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气法人工呼吸防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841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吹气法人工呼吸防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人工呼吸的医疗器械。
目前,虽然已有很多种类的人工呼吸器械,但是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由于其简便易行,能够迅速实行,所以仍然是心肺复苏术中人工呼吸的重要方法。因面在所有关于心肺复苏的著作文献中,都毫无例外地要提到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
可是口对口吹气这种人工呼吸方法的突出缺点就是需要抢救者用自己的嘴直接接触患者的嘴。这显然不卫生。尤其是对那些传染病患者实行这种被称为“生命之吻”的抢救方法,抢救者就要冒被传染的危险。其次,抢救者嘴直接对着患者嘴吹气实行起来也不方便。为了克服上述弊端,发明者将口对口吹气改为通过一种专用器械向患者肺内吹气。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设计的专门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为一名为吹气管1的管状物。使用时将吹气管1的一端插入患者口腔,抢救者则从另一端向患者肺内吹气。另外,还有一个套在吹气管外周,可将患者的嘴和抢救者的嘴隔开的名叫隔档板2的片状物。
使用该实用新型后,抢救者嘴不用接触患者的嘴也可以有效地、方便地向患者肺内吹气。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立体图。吹气管1为一断面呈椭园形,长约4厘米的管状物。隔档板2为一椭圆形,中心有一个和吹气管外周相同的椭圆形孔的质地柔软的塑料片。隔档板2套在吹气管1外周,并且和吹气管1粘贴在一起。
图2为实施例2的机械图。
吹气管1为一长约3-5厘米的管状物。横截面为圆形,也可做成非正圆形。隔档板2接触患者嘴的一面为一内深外浅,中心有孔,可套在吹气管1外周的曲面片状物。隔断板2可用塑料等较硬的材料制作。隔档板2接触患者口周围的曲面上粘贴了一层厚约1.5厘米的海棉或其它柔软而有弹性的材料。这层柔软材料可使隔档板更紧密地贴在患者嘴的周围,起到防止吹气时从患者口周向外漏气的作用。
隔档板2两端各有一个小孔。其用途是在搬来囊式简易呼吸器或人工呼吸机后,用一条带子穿入孔内,绕过患后脑勺,再穿入另一端的孔内,这样就可将吹气法人工呼吸防护器固定在患者嘴巴上。这时,囊式简易呼吸器或人工呼吸机就可通过与吹气法人工呼吸器连通后进行人工呼吸。这样,吹气法人工呼吸防护器就增添了一项功能,即不用进行复杂的气管插管术,通过吹气法人工呼吸防护器就可使用囊式简易呼吸器或人工呼吸机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
权利要求1.吹气法人工呼吸防护器是一种用于吹气法人工呼吸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由一管状的吹气管1和一个套在吹气管2外周,可紧贴在患者嘴上的片状物隔档板2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人工呼吸的医疗器械。基本结构为一短管形吹气管(1)和一个可套在吹气管外周将患者嘴和抢救者嘴隔开的名为隔挡板(2)的片状物。使用该器械后,抢救者嘴不用直接接触患者嘴就可以对患者进行吹气法人工呼吸。
文档编号A61M16/00GK2386833SQ97225000
公开日2000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日
发明者田智华 申请人:田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