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弹性固定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984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弹性固定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对骨折起固定作用的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弹性固定钢板。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对骨折起固定作用的钢板大致可分单侧普通钢板、单侧加压钢板两类。这两类钢板都属于平板式钢板,虽然对骨折暂时起到固定作用,但仍存在如下不足1、强度不足,即对骨折局部存在的折弯力、剪力、旋扭力等有害应力不能完全控制;2、单侧植入,钢板对侧仍存在较大的张应力,不利于骨愈合;3、创伤大,特别平板盖压损害了钢板侧骨外膜的血供和骨结构,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发生去除钢板后再骨折的严重后果,特别加压钢板这一缺点更为突出,后期有明显的应力遮挡,常引发骨质疏松,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临床上提供一种对骨折固定牢、力学性能好、操作简便、实用、且创伤小的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弹性固定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弹性固定钢板,它主要包括有钢板、位于钢板两侧与钢板连为一体的侧翼,其钢板为半圆柱形槽式钢板,两侧翼接触骨的内表面刻有纵向槽沟形成的纵向沟齿,钢板两侧缘呈锯齿状,其两端段齿尖向中段倾斜,中段齿呈直立状,钢板上设有固定螺钉的螺孔。
两侧翼两两成对共6-8对分布在钢板两侧,钢板、侧翼厚度均为3mm,侧翼宽为3mm,钢板上的螺孔分别位于其两端段,每端段有两个呈错位排列的螺孔,一端段螺孔为椭圆螺孔,另一端段为圆孔,侧翼长与钢板宽相等。
本实用新型利用槽式钢板抗折弯、强度大的性能,两边缘齿触骨,钢板中段和骨面之间有较大间隙,对骨面不产生平板盖压,不影响骨结构和血供;两侧缘齿接触骨面小,摩擦力大,具有较大的抗旋转能力和维护轴向持续加压作用,两端段螺钉使钢板紧贴骨,并有轴向加压作用,使固定更加牢靠;两侧翼可环抱骨围的2/3,起到拢骨、固定作用,不但完全控制了折弯、旋转、剪力等有害应力而且使加压为纯轴向加压,分散了集中在螺钉上的应力,既避免了螺钉的应力集中,又维护了骨折两断端间轴向压应力的传导和骨折的稳定,这正是骨折愈合需要的力学环境,钢板近端的螺孔为椭圆形,可允许螺钉纵向1mm微动,符合弹性固定的原理,有利于骨折愈合。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1、固定牢、抗折弯、抗旋转、抗剪应力能力强,并很好地维护了轴向压应力的力学环境,术后骨折稳定,可使骨折病人早期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2、操作简便、实用、创伤小、经济、宜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
图1的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图2、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要包括有钢板1、位于钢板两侧与钢板连为一体的侧翼3,其钢板1为半圆柱形槽式钢板,两侧翼3接触骨的内表面刻有纵向槽沟形成的纵向沟齿5,钢板1两侧缘呈锯齿状,其两端段齿尖4向中段倾斜,中段齿呈直立状,钢板1上设有固定螺钉2的螺孔6,两侧翼3两两成对共8对分布在钢板两侧;钢板1、侧翼3厚度均为3mm,侧翼宽为3mm,钢板上的螺孔分别位于其两端段,每端段有两个呈错位排列的螺孔,一端段螺孔为椭圆螺孔,另一端段为圆孔,侧翼长与钢板宽相等。
使用时,骨折解剖复位后,将钢板套植在长骨上,将钢板的中段正对骨折线或骨折段的中心,用夹紧钳将两侧翼相对夹弯紧抱在骨的外围,用三叉固定器将钢板紧贴骨外面抱紧,再将四根螺钉拧上,注意近侧端的两个钉在钉孔内靠近侧。
当骨折痊愈后,先拧出钢板上四个螺钉,用螺丝刀稍撬侧翼即可去除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弹性固定钢板,它主要包括有钢板(1)、位于钢板两侧与钢板连为一体的侧翼(3),其特征在于钢板(1)为半圆柱形槽式钢板,两侧翼(3)接触骨的内表面刻有纵向槽沟形成的纵向沟齿(5),钢板两侧缘呈锯齿状,其两端段齿尖(4)向中段倾斜,中段齿呈直立状,钢板(1)上设有固定螺钉(2)的螺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弹性固定钢板,其特征在于两侧翼两两成对共6-8对分布在钢板两侧,钢板(1)、侧翼(3)厚度均为3mm,侧翼(3)宽为3mm,钢板上的螺孔(6)分别位于其两端段,每端段有两个呈错位排列的螺孔,一端段螺孔为椭圆螺孔,另一端段为圆孔,侧翼长与钢板宽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接触半环抱槽式弹性固定钢板,它是在位于一半圆柱形的槽式钢板两侧连有侧翼,两侧翼接触骨的内表面刻有纵向槽沟形成的纵向沟齿,钢板两侧缘呈锯齿状,其两端段齿尖向中段倾斜,中段齿呈直立状,钢板上设有固定螺钉的螺孔,两侧翼两两成对共6—8对分布在钢板两侧;本钢板对骨折固定牢、抗折弯、抗旋转、抗剪应力强,术后骨折稳定,使病人早期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文档编号A61B17/80GK2383487SQ9923817
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3日
发明者张树桧 申请人:张树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