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子宫颈管内壁切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611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控子宫颈管内壁切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妇科医疗手术器械,是用于次全宫切割手术中的环状切割器。
中国黄石冶钢集团公司医院曾于95年3月9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一种“电动宫颈内壁环切器”,该环切器主要由与电机转轴连为一体的尾杆、环状刀体、引导杆、内、外定位针等构成,虽然较好地避免了过去次全宫切除术中全凭术者经验和操作技巧来完成手术之不足,但近期临床实践证明,其结构设计尚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引导杆固定在切刀中心,随切刀旋转并随切割操作向腹腔方向推进,在术中若掌握不好有进入腹腔损伤脏器之虞;二是切割完毕后,由于电机惯性旋转,术者不能立即阻止切刀继续动作,此时,切刀在档板上切割所产生的切屑落入腹腔内,使患者术后不适或产生并发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使手术更为安全可靠的电控电子宫颈管内壁切割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在“电动宫颈内壁环切器”的基础上作如下改进(1)将环切刀的引导杆固定于外定位针中心,并插入管状切刀杆内,(2)增加一套电控系统,该系统配有指示灯、固定在电机一端壳体上并由电控系统指令其在转轴上开合的微型电刹,继电器等。
本实用新型经如上改进后,一是手术过程中当切刀向腹腔方向前进作宫颈管内壁环切时,引导杆实际是向后延伸,完全排除了引导杆进入腹腔损伤脏器的可能,增加了手术中患者的安全性;二是增加的电控系统,当切割完成切刀与档板上的金属块接触后,导通电流指示灯起亮,同时切断电源,停止切割动作,电刹立即夹紧电机转轴,以阻止切断电源后电机的惯性旋转。避免切刀继续切在档板上产生切屑落入腹腔内。减少患者术后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是
图1中电控系统电气原理方框图;图3是
图1中电控系统电路图。
图1中环切刀由环形切刀体1、管状切刀杆4、尾杆5和固定在外定位针2中心并插入切刀杆4内的导向杆3组成,尾杆5通过电机驱动并带动切刀旋转,在环切刀的前端设有档板8,内定位针座10和内位针7,止动螺丝9,在档板8上嵌入金属块11,在其外侧固定有一拉勾6,在金属块11上接有一如图2所示的电控系统。
图3示出电控系统电路图。由变压器、二极管D1-D4、C1,C2,硅稳压二极管D2,三端稳压器W等组成的整流滤波及稳压电源电路,提供12-24V稳压电源,当切割完成,切刀与档板上嵌入的金属板11接触时,相当于图3中开关K导通,与此同时,发光二极管D起亮,继电器J执行断电,电刹RL夹紧电机转轴,阻止切刀继续旋转。
使用本实用新型手术时,首先将导向杆插入患者子宫颈管内,以保持宫颈处正中位,并引导定位针不偏斜地刺入宫颈外口,然后将内定位针从宫颈内口套进,根据不同病例被保留宫颈的长度,用止动螺丝旋入导向杆,使宫颈内、外定位针联为一体,手指套住拉勾,以克服电机转动时向腹部的推力,开动电动装置旋转环切刀,当切割完成切刀与档板接触时,导通电流,指示灯起亮,继电器、电刹迅速克服切刀惯性旋转,手术完成。
本实用新型临床使用证明,除了手术便捷、切口光滑、均匀、完整外,还大大地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效果十分令人满意。
权利要求一种妇科手术中使用的子宫颈管内壁切割器,它包括环形刀体(1)、由电机驱动并带动刀体旋转的尾杆(4)、保持手术时宫颈处正中位的引导杆(3)以及使宫颈内、外口固定并联为一体的内定位针(7)和外定位针(2),其特征在于引导杆(3)固定于外定位针(2)的中心并插入管状切刀杆(4)内,所设置的电控系统由能提供12-24V的稳压电源、指示灯、继电器、电刹等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妇科手术中使用的子宫颈管内壁环切器,它是在环切刀的尾杆上加装电动装置,环切刀的前端和引导杆上装有固定宫颈内、外口的内外定位针和一套电控系统,该切割器使手术便捷、切口光滑、均匀、完整,十分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B17/00GK2234760SQ9522290
公开日1996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9日
发明者曹德泉 申请人:曹德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