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切口粘合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361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切口粘合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外科手术上用于粘合切口表皮,用以代替缝合的切口粘合带。
目前,外科手术的切口缝合一般采用将氰基丙烯酸涂在片材上粘合切口的方法《胶粘剂手册.P344-345.1987年版》;也有采用压敏胶带粘合切口的方法(EP300815),即在切口上隔一定距离粘一排胶带粘合较大的切口。但上述方法操作不便,通透面积小,切口容易错动,会造成生理吻合不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代替切口表皮的线缝合,便于粘贴,通透效果好,粘贴稳固的医用切口粘合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一块符合接触损伤体表要求的医用压敏胶片上,开一系列棱形或近似棱形的窗孔,并在两边各加一条防粘条,胶面用防粘隔离纸保护。
附图
一为本发明的医用切口粘合带示意图。
如附图一所示,本发明所述医用切口粘合带,由医用压敏胶片1,防粘条2,隔离保护纸3构成。防粘条位于医用压敏胶片1和隔离保护纸3之间。压敏胶片2起固定吻合作用,其上面开有一系列棱形或近似棱形9两头钝,对称)的窗孔。窗孔的长轴为50~100mm,短轴为3~5mm,相邻窗孔的距离为6~12mm。切口粘合带宽度一般为70~140mm,其长度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调整,以适合粘贴不同长度的切口。两边可加宽10~20mm的防粘条,以便于操作。
在外科手术中,先将切口深层组织缝合后,洗净周围的皮肤,酒精脱脂,干燥,剥掉切口粘合带的隔离保护纸3,将压敏胶片窗孔的最宽处与切口对准,吻合切口,粘牢,再剥掉防粘条2,将整块开窗的压敏胶片贴在皮肤上,把吻合的切口固定住。窗孔起透气透湿作用并作为传递药物的通道。伤口愈合后,由于皮脂腺的作用,切口粘合带很容易脱离皮肤,免于撤线,没有由于缝合产生的皮肤斑痕和皱折。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一次粘贴较长的切口,速度快,操作方便,粘合带成为一个整体可增加抗应力能力,并可防止切口的错动,棱形开窗可增加切口处的通透面积,又不致于粘贴牢度不够,受力面呈哑铃形,受力均衡,丙两边加防粘条,便于医生操作,可实现整片粘合皮肤,不出现起皮。
用本发明的切口粘合带,临床应用147例,切口均获一期甲级愈合,术后癜痕呈线状,无切口粘合带脱落例,也无不良组织反应例。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切口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在医用压敏胶片上开一系列棱形或近似棱形的窗孔,胶面用防粘隔离纸保护,并在粘合带两边的压敏胶与隔离纸之间各加一条防粘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窗孔的长轴为50~100mm,短轴为3~5mm,相邻窗孔的距离为6~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粘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粘合带的宽度为70~140mm,长度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调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用切口粘合带,是在医用压敏胶片上开一系列棱形或近似棱形的窗孔,胶面用防粘隔离纸保护,粘合带两边的压敏胶与隔离纸之间各加一条防粘条。它可代替切口表皮的线缝合,一次粘贴较长的切口,速度快,操作方便,通透效果好,粘贴稳固,切口均获甲级愈合,无不良组织反应。
文档编号A61B17/04GK2110463SQ9123024
公开日1992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25日
发明者熊德举, 陈世龙, 陈萍, 潭伟, 张聪 申请人: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成都分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