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0002] 人的头发旺盛与否,代表着人的精神面貌与气血之盛衰。引起脱发的因素有很多, 如患有伤寒、肺炎、痢疾、贫血或癌症的患者易引起脱发,还有脂溢性皮炎、剥脱性皮炎、红 斑狼疮等皮肤病也会引起脱发,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紊乱,或营养不良或辐射均会引 起脱发。
[0003] 脱发可分为暂时性脱发和永久性脱发两类。因各种病变所造成的脱发,如秃发性 毛囊炎是属于永久性脱发。如果毛囊结构并未遭到破坏,致使由于局部神经功能发生障碍, 毛囊乳头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引起的脱发,经过治疗新发可以再生,称之为暂时性脱 发。
[0004] 斑秃又叫圆形脱发,俗称鬼剃头,用来形容短时间内,头发不明原因的大量脱落, 形成边界整齐大小不等的脱发斑。患者经常不自知,在理发时或者被别人发现。中医称之 为油风、鬼舔头,以头部发生圆形、椭圆形、非炎症性、非瘢痕性的突然脱发,边界清晰,脱发 区头皮光滑为特点,属于暂时性脱发症。
[0005] 长久以来西医对于脱发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一些激素类的药物虽然有一定效 果,但是毒副作用大,停药后又复发可能,另外现在西医为病人提供植发手术,但是该方法 病人痛苦大,并且并没有任何治疗效果,只能在外观上改变。
[0006] 中国专利CN102125647B公开了一种治疗脱发的中药,该中药以椿树皮、柏子仁、 万年青、猪苦胆、棉籽油和核桃油为原料药制成,只能生发却不能防治脱发,治标不治本,一 段时间后很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汤 剂,该中药汤剂以益气补血润燥,祛风生发为治疗原则,标本兼顾治疗斑秃。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汤剂,其原 料药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0009] 生芪25?40份 红参18?20份 阿胶18?25份 炒白芍20?30份 制首乌28?34份 羌活5?12份 荆芥10?15份 熟地8?13份 升麻6?15份 灸甘草8?15份 大枣8?12颗 艾?ι|·10?1.5份
[0010] 上述原料药用水小火煎煮25?35分钟,滤去药渣得到中药汤剂,每日早晚各服用 一次。
[0011] 用药期间忌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本发明以内服汤剂治疗斑秃,从病根入手,益气补血润燥,祛风生发为治疗原则, 在促生新发的同时调理患者体内阴阳平衡,强壮气血,标本兼顾治疗斑秃。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1
[0015] 生芪40g,红参20g,阿胶25g,炒白芍30g,制首乌34g,羌活12g,荆芥15g,熟地 13g,升麻15g,灸甘草15g,大赛12颗,艾叶15g。
[0016] 实施例2
[0017] 生芪25g,红参18g,阿胶18g,炒白芍20g,制首乌28g,羌活5g,荆芥10g,熟地8g, 升麻6g,灸甘草8g,大赛8颗,艾叶10g。
[0018] 实施例3
[0019] 生芪30g,红参20g,阿胶20g,炒白芍30g,制首乌30g,羌活10g,荆芥10g,熟地 l〇g,升麻l〇g,灸甘草l〇g,大赛10颗,艾叶l〇g。
[0020] 实施例4,病例
[0021] 宁某,男,27岁,3年前某天晨起发现枕头上有很多脱发,头部多处有脱发现象,多 方求治未见效,患者脱发头皮处光滑细腻,毛囊已经萎缩,诊断为斑秃。开实施例1的处方, 服用1个月后,脱发处有绒毛状新发生出,然后调整剂量为实施例3的处方,继续服用3个 月,所生新发由褐色绒毛渐变黑变粗,最终于旧发融为一片,斑秃痊愈。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生芪25?40份 红参18?20份 阿胶18?25份 炒白芍20?30份 制首乌28?34份 羌活5?12份 〇 荆芥10?15份 熟地8?13份 升麻6?15份 灸甘草8?15份 大枣8?12颗 艾叶10?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药用水小 火煎煮25?35分钟,滤去药渣得到中药汤剂,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服药期间忌辛辣刺 激油腻的食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其原料药包括:生芪,红参,阿胶,炒白芍,制首乌,羌活,荆芥,熟地,升麻,灸甘草,大枣和艾叶。本发明以内服汤剂治疗斑秃,从病根入手,益气补血润燥,祛风生发为治疗原则,在促生新发的同时调理患者体内阴阳平衡,强壮气血,标本兼顾治疗斑秃。
【IPC分类】A61P17-14, A61K35-36, A61K36-804
【公开号】CN104606349
【申请号】CN201510108480
【发明人】杨风英
【申请人】杨风英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