使得患者更舒服,且便于调节。
28.指部护板3的下端固定卡槽302,指部固定带301贴合在固定卡槽302内,通过将指部固定带301卡接在固定卡槽302内,进而在通过指部固定带301对病人的手臂进行固定时,能够防止指部固定带301晃动。
29.腕部固定带201贯穿腕部护板2,腕部固定带201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相连,通过设置的魔术贴,便于对患者的腕部进行固定,且在固定完成后,可将腕部固定带201在腕部护板2上进行转动,使得腕部固定带201进入到腕部护板2内,防止魔术贴的僵硬硌伤病人。
30.腕部固定带201设置有3-5组,便于对病人腕部进行固定,固定效果好。
31.限位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插板4;每个连接插板4上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插轴401,限位插轴402呈圆周分步在连接销轴401的四周;两个连接插板4通过连接插轴401磁性相吸成为一体。其中,掌部护板1与指部护板3以及掌部护板1与腕部护板2的连接处均设有连接插孔403、限位插孔404,即连接插孔403、限位插孔404贯穿指部护板3、
腕部护板2,连接插轴401插接在连接插孔403内,限位插轴402插接在限位插孔404内。
32.需要注意的是,限位插孔404设置有多组,便于对其转动的角度进行调节;
33.当转动调节完掌部护板1与腕部护板2以及掌部护板1与指部护板3之间的角度时,将连接插板4上的连接插轴401插入至连接插孔403内,且此时将限位插轴402插入至限位插孔404内,进而使得对掌部护板1两侧的腕部护板2、指部护板3进行固定;
34.同时两个连接插轴401之间磁性相吸,能够有效的提高连接插轴401之间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工程中连接插轴401脱落;
3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可在掌部护板1上的转动的腕部护板2、指部护板3,便于对本装置的使用角度进行调节,使其适用于不同时期的病人,且通过具有弹性的指部固定带301,便于患者用力,且能够保持功能位。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式分指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腕部护板(2);连接在所述腕部护板(2)上的腕部固定带(201);掌部护板(1),与所述腕部护板(2)转动相连;指部护板(3),与所述掌部护板(1)转动相连;连接在所述指部护板(3)上的指部固定带(301);其中,所述指部护板(3)、所述腕部护板(2)与所述掌部护板(1)的连接处均设有用于调节指部护板(3)、腕部护板(2)角度的限位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分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部固定带(301)为松紧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分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部护板(3)的下端固定卡槽(302),所述指部固定带(301)贴合在所述固定卡槽(30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分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固定带(201)贯穿所述腕部护板(2),所述腕部固定带(201)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分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固定带(201)设置有3-5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分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接插板(4);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插板(4)上的连接插轴(401)、限位插轴(402);其中,所述掌部护板(1)与指部护板(3)的连接处以及掌部护板(1)与腕部护板(2)的连接处均设有连接插孔(403)、限位插孔(404),所述连接插轴(401)插接在所述连接插孔(403)内,所述限位插轴(402)插接在所述限位插孔(404)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分指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插轴(401)磁性相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分指板,属于分指板技术领域。一种可调式分指板,包括:腕部护板;连接在所述腕部护板上的腕部固定带;掌部护板与所述腕部护板转动相连;指部护板与所述掌部护板转动相连;连接在所述指部护板上的指部固定带;其中,所述掌部护板与指部护板、腕部护板的连接处均设有限位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限制掌部护板与指部护板、腕部护板之间的角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可在掌部护板上的转动的腕部护板、指部护板,便于对本装置的使用角度进行调节,使其适用于不同时期的病人,且通过具有弹性的指部固定带,便于患者用力,且能够保持功能位。能够保持功能位。能够保持功能位。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 王凤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嘉定分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15
技术公布日:2022/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