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痘灵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5856阅读:2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祛痘灵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治病药物的制备技术,特别是一种能有效消除各种痤疮、脂溢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病炎症的祛痘灵及其制备方法。
目前,全人类有近5%的人生有痤疮,更有不少患其他皮肤病的患者。但世界医学界尚未有针对痤疮治疗比较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国内外医学界临床或科研单位纷纷对痤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但其成果均不甚理想,如国内生产的“101”粉刺一扫光(外用药物),对痤疮的治疗有效率95%,但痊愈率仅为50%;从美国引进的最新配方,由某中外合资制药公司生产的外用“痤疮平”(又称过氧苯甲酰凝胶)对痤疮的治疗有效率为96%,但痊愈率也仅为68%。以上二种治疗痤疮的外用药为国际国内公认比较有效的治疗痤疮外用药,也是国内比较普及的治疗痤疮外用药,但上述二种外用药仅对寻常型痤疮有效,对囊肿型、聚合型痤疮及职业性痤疮(泛用、误用化妆品引起的痤疮)几乎无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祛痘灵及其制备方法,使之对各种类型的痤疮、以及对油性脸、脂溢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均适用,并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的祛痘灵配方的组成物(成分)主要包括氯霉素、樟脑、消炎痛、乙底酚、泥泊金乙酯、丹参酮(液)以及作为适量溶剂的二甲基亚砜以及适量稀释用医用酒精和蒸馏水等。
本发明采用上述配方原料配制时,所采用的工艺方法步骤主要包括备料(按配方量配剂)——混合搅拌均匀——加酒精和蒸馏水稀释搅拌——静置后过滤——灌装——包装成品。
本发明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及临床经验而采用上述配方,根据药理分析氯霉素可杀灭与痤疮产生有关的三种致病菌痤疮棒状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卵圆形糠疹芽孢菌。
樟脑可减少皮脂腺分泌皮脂,促进毛孔通畅,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消炎痛可消除毛囊及皮肤、皮下组织的遗症。
乙底酚可抑制雄性激素,促进皮脂腺发育和皮脂的分泌,从而抑制皮脂分泌皮脂,促进毛孔通畅。
丹参酮可杀灭毛囊内螨虫,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泥泊金乙酯防腐剂,使药物等有效期保持在三年内。
二甲基亚砜(1)二甲基亚砜被称为“万能溶媒”,能将药物等充分溶在酊剂里。(2)是一种高效皮肤促进剂,能将药物带到真皮及皮下组织,使药物在表皮下有效发挥作用。(3)有贮存药物的特性,使药物长时间存在角质层内,从而使药物能够长时间地发挥作用。
酒精能清除皮肤表面油污。
本发明的药效功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促进毛孔通畅,减少皮脂腺分泌皮脂,杀灭毛囊内的细菌及螨虫、止痒、消炎退肿,从而阻断痤疮产生的各个环节和通路,迅速消除痤疮。本发明可适用各种类型的痤疮,职业性痤疮(用化妆品引起的痤疮)、油性脸的人,脂溢性皮炎、螨虫感染和酒渣鼻患者。
临床本发明安全可靠,基本无副作用,经80例病人临床治疗、观察,尚未发现有致敏现象。用本发明祛痘灵治疗痤疮疗效好,见效快,对寻常型痤疮痊愈率达100%,对各种类型的痤疮、油性脸、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等患者痊愈率达86%,有效率达100%,效果超过前述现有两种药物的疗效,且本发明成本低廉、价格便宜,制作工艺简单,有利于推广使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在采用上述配方制备时,其配方中所用的氯霉素、樟脑、消炎痛、乙底酚和泥泊金乙酯为干性粉状物或结晶体时,各组成物以克为单位的重量份之比为氯霉素粉∶樟脑结晶体∶消炎痛粉∶乙底酚粉∶泥泊金乙酯结晶体=0.8~1.2∶0.8~1.2∶0.048~0.052∶0.125~0.175∶0.18~0.22,以上述重量份之比为基础,配方中所配用的丹参酮液及作溶剂用的二甲基亚砜、医用酒精和蒸馏水以ml(毫升)为单位的使用量之比为丹参酮液∶二甲基亚砜∶医用酒精(95%浓度)∶蒸馏水=0.8~1.2∶4~6∶48~52∶39~43。
此外,在配方组成物中还可添加入适量的香精(例如草香香精),以便祛除药味,清香宜人(病人乐于将其当成化妆品来使用)。
本发明在按前述制备方法进行实际生产时,其中在进行混合搅拌步骤时,在搅拌机中先投入配方规定量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后再分别投入氯霉素粉、乙底酚粉、樟脑结晶体、消炎痛粉、丹参酮液、香精、泥泊金乙酯,充分搅拌后使上述成分溶解在二甲基亚砜液里。
其中的静置后过滤步骤是指用酒精溶液稀释的制剂倒出置放若干小时,让杂质及异物沉淀,再用可通过10~20微米的过滤机将制剂过滤。
下面是本发明的二种实际加工制备实例一、以制备100ml量祛痘灵为例备料按方鉴别并按配方规定的重量份取各原料药物以便配制,用一个100ml容量的透明玻璃瓶,先倒入5ml的二甲基亚砜液,然后可依次投入氯霉素粉1g,乙底酚粉0.15g,樟脑结晶体1g,消炎痛粉0.05g,丹参酮液1ml,草香香精0.5ml,泥泊金乙酯0.2g(结晶体)、摇匀5分钟左右,让其均匀溶解,再加入95%医用酒精50ml,蒸馏水41.1ml摇20分钟左右,然后将制剂倒出置放10小时左右,让杂质及异物沉淀,用可通过10微米的过滤机将制剂过滤,倒入灌装机分装入塑料瓶内,旋紧瓶盖即可。
二、以制备300L量祛痘灵为例备料按方鉴别并按配方规定的重量份备好各原料药物以便进行配剂,将18000ml的二甲基亚砜倒入容量至少为300L的搅拌机里,然后可分别并依次投入氯霉素粉3000g,乙底酚粉900g,樟脑结晶体3000g,消炎痛粉300g,丹参酮液3000ml,草香香精1500ml,泥泊金乙酯结晶体600g,经搅拌机搅拌5分钟左右,再加入95%医用酒精150L,加入蒸馏水123.3L,搅拌20分钟左右,待上述成份稀释在浓度约在46~48%的酒精溶液里,呈透明淡黄色,将制剂倒出置放12小时左右,让杂质及异物沉淀,用可通过10微米的过滤机将制剂过滤,倒入灌装机内分装入塑料瓶中,旋紧瓶盖即可打包成品。
本发明的祛痘灵用法如下早晚洗脸后用棉花沾药水轻轻涂于脸上皮肤皮损部位,每日两次,治疗期间应尽量减少进食脂肪、糖、酒类及辛辣食物。粉刺型、皮疹脓疮型、结囊型痤疮、职业性痤疮、油性脸、脂溢性皮炎、螨虫感染等两周为一疗程(两周一般可痊愈),囊肿型、聚合型痤疮、酒渣鼻4-6周为一疗程。注意事项本品有苦味,不要将药水涂于嘴唇上,刚涂药时有轻度刺激的感觉(由于酒精刺激缘故),约10秒钟后刺激消失,紧接着皮肤有凉爽、清凉、舒适的感觉(持续30~60分钟),有文献报道外用氯霉素会使人致敏,致敏率约万分之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渗出、胞屑、瘙痒等,如出现这种情况可停药或外涂皮质类固醇霜剂,3天内可痊愈(注本制品经80例病人临床治疗、观察,尚未发现有致敏的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用于治疗各种痤疮的祛痘灵,其特征是该祛痘灵配方的组成物主要包括氯霉素、樟脑、消炎痛、乙底酚、泥泊金乙酯、丹参酮以及作为适量溶剂的二甲基亚砜以及适量稀释用医用酒精和蒸馏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灵,其特征是配方中所用的氯霉素,樟脑、消炎痛、乙底酚和泥泊金乙酯为干性粉状物或结晶体时,各组成物以克为单位的重量份之比为氯霉素粉∶樟脑结晶体∶消炎痛粉∶乙底酚粉∶泥泊金乙酯结晶体=0.8~1.2∶0.8~1.2∶0.048~0.052∶0.125~0.175∶0.18~0.22,以上述重量份之比为基础,配方中所配用的丹参酮液及作溶剂用的二甲基亚砜、医用酒精和蒸馏水以ml为单位的使用量之比为丹参酮液∶二甲基亚砜∶医用酒精(95%浓度)∶蒸馏水=0.8~1.2∶4~6∶48~52∶39~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灵,其特征是在配方组成物中还可添加入适量的香精。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灵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氯霉素、樟脑、消炎痛,乙底酚、丹参酮,泥泊金乙酯、二甲基亚砜以及稀释用医用酒精和蒸馏水为原料,其特征是其方法步骤主要包括备料(按配方量配剂)—混合搅拌——加医用酒精和蒸馏水稀释搅拌——静置后过滤——灌装——包装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混合搅拌时,在搅拌机中先投入配方规定量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后再分别投入氯霉素粉、乙底酚粉、樟脑结晶体、消炎痛粉、丹参酮液、香精、泥泊金乙酯,充分搅拌后使上述成分溶解在二甲亚砜液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静置后过滤步骤是指用酒精溶液稀释的制剂倒出置放若干小时,让杂质及异物沉淀,再用可通过10~20微米的过滤机将制剂过滤。
全文摘要
一种祛痘灵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组成物主要包括氯霉素、樟脑、消炎痛、乙底酚、泥泊金乙酯、丹参酮液以及作为溶剂的二甲基亚砜及稀释用医用酒精和蒸馏水,其制备方法包括备料——混合搅拌——加医用酒精和蒸馏水稀释搅拌——静置后过滤——灌装——包装成品,本发明对寻常型痤疮痊愈率达100%,对各种类型的痤疮、油性脸、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等患者痊愈率达86%,有效率达100%,效果超过现有类似药物的疗效,且成本低廉,价格便宜,制作工艺简单,有利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K31/403GK1143498SQ95111740
公开日1997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3日
发明者詹建勇 申请人:詹建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