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管防凝血液稀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704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腔管防凝血液稀释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脑血栓的血液稀释器械,尤其涉及三腔管防凝血液稀释器。
现有技术的采血及血液稀释过程中,经常发生血凝问题,给开展血液稀释造成困难,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出现血管闭塞,失去功能而报废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公知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三腔管防凝血液稀释器,解决了血液稀释中存在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三腔管防凝血液稀释器,采用技术方案如下在外腔管的中间装内腔管,内腔管的管部设有使血液保养液透出的通液孔,孔径和孔数视内腔管所需的长短而定,孔数一般为2至8个,靠内腔管后部的孔径最小,向内腔管前部的孔径逐个增大,其孔径从0.1毫米至0.3毫米。外腔管里与内腔管外的间隙为采血的血液通道。外腔管的前部外形与现有技术的采血针头近似,后部设有两个口,平行设置口作为输入血液保养液的进口,与内腔管相连,垂直设置的口作为采血出口,外接虹吸管。外腔管与内腔管的后部采用便于插接密封的锥形体,内腔管的后部为锥形体,外腔管的后部为锥形腔。
由于在外腔管的中间配有输入血液保养液的内腔管,在血液稀释时将血液保养液与人体血液在外腔管内充分混合,达到防凝稀释目的,所以为等容性血液稀释疗法奠定了基础,而且提高了防凝稀释有效率达100%,避免了因血凝而出现的血管闭塞问题。
附图是符合本实用新型主题思想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三腔管防凝血液稀释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腔管示意图。
1-外腔管斜面2-闭合头3-内腔管4-血液保养液通液孔 5-外腔管柄6-内腔管前柄7-内腔管后柄8-血液保养液管接头 9-虹吸管接头10-外腔管 11-内腔管壁现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外腔管壁斜面(1)应锋利,以保证能顺利刺入血管,其斜面角度以15度至18度为宜。闭合头(2)位于内腔管(3)的前部顶端,在外腔管斜面(1)之内,主要起防止血液保养液外流的作用。内腔管(3)位于外腔管(10)之内,靠内腔管前柄(6)锥形体与外腔管柄(5)锥形腔的配合插接来保证其稳定性。内腔管(3)上设置有2至8个血液保养液通液孔(4),其孔径从内腔管前柄(6)向闭合头(2)方向由小到大递增,孔径从0.1毫米至0.3毫米。外腔管柄(5)作为三腔管防凝血液稀释器的手柄,内部呈锥形,与内腔管前柄(6)的锥形体作插接配合。内腔管后柄(7)作为内腔管(3)的手柄,后部接血液保养液管接头(8)。在外腔管柄(5)的垂直位置设置有虹吸管接头(9),经外腔管(10)和内腔管(3)之间的间隙流出的血液,再经虹吸管接头(9)和外接的虹吸管进入外设的血液容器内。内腔管(3)的加工一定要精细,要保证其有不易折弯的强度,所以内腔管壁(11)的厚度一般应在0.3毫米至0.47毫米为宜。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三腔管防凝血液稀释器适于在采血部位进行防凝稀释采血,应同时配合有血液稀释液输入人体静脉血管,达到溶解血栓稀释血液治疗脑血栓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三腔管防凝血液稀释器,主要包括有外腔管、内腔管和虹吸管接头组成。外腔管的前部有锋利斜面,外腔管的中间装有内腔管,内腔管的后部为输入血液保养液的进口。外腔管的后部为采血虹吸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外腔管的中心装有输入血液保养液的内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三腔管防凝血液稀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内腔管设有2至8个血液保养液通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三腔管防凝血液稀释器,其特征在于在外腔管柄上垂直设置有与外设的虹吸管配套的虹吸管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说的三腔管防凝血液稀释器,其特征在于内腔管壁厚度为0.3毫米至0.47毫米。
专利摘要三腔管防凝血液稀释器,主要有外腔管、内腔管和虹吸管组成,在外腔管的中心有内腔管,内腔上设有使血液保养液透出的通液孔,采出的血液经内腔管与外腔管内的间隙流出进入虹吸管,在血液经内腔管与外腔管内的间隙流出的同时,由内腔管输入的血液保养液从通液孔流出,在外腔管与血液均匀混合,达到防凝稀释目的,为等容性血液稀释疗法奠定了基础。
文档编号A61M1/00GK2058333SQ8921624
公开日1990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17日
发明者张树正 申请人:张树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