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供静脉注射导液管插入用的安全管心针的制作方法
工业用途的声明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静脉注射导液管的插入装置,它有一可回缩的注射针以便使注射针在使用之后即可立即安全地被遮护。本发明在医疗实践中是很有用的,在把这一装置以预定的方式用以静脉注射导液管的插入之后避免了操作者被注射针扎刺的危险,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背景静脉注射导液管在药物施用中被用于给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输液,如水合溶液,药物,血液产品以及营养剂的施用。静脉注射导液管通常包括一柔韧的管子,或称插管,插管有一被置于患者血管之内的尖端。插管从尖端延伸到患者体外的位置。在插管的外端附接着一个连接套,用以把插头连接到外部装置上以便利静脉注射治疗。通常,连接套附接到用以输送来源于一液体源的不经肠道的液体的管道。管道可有一带有抗凝剂贮液囊(如肝素锁挡装置)的注射口,用以例如阶段性施药。
在插入患者之前,静脉注射导液管被当作管针的一部分。管针进而包括一有注射针的管心针。注射针从管心针的朝前端延伸通过连接套和导液管套管,套管作为注射针上的套筒被支承。连接套以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管心针的朝前端相配合。当注射针的尖端上定位有插管时,注射针的尖端即超出插管的插入端而延伸。
在把导液管的尖端置入到患者血管内时,医生或者其他医务人员用一只手握住管心针体,用注射针穿刺患者皮肤以把插管的尖端置入到所需的血管之内。显而易见对患者皮肤进行穿刺时典型地应与皮肤平面呈小角度来进行。在使用导液管插入装置时,装置的握持通常是呈自上而下的姿势,以便插入,这时,管心针的朝前端被握持于医生的占优势的手的拇指和另一手指之间,以使管心针的后部朝着手掌延伸。然后,带有导液管插管的注射针被导向穿过患者的皮肤并进入所需的血管。
注射针的尖端正确地定位于所需的血管之内通常是用“血液回流”来指示的,此即,血管内的血压压迫少量的血液流经介于注射针和导液管插管之间的圆筒状毛细管。在观察到血液回流之后,当医生用另一只手轻轻按压导液管时,管心针回缩,这样,注射针可以从插管之中回缩,而插管则仍保持定位于血管之中。
在管心针回缩之后,医生通常先把导液管用胶布粘贴定位于插入的位置上,然后再把静脉注射管,或者液体锁定装置附接到连接套上。当然,为了用胶布来粘贴导液管以及把所需的装置连接到连接套之上。医生必须把管心针放下以便空出一只手来。这样,弄脏了的管心针的注射针一直是一暴露的锋利的危险物,直到医生护理完患者并把管心针妥当地处理。附近的其他健康护理人员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这一暴露的弄脏了的注射针,并且如果碰到注射针时可能会被意外地扎到。另外,医生在处理注射针时也可能因此被意外地扎到。过去,这种意外地被注射针扎到的情况被认为是一种日常工作中的职业性不便之处。现在,这种情况则被认为是致命疾病的传播媒介,这些致命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人体免疫病毒(HIV),后者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爱滋病)相关联。
如果能设计一种用于导液管插入的装置或者管心针,它在从患者皮肤上插出后即可马上变得安全,那将是合乎需要的。以前设置一种可以避免在使用后的意外扎刺的导液管插入装置的尝试包括具有能够以滑动的方式锁定的套筒的管心针,套筒用以在使用之后包围注射针。因为这种安全装置最适合于在医生仅空出一只手时促动它,所以上述的滑动式或者来回伸缩式的套筒就显得很难促动。因此,如能设置一种导液管管心针,它只需一只手做一个简单自然的动作,而且并不需什么手的灵巧性,即可迅速地防止注射针成为一危险物,那将是合乎需要的。
再者,如果能设置一种导液管插入装置,它可以提供一种不分散注意力,然而却可以立即容易地被听到,触摸到,或者看到的确认方式来确认注射针已被套起来,从而不再构成一个可能扎刺健康护理人员或者负责处理使用过的注射针的人员的危险物,这将是更为理想的。
本发明的概要根据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以导液管插入的装置。该装置有一外壳,并有一从外壳前端延伸出来的注射针。在外壳内定位有一弹簧,用以给注射针施加压力,它在伸展时把注射针推入外壳之中。弹簧施加到注射针上的力受到一注射针持留件反作用,该持留元件以可以释放的方式把注射针持留在它延伸出外壳的位置上。在外壳内定位有一促动元件,当有一既定的压力施加到促动元件上时,促动元件应答并把注射针持留元件释放。促动元件从外壳的后端突出以提供一可使促动件在外壳内移动的柱塞。注射针持留元件的释放是这样实现的,即仍保持导液管插入时握持装置的姿势,并把柱塞向着手掌按压。
本发明的其他新的有用的特征将在随后的描述中显而易见。
附图的简要描述上述的概况以及随后的详细描述,如果结合附图阅读,将可得到最佳的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导液管插入装置的一个截面图;图2A是图1中的导液管插入装置的前端的放大的局部截面图,导液管已被除去;图2B是图1中的导液管插入装置的后端的放大的截面图片段;图3是用以把一负载有弹簧的注射针持留在图1中的导液管插入装置之中的注射针持留装置的分解透视图;以及图4是用以图1中的导液管插入装置的注射针持留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现在参照图1,其中所示的是本发明的装置,总体上标示为10。装置10可被称作管针或者管心针。该装置包括一可具有不同的横截面的中空外壳12,从外壳12延伸出一注射针14,注射针14带有一导液管16和一包围着注射针的中空的保护帽18。注射针14是从外壳的前端向外延伸的。导液管16包括一斜削的柔韧插管20,其定位于注射针14之外,充当注射针14的套筒。注射针14的尖端,或称前端,在插管的前端之外延伸。注射针14的尖端最好是斜削的,以防止当注射针插入患者时把患者的组织抠掉。导液管16进而包括一附接于插管20的远端,或称后端,连接套22。外壳12的前端包括一前校直件24,它的轮廓被设置成与连接套22相配对,并在导液管被插入患者之内待用之前以可拆卸的方式把导液管16及其相关联的套22保持于摩擦配合状态。
指握凸纹部,总体上由26a和26b标示,形成于外壳12的朝前端25的对侧。凸纹部26a和26b的轮廓被设计成可允许医生或其他健康护理专业人员能舒适地在装置10的朝前端附近握持装置10,且优选地是握持于医生在使用此类装置时惯用的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凸纹部28a和28b形成于外壳的朝前端25之上,在指握凸纹部26a和26b的前面,其用于把保护帽18保持在装置之上,最好与形成于中空帽18的内表面之上的持留槽30形成卡合配合。保护帽18从外壳的前端25向前延伸以便在装置10使用之前包围并保护注射针14。
现在参照图2A,外壳12的朝前端或前端被以更细节地示明。外壳的前端25有一形成于其中的轴向孔32。轴向孔32的尺寸被做成可承接前校直件24。前校直件24通过摩擦作用紧密地配合在轴向孔32的朝前部分之内。校直件在轴向孔32的前部之内的定位可通过环氧树脂或者超声熔接来进一步加固。校直件24通常是圆筒状的,并有一圆筒状的轴向孔38。轴向孔38有一直径缩小的部分40,其提供了一适于容纳注射针14的开口。直径缩小的部分40还提供了一环形内表面42,它充当压缩弹簧44的朝前端的抵靠部。
前校直件24的后端,或称朝后端,与贯穿于外壳12的朝前端25的轴向开口的一直径缩小的部分34相毗连。在外壳12的朝前端25之内的轴向孔32的直径缩小部分34中紧密地持留着一注射针持留元件36。注射针持留元件36的朝前端紧靠着前校直件24的朝后端,注射针持留元件36的朝后端设置有一总体上用45标示的碰锁装置。碰锁装置优选地设置有诸多以46标示的碰锁突起或者带钩的指状件,它们形成于注射针持留件的后端。指状件46从注射针持留件36的后端延伸进入一位于直径增大的圆筒部分33和外壳12的直径缩小的前部之间的连接处25a的外壳12的内部的向外斜削部分。圆筒向后延伸经过外壳12的剩余长度。碰锁突起,或称带钩的指状件46,更特定地说是在其端部有与其一体成形的钩子56。钩子56呈径向向内延伸以便把注射针保持定位,这随后将进一步描述。在这一优选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四个指状件,如图3中所示,但根据装置的尺寸大小,弹簧44的性质及其他的明显的变量,可以采用更多或更少的碰锁突起。
注射针保持件36是中空的,以容纳注射针14和包绕于其外的弹簧44。显然,注射针保持件的轴向孔,或称空区,与前校直件24的轴向孔,或称开口,是相一致地延伸的,以容纳注射针14和相关联的弹簧44。注射针的结构包括注射针14以及一附接于其上的直径增大的头部50。注射针的头部50充当一与碰锁突起,或称指状件46,协同操作的碰锁件。注射针头部50包括一具有环形朝前表面52的扩大部分,它为弹簧44的后端提供了一个抵靠部55,抵靠部55与前校直件24上的抵靠部42一起压缩弹簧。注射针头部50包括另一抵靠部表面57,它形成一保持与钩子56或指状件46紧靠着的凸缘或边缘。这样,弹簧44就被保持压缩于注射针头部50的朝前表面52和前校直件24的朝后内表面42之间,倾向于把注射针推向装置的后部。
图3的分解视图最佳地示明了注射针持留件36,注射针头部50,注射针14以及弹簧44的协同操作关系。如前面所讨论的,注射针持留元件36包括其终端有钩子56的朝后延伸的指状件或者碰锁突起46。指状件46最好是柔性的,以允许它们向外运动从而使碰锁突起释放注射针头部50上的相协同的碰锁抵靠部57。而且显然,当要把指状件向外运动以释放注射针头部时,指状件将可以被折断。钩子56提供了一配合表面60,它径向延伸进入轴向孔38以便与注射针头部50的抵靠部表面57相配合。
应该意识到的是,当指状件46变形或者呈径向地向外折曲,那么钩子56的配合表面60将被移离与注射针头部50的抵靠部表面57紧靠的位置。这样,弹簧44压向注射针头部50的朝前表面53上的压缩力即迅速地推压注射针头部50,从而推压注射针14朝着装置的后部向后推进。再次参照图2A,一促动件64以可滑动的方式定位于外壳12的圆筒33之内以便解除碰锁结构的配合状态,从而释放注射针头部50,进而使注射针完全回缩到装置之中。
促动件64的朝前端64a被做成某种轮廓或被做成楔状,用于与钩子56的做成楔状的协作表面58相配对,以便把指状件46扩展开来从而释放碰锁结构。更特定地,促动件64优选地有一斜削的朝前端66,当促动件在外壳12的圆筒33之中被向前推压时,它以互补的方式与钩子56的倾斜面58相配合。促动件64的朝前运动导致指状件46通过折曲或断裂向外径向扩展,从而释放注射针头部。当注射针头部被释放时,注射针被弹簧向后推压通过促动件64的朝前端上的一个孔70。
一个O型环74被保持于绕着促动件的一环形凹部之内,它在促动件和圆筒33的内部之间呈滑动配合。O型环的设置使孔70能保持与注射针头部对齐,以使注射针能毫无阻碍地回缩。作为替代,促动件也可被做成套合在圆筒之中,并通过整体的滑动密封来保持对齐。
注射针持留元件36的一个替代实施例示于图4中,其中与图3中所示的元件相似的元件用同样的标示数字表示,但在其上加撇号“’”。碰锁突起和指状件46’与注射针持留元件36’的钩子56’有效地接合在一起形成一在其顶端或后端上有一圆形开口的环形碰锁件。持留元件设置有V-型纵向凹槽47,它在外面朝着后端延伸以便利促动件把碰锁表面58’裂开。钩子表面56’的配合表面60’在注射针持留元件36’内形成一连续的边缘,以增强其与注射针头部配合的牢固性。连续的边缘与注射针头部的朝后边缘互相密封,从而使液体无法进入注射针腔内。再者,一呈径向突出的台肩49绕着注射针持留元件36’的外部形成,用以紧靠管心针外壳内部的互补的凸纹部(未示出),用以固紧注射针持留元件以防止它被压缩弹簧的伸张力向后推进。当促动件64的斜削端被足够的力挤向钩子表面56’的倾斜表面58’上时,其在钩子表面56’上所形成的向外辐射的力把保持件的碰锁端沿着凹槽47裂开,以使保持件的保持端或碰锁端断开。更特定地,施加于促动件上的进一步压力强迫碰锁通过向外折曲形成沿着凹槽47分离开来的片段而径向向外变形,或者通过把碰锁端的分离开来的片段折断来释放注射针头部。
在把管心针和导液管插入患者之前,以及在插入时,促动件64保持在一固定的位置,因此注射针并不会过早地回缩。最好,促动件64被持留在圆筒内的第一或者朝后的位置上,从而促动件的后端从圆筒33的后部突出,如图1及图2B中所示。再者,在注射针回缩到装置内之后,促动件最好仍保持锁定状态并保留在它于圆筒中的第二或朝前的位置,以防止接触到弄脏的或使用过的注射针。这两个目标通过设置于装置的朝后端的双位锁定装置来实现,如图2B中的放大图所最清楚地示明的一样。
外壳25的后端有一开口端用以在组装此装置时把促动件64承接于圆筒33之内。在促动件64上有一第一锁定突起部76,它从促动件64的外部向外延伸,呈凸缘状或齿状。第一锁定突起部76稍向圆筒的内部直径之外延伸并于其上有一朝前的倾斜表面,以允许突起部76可被压迫或推压并卡合到形成于圆筒的内部表面之上的环绕的凹槽78之内。一边缘80形成于圆筒的内部并朝着介于凹槽78和圆筒33的开口端之间的开口端。第二锁定突起部84绕着促动件64的圆周形成于促动件的外部。第二锁定突起部84位于第一锁定突起部的后面。当促动件在组装管心针的过程中被定位于圆筒33之内时,边缘80被卡在第一锁定突起部76的后表面和第二锁定突起部84的朝前表面之间。这样,促动件因而被保持在圆筒内的第一固定位置以使装置可供导液管插入的最初的使用。
第二锁定突起部84的朝前表面84a呈一定角度或斜坡以与边缘80的互补的呈一定角度的朝后表面80a相匹配。在注射针回缩的促动过程中,促动件在圆筒33内部被足够的力向前推进,并借助相互作用于凸缘80和第二锁定突起部84呈一定角度的表面之间的径向变形力,使第二锁定突起部84进入圆筒33之中。促动件在圆筒中连续的朝前运动最终因为外壳12的朝后端与形成于促动件64的后头部的环形止挡部86紧靠而停止下来。换言之,当促动件64被朝前推进圆筒33内时,第二锁定突起部卡在凹槽78之中,从而制造了一个完全可以听得到和触觉得到的表明注射针已经回缩的感觉。这样,医生并不需为了确认注射针是否已经回缩而观察管心针12。
实现回缩所需的力是足够的大,以使非预期的过早回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然而也是足够的小,以便让普通人员用一只手即可实现回缩。再参照图1,注射针14的回缩最好是通过把促动件64的扩大头部或阻挡部86向着手掌按压来实现的。如前面所述的,在使用时管心针的朝前端是被撑持于占优势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指之间的,此时管心针的后部与手掌对齐。为了实现回缩,医生仅需在保持着对管心针的正常握持的情况下把握持的拇指和食指朝向手掌屈曲即可。这样,医生不必为了使管心针处于注射针回缩的状态,或者为得到安全装置已被促动的确证而从照料已插入的导液管上分散注意力。作为替代,注射针的回缩可以通过其他的以既定的促动压力施加到促动件64的向后突出的头部的技术来实现。
当促动件64已经移去碰锁突起或指状件以打开或释放注射针头部的碰锁表面时,注射针即被释放回缩。当注射针头部被释放之后,弹簧把注射针头部以及附接着的注射针推进或弹射进圆筒之内,且特定地是进入促动件64的空腔72之内。当然,装置的尺寸被设置成可允许注射针的全长被承接于装置之内,以便在注射针回缩之后,任何一部分都不会从前校直件24中突出来。
一出口栓90定位于促动件64的后端开口处,并适于密封腔室72的后端。出口栓最好是用弹性的多孔材料做成,它允许空气在血液回流时从腔室72中逃逸出来。出口栓90最好应适于在湿润时即被阻塞,以便防止血液从管心针的后端泄漏出来。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只要腔室72的体积足够大,以致血液回流并不会由于血液流入时腔室的体积减少而在腔室中形成的反压力被显著地阻碍,那么腔室72的后端即可用固体密封件来密封。外壳12和促动件64最好是透明的,以允许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观察到血液的回流。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熟练人员来讲,显然可以对此处所揭露的装置进一步进行添加或修改。再者,此处所用的术语和表达是被用作描述的术语的,并不具有局限性。在使用这些术语和表达时,没有任何意图排除任何在此所示的或所述描述及图示的特征及其组成部分的对等物。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仍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修改。
权利要求
1.用于静脉注射导液管插入的装置,上述装置有一外壳,外壳的前端设置有一个注射针结构,有一注射针从外壳的前端延伸以支持和导引导液管插管,上述装置的特征在于一个位于外壳之中的弹簧,用以给注射针施加一压力以把注射针推进外壳之内;一个注射针持留元件,用于以可释放的方式逆弹簧的压力把注射针持留在它从外壳延伸出来的位置上;一个定位于外壳之中的促动件,其有一在外壳的后端之外延伸的柱塞端部,促动件可通过柱塞端部朝着外壳的前端移动,以便响应一施加在柱塞促动件之上的既定压力而释放注射针持留元件,从而注射针被弹簧压迫推进外壳之中;以及外壳有一位于外壳内的腔室,在注射针被弹簧压迫推进外壳中之后,用以承接并容纳注射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持留元件有碰锁突起,用以与注射针结构相啮合,促动件是可移动的,以便与碰锁突起相啮合,从而释放注射釬持留元件以便把注射针回缩到外壳之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装置,其中,促动件释放碰锁件,使它不再抵抗弹簧向外壳内推移针的作用保持住注射针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有管心针(12)的导液管插入装置(10),从管心针(12)延伸出一注射针(14)。一种导液管(16),它有一包围着注射针(14)的插管(20),以及一由管心针(12)前端的校直件(24)支持着的连接套(22)。一个向注射针(14)施加一向后压力的弹簧(44)。一带有可释放的碰锁装置的注射针持留件(14),它定位于管心针(12)之内,用以抵抗弹簧(44)朝后的压力并把注射针保持在延伸的位置。在把导液管(16)插入患者的血管之后,对从管心针(12)的后端突出的促动件(64)施加一既定的压力。促动件(64)释放碰锁装置,而注射针(44)则被弹簧(44)推压,从而永久性地保留在管心针(12)的内腔(72)之中。
文档编号A61M5/32GK1181024SQ95197813
公开日1998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7日
发明者M·S·博蒂查, T·S·哈尔斯塞 申请人:Mdc投资控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