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运动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1470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偏瘫运动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医学领域里的偏瘫患者上下肢体康复的医疗、体育器械。适用于各种肢体偏瘫,特别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偏瘫。
目前,脑血管疾病导致偏瘫患者急剧增加,许多患者在康复期的慢长时间里行走困难,需要陪人护理,由于陪人对患者锻炼是人工操作,既费力,又不规范,常常达不到康复锻炼的预期效果。若肢体锻炼的少或不在规定的期限内锻炼,则瘫痪难以恢复并导致肌肉萎缩。现有的康复器仅是对于下肢瘫痪患者使用,目前锻炼上下各种肢体的还没有理想的康复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一种既能锻炼康复下肢体,又能锻炼康复上肢体,还可上下肢体同时锻炼的康复器,使患者自行能操作锻炼肢体,锻炼规范,能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结构简单,功能齐全,安全可靠,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偏瘫运动康复器是由上肢体运动系统和下肢体运动系统组成。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
图1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轴承、固定盘与槽形导轨剖面连接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板与轴连接剖面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铰接板与槽形轨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定滑轮;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杆剖面图。
如图所示护膝杆[1]的两端与一对调节套筒[3]焊接,调节套筒[3]通过螺栓[16]穿入垂直杆[2]上的螺孔固定在垂直杆[2]上,护膝杆[1]的作用是保护下肢在运动时因肌力低而向左右偏倒。横杆[5]焊接在活动套筒[6]上,在立柱杆[7]上开有两排互相垂直的上下两组螺孔,故可以上下调节活动套筒[6]及横杆[5]达到适宜的高度,并可旋转横杆90°到与床头平行的位置上。斜拉索[4]的顶端与横杆[5]的未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立柱杆[7]的顶端,立柱杆[7]与连接杆[8]焊接为一体,两者呈90°,连接杆[8]通过连接板[9]与稳定水平杆[10]用螺栓[16]固定,垂直杆[2]与稳定水平杆[10]焊接为一体,活动套筒[6]通过螺栓上下调节其高度,故可使槽形导轨水平面角度调节在0~30°之间,活动套筒[6]与铰接板[17]焊接,螺栓[16]通过铰接板[17]与槽形导轨[11]上的螺孔固定。固定盘[12]轴承[15]依次安装在轴[13]的两端,由螺母[14]固定在轴[13]上。轴承[15]恰好在两个开口相对的槽形导轨内滚动。固定盘[12]与槽形导轨之间留有5mm间隙,以防止运动时两者产生摩擦,活动套筒[6]用螺栓[16]固定在横杆[5]上,可任意前后调节距离,弧形杆架[18]焊接在活动套筒[6]上,弧形杆[19]则穿过弧形杆架[18]上的弧形孔,将把手[20]拧在弧形杆[19]的两端。方便鞋[22]的鞋底设有一对固定耳[21],螺栓[16]将固定耳[21]与脚踏板[23]连接,螺栓[16]与穿过特制铁钩[25]的绳索[26]连接,螺栓[16]将脚踏板[23]轴[13]连接套[24]固定为一体,再用螺栓[16]将连接套[24]与轴[13]固定。螺栓[16]将如图6的定滑轮固定在横杆[5]上,穿过定滑轮的绳索[26]一端与特制铁钩[25]相连接,特制铁钩[25]通过绳索[26]与固定耳[21]连接,另一端穿过小横板[27]与特制铁钩[25]连接,特制铁钩[25]再与套手[28]连接,使上肢与下肢借穿过定滑轮的绳索[26]连接,从而达到锻炼偏瘫上肢或下肢的目的。绳索[26]的长度通过小横板[27]来调节适宜的长度,稳固器[29]内设有胶皮垫,通过拧紧边缘的螺栓[6]与螺母[14]便可将立柱杆[17]固定在床头上。
使用该康复器,将瘫痪的脚穿于方便鞋中,健手拉另一侧的套手,当用力向下拉绳索时,瘫痪的下肢体借助滚动轮的力量屈曲回缩,髋关节屈曲145°(若他全伸展位为零度),膝关节屈曲为30度,踝关节背屈35°,当放松绳索时,滚动轮由于坡度及重力的作用向下滚动,下肢伸展这样通过健手带动瘫痪下肢不断地做屈曲伸展运动锻炼。当瘫痪的手被栓挎在套手上,健侧的脚穿于方便鞋中,下肢体伸直,则瘫痪的上肢被拉直上举,下肢屈曲回缩,则瘫痪的上肢借重力的作用放平伸展,这样借下肢体的不断屈曲伸展运动带动了上肢体做伸展及上举动作锻炼。双手抓在弧形杆上(瘫痪的手用宽布带子固定),通过健侧上肢的活动带动瘫痪上肢做上肢扩胸运动,肩关节达到外展90°的目的。当横杆转到与床头平行的位置,陪人抓住弧形杆的另一个把手,通过推拉来活动锻炼上肢做1/4圆形运动,达到肩关节前屈90°,上臂下垂位为零度,通过使用偏瘫运动康复器,可以自我进行锻炼,他不但适用于偏瘫患者、肢体无力者、老人使用,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也适合运动员使用作放松运动,还可用于肢体骨折患者恢复期锻炼,对于健康人也可增强体质。
本实用新型偏瘫运动康复器的最佳实施例所需的材料选用钢管、硬塑料或铝合金、槽钢、钢板等材料制成。护膝杆[1]的长度为550~750mm,直径为20~40mm;垂直杆[2]的高度为400~600mm,直径为20~40mm;可调套筒[3]的长度为30~60mm,直径为25~45mm;斜拉索[4]和绳索[26]选用呢龙绳或钢丝绳;横杆[5]的长度为700~1000mm,直径为20~50mm;活动套筒[6]的长度为30~100mm,直径为25~55mm;立柱杆[7]的长度为1000~1500mm,直径为20~50mm;连接杆[8]的长度为1150~1350mm直径为20~50mm;连接板[9]的长度为100~200mm,厚度为10~20mm,稳定水平杆设两个,厚度均为20~50mm,长度一个为150~400mm,另一个长度为550~750mm;槽形导轨[11]选用标准规格的槽钢;固定盘[12]两端设有螺栓孔,直径为40~90mm,厚度为10~30mm;轴[13]的直径为20~60mm,长度为200~320mm;轴承[15]选用标准规格;铰接板[17]上设有两个螺栓孔,宽度为30~70mm,长度为50~100mm;弧形杆架[18]长度为30~100mm,高度为30~100mm,厚度为30~50mm;弧形杆[19]的弧长为940mm,直径为30~55mm;固定耳[21]的长度为30~60mm,宽度为30~50mm;脚踏板[23]的长度为100~200mm,宽度为100~150mm;连接套[24]为拱形状的,长度为100~ 200mm,宽度为100~150mm,拱形的高度为20~60mm;小横板[27]的长度为60~150mm,宽度为30~70mm;床头稳固器[29]的长度为60~100mm,宽度60~120mm,以上部件均由普通螺栓或焊接固定而成。结构简单,一般小型机械厂或个体乡镇企业均可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偏瘫运动康复器,是由上肢体运动系统和下肢体运动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护膝杆[1]的两端与一对调节套筒[3]焊接,调节套筒[3]通过螺栓[16]穿入垂直杆[2]上的螺孔固定在垂直杆[2]上,横杆[5]焊接在活动套筒[6]上,斜拉索[4]的顶端与横杆[5]的未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立柱杆[7]的顶端,立柱杆[7]与连接杆[8]焊接为一体,两者呈90°,连接杆[8]通过连接板[9]与稳定水平杆[10]用螺栓[16]固定,垂直杆[2]与稳定水平杆[10]焊接,活动套筒[6]与铰接板[17]焊接,铰接板[17]与槽形导轨[11]用螺栓[16]固定,固定盘[12]轴承[15]均安装在轴[13]的两端,由螺母[14]固定在轴[13]上,活动套筒[6]用螺栓[16]固定在横杆[5]上,弧形杆架[18]焊接在活动套筒[6]上,弧形杆[19]穿过弧形杆架[18]上的弧形孔,将把手[20]拧在弧形杆[19]的两端,螺栓[16]将固定耳[21]与脚踏板[23]连接,螺栓[16]与穿过特制铁钩[25]的绳索[26]连接,脚踏板[23]轴[13]连接套[24]固定为一体,螺栓[16]将连接套[24]与轴[13]固定,定滑轮固定在横杆[5]上,穿过定滑轮的绳索[26]一端与特制铁钩[25]相连接,特制铁钩[25]通过绳索[26]与固定耳[21]连接,另一端穿过小横板[27]与特制铁钩[25]连接,特制铁钩[25]再与套手[2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立柱杆[7]上开有两排互相垂直上下两组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固定盘[12]与槽形导轨之间设有5mm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稳定水平杆[10]设有两个,厚度均为20~50mm,长度一个为150~400mm,另一个长度为550~7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瘫运动康复器,由上肢体和下肢体运动系统组成,护膝杆的两端与调节套筒焊接,调节套筒通过螺栓穿入垂直杆上的螺孔,固定在垂直杆上,横杆焊接在活动套筒上,斜拉索的顶端与横杆的末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立柱杆的顶端,立柱杆与连接杆焊接为一体,两者呈90°。该康复器用于肢体偏瘫患者利用任何时间将能动的手或脚来驱动其他肢体运动,还用于肢体骨折患者使用,能达到预期规范的锻炼效果。
文档编号A61H1/00GK2200433SQ9421802
公开日1995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3日
发明者王宝军 申请人:王宝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