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外科治疗用装置,尤其是一种能促进外伤创面愈合的装置。
创面愈合问题是外科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一些经久不愈的创面,经常给医患带来痛苦。同为本发明人的专利982026145中公开了一种可以有效控制创面感染的装置,由创面包扎封闭装置、创面引流装置以及创面输入装置构成,可以在减少换药次数的情况下通过对创面充分引流,达到减少创面感染的效果。但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还有待改进,因为已知创面可以分泌多种促进创面愈合的生长因子,提高创面生长因子的浓度将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另外,现代生物技术已可获得大量生长因子,生长因子用于临床已获得成功。由于很多生长因子活性半衰期只有几小时或更少,这就要求有一个能持续运输释放的系统以保持延长生长因子作用于创伤细胞的时间,目前尚无理想的能达到此目的的系统。烧伤创面的治疗一直是令医生头疼的问题,大面积皮肤烧伤,皮肤失去了调节体温、防止细菌入侵、排泄废物等功能,常常会导致患者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表现中毒症状等,目前尚无理想的模拟皮肤功能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促进创面愈合的装置,该装置采用了膜分离技术,应用膜分离技术将创面分泌物适宜分离,提高创面生长因子的浓度,给创面提供一个湿性愈合环境,促进了创面愈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能持续运输释放生长因子,以保持延长生长因子作用于创伤细胞时间的理想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由分离膜1与封闭膜2及导管3构成,所述分离膜1与所述封闭膜2部分密合形成腔隙4,所述腔隙4内至少有一个导管3将所述腔隙4与腔外连通,所述导管3接负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另一个装置包括一个创面包扎装置;至少一个创面冲洗或引流用导管;一个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所述创面包扎装置为一种高分子无孔薄膜,所述高分子无孔薄膜的皮肤面设有自粘胶,所述高分子无孔薄膜的皮肤面还可设有一层多孔道支撑物,如医用泡沫样物或纱布,以使液体均匀散开;所述导管置入所述薄膜的皮肤面一侧并向创面开放;所述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为一种应用膜分离技术将创面引流物各成份适宜分离,然后再选择性回输给创面的系统。所述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液体输入或输出用蠕动泵或离心泵,至少一种膜分离组件。如所述膜分离组件有两件,一件是分离膜公称孔径为0.22μm或截留分子量为1000KD的膜分离组件15,另一件是分离膜截留分子量为300D或截留分子量5KD的膜分离组件16,所述两件膜分离组件串联,将所述两件膜分离组件所分离的中间范围内的物质回输给创面,即先将直径大于0.22μm或分子量大于1000KD的成份滤出,然后再将分子量小于300D或分子量小于5KD的成份滤出,最后将剩下的成份回输给创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应用了膜分离技术将创面引流物适宜分离,提高了创面生长因子的浓度,给创面提供了一个湿性愈合环境,故促进了创面愈合。本实用新型应用膜分离技术将细菌及分子量小于5KD的中小分子滤除,因创面中分子物质有些成分对组织有毒性作用,故既达到了减少感染机会,又减少了毒性中分子物质成分回吸收后对组织的毒性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创面输入装置对创面有目的地给药并冲洗,使创面保持清洁,减少感染机会,如果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或其它原因中毒症状,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膜分离技术以及将创面作为半透膜对机体进行透析,减轻患者中毒症状。本实用新型能持续运输释放生长因子以保持延长生长因子作用于创伤细胞的时间,即先将低浓度的生长因子持续缓慢输入创面,然后在将多余的水分由分离膜滤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感受器、压力感受器以及膜分离技术等,可以为创面提供一个模拟皮肤功能的装置,即调节体温、防止细菌入侵、排泄废物等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各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1所示的促进创面愈合的装置,由分离膜1与封闭膜2及导管3构成,所述分离膜1与所述封闭膜2部分密合形成腔隙4,所述腔隙4内有导管3将所述腔隙4与腔外连通,所述腔隙内可以有多个导管,作为冲洗或引流用,所述导管3接有负压装置。所述分离膜1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多孔膜,如醋酸纤维滤膜或聚四氟乙烯滤膜等。所述高分子分离膜截留分子量为300D或5000D,所述封闭膜2为高分子无孔薄膜,如聚乙烯无孔薄膜或聚氯乙烯无孔薄膜等,也可采用高分子多孔滤膜,如醋酸纤维滤膜或聚四氟乙烯滤膜等,其公称孔径可以与所述分离膜相同,也可不同。当所述封闭膜采用高分子材料多孔膜时,在使用时所述装置外还应以带自粘胶的医用高分子无孔薄膜封闭包扎。所述腔隙4内可填充有多孔道支撑物,以利于液体在腔隙内均匀散开及保持腔隙内负压力均匀。所述装置外周部分朝向皮肤面有粘胶,以利与皮肤粘贴。所述分离膜1的相对于所述腔隙外的表面还可设有至少一个导管5,所述导管5延长超出所述装置以外,所述导管5所在层面也可设有多孔道支撑物6,以利于液体在腔隙内均匀散开及保持腔隙内负压力均匀。所述多孔道支撑物可以是医用聚氨脂泡沫、医用聚乙烯醇泡沫、医用无纺纱布或医用脱脂棉纱布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
图2所示的促进创面愈合的装置是将
图1所示装置的所述分离膜与所述封闭膜密合形成数个腔隙7、腔隙8等,所述腔隙内可填充有多孔道支撑物,如医用聚氨脂泡沫、医用聚乙烯醇泡沫、医用无纺纱布或医用脱脂棉纱布等,以利于液体在腔隙内均匀散开及保持腔隙内负压力均匀。每个腔隙所对应的分离膜的公称孔径可以相同或不同,相同公称孔径的分离膜的腔隙相互联通成为一组,每组腔隙分别有各自导管7a及导管8a等通向腔外,每组腔隙可以有多个导管,作为冲洗或引流用。所述分离膜与所述封闭膜的所述密合处可为一透明区9,可直视膜下创面情况。如
图1或图2所示的促进创面愈合的装置在制造完成以后被封装在无菌包中。
图3所示的促进创面愈合的装置,包括一个创面包扎装置;置入所述包扎装置下面并向创面10开放的多个创面冲洗或引流用导管;一个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所述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为一种应用膜分离技术将创面引流物各成份适宜分离,然后再选择性回输给创面的系统。所述创面包扎装置可采用如
图1或图2所示的装置,通过所述分离膜1的进一步分离提纯,可使生长因子的浓度进一步提高。所述创面包扎装置也可仅为一种高分子无孔薄膜,如聚乙烯无孔薄膜或聚氯乙烯无孔薄膜等,所述薄膜的皮肤面设有自粘胶,其皮肤面可设有一层多孔道支撑物,如医用聚氨脂泡沫、医用聚乙烯醇泡沫、医用无纺纱布或医用脱脂棉纱布等,以使液体均匀散开,所述导管置入所述高分子无孔薄膜的皮肤面一侧并向创面开放。所述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包括控制所述导管内液体流动状况的电磁阀18A、电磁阀18B、电磁阀18C、电磁阀18D、电磁阀30、电磁阀31、创面引流液体输出或保持创面负压状态用的电动负压吸引装置17、将创面引流液体输入膜分离组件15用的蠕动泵或离心泵19、膜分离组件15、将膜分离组件15滤出液输入膜分离组件16的蠕动泵或离心泵20、膜分离组件16、将膜分离组件16浓缩液输入创面的蠕动泵或离心泵21、将膜分离组件16滤出液吸出的蠕动泵或离心泵24、将液源25的液体输入创面的蠕动泵或离心泵22以及将各组件连通的导管等;所述电磁阀18A及电磁阀18C设置在与所述腔隙4相通的导管上、所述电磁阀18B及电磁阀18D设置在与创面相通的导管上,并分别控制相应导管的通断情况。所述电磁阀30及电磁阀31设置在所述蠕动泵或离心泵19与所述膜分离组件15之间的导管上,并控制所述蠕动泵或离心泵19排出的液体排出系统外或输入所述膜分离组件15内。所述电动负压吸引装置17还配有集液瓶23及压力感受器,以保证系统内压力的准确控制;所述膜分离组件16与所述蠕动泵或离心泵21之间的导管通路上可以设有集液瓶29。所述集液瓶23与集液瓶29的瓶壁上可分别设有液面报警装置28及液面报警装置27,所述液面报警装置27或液面报警装置28可提示集液瓶内液体高度,并可依据液面高度的设定值来调控与之相对应的蠕动泵或离心泵的运行状态,如在所述集液瓶23壁上高度不等的两个位置上分别设有液面报警探头28A及液面报警探头28B,当液面达到所述液面报警探头28A位置时,所述液面报警探头28A发出一个信号,此时所述电动负压吸引装置17应停止工作,而所述蠕动泵或离心泵19开始工作,当所述集液瓶23内液面达到所述液面报警探头28B位置时,所述液面报警探头28B发出一个信号,提示所述集液瓶23内液体已达设定的最低标准,此时可依预先设置决定所述蠕动泵或离心泵19或所述电动负压吸引装置17的下一步运行状态。所述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配有温度感受器以及加温装置,温度感受器可以放置在创面内,以保证系统对创面冲洗液温度的控制;所述膜分离组件15的分离膜公称孔径为0.22μm或截留分子量为1000KD,所述膜分离组件16的分离膜截留分子量为300D或5KD,所述两件膜分离组件串联,即先将直径大于0.22μm或分子量大于1000KD的成份滤出,然后再将分子量小于300D或分子量小于5KD的成份滤出,最后将剩下的成份经蠕动泵21回输给创面。当然,所述膜分离组件15之前还可设有孔径大于所述膜分离组件15的分离膜孔径的过滤器,以滤除引流物中较大的坏死组织等。为了提高效果,可以将多个膜分离组件串联或并联,或将过滤液重复分离等。所述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还包括将所述压力感受器及所述负压吸引装置、所述电磁阀、所述蠕动泵或离心泵、所述温度感受器以及所述加温装置、所述液面报警装置、所述膜分离组件等容纳在一起的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调节器26。所述调节器26可以采用市场上销售的相应的单片机式工控集成电路,也可采用相应的工控计算机。所述调节器26可以通过导线17a、导线18a、导线19a、导线20a、导线21a、导线22a、导线24a、导线27a、导线28a、导线30a以及导线31a与上述各导线相对应的电气组件联系,调控其运行状态。由于控制上述各电气组件运行状态的电路市场上已有类似的集成电路销售,如单片机等,故在本实用新型中未给出具体电路。利用计算机技术则可使所述引流物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更高,并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设计程序。
虽然在附图及前面的描述中已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这都应被适当地视为是示意性和非限定性的。膜分离技术目前已较为普遍,在生物、医药、工业等领域都有应用。血液透析机也是应用膜分离的原理,但其在配套设施上已发展较为完善,自动化程度较高。分离膜材料及结构的发展也较为迅速,不断有新的分离膜被制造出来。所有以上公知的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都可以被适当应用。所有膜分离技术都会遇到膜污染及浓度极化所导致的分离率下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公知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被适当应用。希望所有属于本实用新型发明精神范畴内的改进和改变都能得到保护。
权利要求1.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分离膜(1)与封闭膜(2)及导管(3)构成,所述分离膜(1)与所述封闭膜(2)部分密合形成腔隙(4),所述腔隙(4)内至少有一个导管(3)将所述腔隙(4)与腔外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膜(1)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多孔膜,所述导管(3)接负压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分离膜截留分子量为5000D,所述封闭膜(2)为高分子无孔薄膜或高分子多孔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膜(1)与所述封闭膜(2)密合形成数个腔隙(7、8),每个腔隙所对应的分离膜的公称孔径可以不同,相同公称孔径的分离膜的腔隙相互联通成为一组,每组腔隙有各自至少一个导管通向腔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膜与所述封闭膜的所述密合处为一透明区(9),可直视膜下创面情况。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隙(4)内填充有多孔道支撑物,以利于液体在腔隙内均匀散开及保持腔隙内负压力均匀,所述装置外周部分朝向皮肤面有粘胶,以利与皮肤粘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腔隙外的所述分离膜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导管(5),所述导管(5)延长超出所述装置以外,所述导管(5)所在层面也可设有多孔道支撑物(6)。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道支撑物可以是医用聚氨脂泡沫、医用聚乙烯醇泡沫、医用无纺纱布或医用脱脂棉纱布中的任何一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制造完成以后被封装在无菌包中。
10.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创面包扎装置;至少一个创面冲洗或引流用导管;一个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所述导管将创面分泌物或冲洗液运输给所述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所述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为一种应用膜分离技术将创面引流物各成份适宜分离,然后再选择性回输给创面的系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创面包扎装置为一种高分子无孔薄膜,所述薄膜的皮肤面设有自粘胶,所述薄膜的皮肤面可设有一层多孔道支撑物,以使液体均匀散开,所述导管置入所述高分子无孔薄膜的皮肤面一侧并向创面开放,所述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液体输入或输出用蠕动泵或离心泵,至少一种膜分离组件。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创面包扎装置由高分子多孔分离膜(1)与高分子无孔薄膜(2)及导管(3)构成,所述分离膜(1)与所述无孔薄膜(2)部分密合形成腔隙(4),所述腔隙(4)内至少有一个导管(3)将所述腔隙(4)与腔外连通,相对于所述腔隙(4)外的所述分离膜(1)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导管(5),所述导管(5)延长超出所述装置以外。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组件有两件,一件是分离膜公称孔径为0.22μm或截留分子量为1000KD的膜分离组件(15),另一件是分离膜截留分子量为300D或截留分子量5KD的膜分离组件(16),所述两件膜分离组件串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包括控制所述导管内液体流动状况的电磁阀(18A、18B、18C、18D、30、31)、创面引流液体输出或保持创面负压状态用的电动负压吸引装置(17)、将创面引流液体输入膜分离组件(15)用的蠕动泵或离心泵(19)、膜分离组件(15)、将膜分离组件(15)滤出液输入膜分离组件(16)的蠕动泵或离心泵(20)、膜分离组件(16)、将膜分离组件(16)浓缩液输入创面的蠕动泵或离心泵(21)、将膜分离组件(16)滤出液吸出的蠕动泵或离心泵(24)、将液源(25)的液体输入创面的蠕动泵或离心泵(22)以及将各组件连通的导管;所述电动负压吸引装置(17)还配有集液瓶(23)及压力感受器,以保证系统内压力的准确控制;所述膜分离组件(16)与所述蠕动泵或离心泵(21)之间的导管通路上可以设有集液瓶(29),所述集液瓶(23)与集液瓶(29)的瓶壁上可分别设有液面报警装置(28)及液面报警装置(27),所述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配有温度感受器以及加温装置,温度感受器可以放置在创面内,以保证系统对创面冲洗液温度的控制;所述创面引流物处理系统还包括将所述电磁阀(18A、18B、18C、18D、30、31)、所述压力感受器及所述负压吸引装置(17)、所述蠕动泵或离心泵(19、20、21、22、24)、所述温度感受器及所述加温装置、所述集液瓶(23、29)、所述液面报警装置(27、28)及所述膜分离组件(15、16)容纳在一起的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调节器(26),以调节上述各电气组件的运行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26)可以采用市场上销售的相应的单片机式工控集成电路,也可采用相应的工控计算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装置,由分离膜与封闭膜及导管构成,所述分离膜与所述封闭膜部分密合形成腔隙,所述腔隙内至少有一个导管将所述腔隙与腔外连通,所述导管接负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装置包括一个创面包扎装置;至少一个创面冲洗或引流用导管;一个创面引流物膜分离处理系统。该装置应用膜分离技术将创面引流物适宜分离,提高创面生长因子的浓度,给创面提供一个湿性愈合环境,促进了创面愈合。
文档编号A61B17/00GK2396778SQ9924891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9日
发明者姜宪委 申请人:姜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