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50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针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属于用针灸治疗疾病时使毫针加热的火针器。
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方法,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有的疾病适用于针,有的疾病适用于灸,但更多的疾病适合于针灸结合。为了提高针灸的疗效,目前许多人采用火针法。它的方法是将一个较粗的针烧红后刺入穴位立即拔出,用烧红的针来加强针刺的效果。但因针头过粗、过热易于损伤皮肤,另外传热的时间也短,穴位获得的热量小,效果不理想,而且由于针较粗,烧红后过热地刺在皮肤上,病人既痛苦,刺后又留下痕迹。
鉴于上述疗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任务是将毫针套上一种使其加热火针器,从而使毫针受热的时间长,所以能将热量传到肌肉的深处经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针灸的疗效,同时也减轻了病人因针粗、过热而造成的痛苦。
这种使毫针加热的火针器装置,它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是由毫针(5)、药物填充剂(2)又叫可燃烧药物及药物燃烧室(1)和隔热垫片(3)所组成。
药物燃烧室是由迂热不变形的材料,特别是金属材料制成的薄壁筒形,其结构如图2所示。它的外形可以是园形、方形或多边形,在其底部的正中有一个能使毫针顺利通过的套针孔(4),在筒的侧壁靠近底部处有数个沿着周边均匀分布的通风孔(6)。
药物填充剂(2)装在薄壁筒(1)内。火针器所需要的药物填充剂种类很多,这根据病而异。一般病用乳香、没药、川椒、独活、木香、雄黄、苍术、干姜、肉桂、白芷、丁香,各等份研为细末,再加艾缄80%,调均使用。
隔热垫片(3)如图3所示,它用导热性较差的材料特别是石棉板或纸壳制成长方形。套针开口成V形,以便于插入,其角度α以40°~45°为宜。
使用该装置时,先将毫针刺入需要刺入的穴位,再将隔热垫片与火针器按图1所示的位置依次套在毫针上,让隔热垫片贴紧针灸部位的皮肤上,再点燃药物燃烧室内可燃的药物。由于燃烧室的底部有通风孔,可以通入助燃的空气,药物可以稳定的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毫针与隔热垫片,由毫针将热量传入穴位深处之经络;再由隔热垫的缺口燻烤并将药热渗透到皮肤里。加热与燻烤穴位,使穴位的血液在热燻的作用下加速流动,以提高疗效,为了防止烧伤皮肤,在针灸过程中若感到痛热时,可以在靠近皮肤处增加隔热垫片的个数。
应用火针器进行针灸治疗比用火针直接刺法有显著优点和成效,病人痛苦小,无危险,加热时间长,通过药热渗透使穴位获得热量大,另外,人体内有很多穴位不能用火针直接针刺,但可以用火针器治疗,如胸背、第10胸椎以上部位,重要器官处,头部、督脉以及肌肉薄的部位,对于面部,用火针直接刺,影响美观,而用火针器治疗则不受任何影响,热量大小可按穴位的需要来增减燃料。
用火针器治疗例症例症1、脑血栓后遗症,共有患者11人,其中最大年令75岁最小年令42岁,使用本发明火针器,最多针刺73次,最少针刺5次痊愈者9人,好转者1人,无效者1人,分别占82%;9%;9%。
典型病例王××,65岁,铁路工人,脑血栓后遗症,患者神志不清,认不出亲人,半身瘫痪,不能说话;经医院输液、服药、针灸3个多月治疗无效,后用火针器治疗,2次针刺便可认识亲人,知大小便能说话,但言语不清,半身仍不能动,6次针刺后能走三里多路,3个疗程痊愈,至今未复发。
例症2,面神经麻痹症。共25例,最大年令73年,最小年令12岁,最多针刺42次,最少针刺6次,痊愈者22人,好转者2人,无效者1人,分别占88%;8%;4%。
典型病例,于××,男,26岁,患面神经麻痹症。在北京××医院针灸治疗3个月,有好转,但没恢复正常,后经火针器治疗,6次痊愈,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用针灸治疗疾病时,使毫针加热的火针器,它包括毫针(5)和可燃烧的药物(2),其特征是由药物燃烧室(1)和隔热垫片(3)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火针器,其特征是该药物燃烧室(1)是由一种迂热不损坏的材料,特别是金属材料制成的薄壁筒。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火针器,其特征是薄壁筒的形状是园形、方形或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
2或3所述的火针器,其特征是薄壁筒(1)侧壁底部有数个沿周边均匀分布的通风孔(6),底部的正中有1个套针孔(4)。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火针器,其特征是隔热垫片用导热性较差的材料,特别是石棉板和纸壳制成,呈长方形。套针开口成V形,以便插入,其角度α以40°~45°为宜。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用针灸治疗疾病时使毫针加热的火针器。该火针器是由毫针、药物填充剂、药物燃烧室和隔热垫片组成。该装置可使毫针加热,并由毫针将热量传到穴位深处的经络,再由隔热垫的缺口使药热熏烤皮肤,加速血液流动,能使药物渗透,提高针灸效果。此方法加热时间长,无危险,痛苦小,可治疗用一般方法不能治愈的疑难病症,有效率可达90%以上。
文档编号A61H39/00GK86204301SQ86204301
公开日1987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86年6月20日
发明者聂金娥, 姜士训 申请人:聂金娥, 姜士训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