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操控的氧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氧舱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脑操控的氧舱。
【背景技术】
[0002]高压氧是医学上利用高压的氧气达成保健治疗目的的技术,其让使用者在加压的环境下吸收纯氧一段时间,可增加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改善体内缺氧。
[0003]公知高压氧舱主要具有舱体、舱门及设置于该舱体内外的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压力系统及供氧系统。该舱体内的使用者或该舱体外的操作人员可借助舱体内或外的控制系统进行压力、时间等参数设定,以控制压力系统及供氧系统进行加压、泄压及供给氧气等运作,并借助该供氧系统提供氧气予该舱体内的使用者,以进行加压、稳压下供氧、泄压的高压氧程序。但目前高压氧舱的控制系统存在控制精度差,加压、减压过程不平稳,压力波动大的问题。并且高压氧舱内氧浓度高,遇到电火花,易引发爆燃性火灾,造成舱毁人亡的后果。当空气湿度多70%可避免静电的产生。因此,怎样保证舱内湿度,就成为消除静电的关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程度高、控制平稳准确、电脑操控的氧舱。
[000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脑操控的氧舱,包括触摸屏工控一体机、PLC可编程控制器、舱体、用于向舱体内充入湿气的加湿除静电装置、用于向舱体内充入氧气的加氧装置、用于将舱体内的氧气排出舱体的排氧装置、用于调节舱体内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以及用于检测舱体内部状态的监控装置,所述的加湿除静电装置的湿气排出管连通舱体的内部空间,所述的加氧装置包括气源,气源的输气管连通舱体的内部空间,且位于舱体外部的输气管上沿气体的流向依次安装有加压控制角座阀和加压电动比例阀,所述的排氧装置包括连通舱体内部空间的排气管,且位于舱体外部的排气管上沿气体的流向依次安装有减压电动比例阀和减压控制角座阀,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舱体内部的空调内机和与空调内机连接、设置于舱体外的空调外机,所述的监控装置包括设置于舱体内的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测氧仪,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测氧仪分别连接信号采集模块,所述的加湿除静电装置、加压控制角座阀、加压电动比例阀、减压电动比例阀、减压控制角座阀、空调外机和信号采集模块分别与PLC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RS485通讯线路连接触摸屏工控一体机。
[0006]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测氧仪将各自的物理量经过传感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到信号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经过Σ-Δ计算将处理完的结果发送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与触摸屏工控一体机通过RS485通讯交换数据。工作时,触摸屏工控一体机根据组态软件设定好的压力、温度、湿度、氧浓度等工作参数发送指令和数据到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根据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实时压力数据,经过PID运算,输出控制信号到加压控制角座阀和加压电动比例阀或减压电动比例阀和减压控制角座阀控制加压减压过程,保证加压减压过程平稳准确,减小压力波动;根据采集到的实时温度信号,经过计算输出控制信号到空调外机适时启动空调保持舱内温度在设定范围;根据采集到的实时湿度信号,经过计算输出控制信号到加湿除静电装置,时刻保持舱内湿度在设定范围,消除产生静电的隐患;根据采集到的实时氧浓度信号,经过PID计算输出控制信号到加压控制角座阀和加压电动比例阀或减压电动比例阀和减压控制角座阀控制氧舱加压减压。实现洗舱过程,保证氧舱氧浓度在要求的范围内。
[0007]所述的舱体上设置有应急泄压角座阀,应急泄压角座阀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泄压。
[0008]所述的舱体上设置有安全阀。
[0009]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0]本发明监控参数种类全,自动化控制程度高,控制过程平稳准确,参数波动小,保证了氧舱的压力、温度、湿度、氧浓度始终位于设定范围内,保证了患者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PLC可编程控制器,2-加压控制角座阀,3-加压电动比例阀,4_气源,5_加湿除静电装置,6-应急泄压角座阀,7-安全阀,8-压力传感器,9-减压电动比例阀,10-湿度传感器,11-减压控制角座阀,12-空调外机,13-温度传感器,14-测氧仪,15-信号采集模块,16-触摸屏工控一体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4]如图1所示,一种电脑操控的氧舱,包括触摸屏工控一体机16、PLC可编程控制器1、舱体、用于向舱体内充入湿气的加湿除静电装置5、用于向舱体内充入氧气的加氧装置、用于将舱体内的氧气排出舱体的排氧装置、用于调节舱体内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以及用于检测舱体内部状态的监控装置,所述的加湿除静电装置5的湿气排出管连通舱体的内部空间,所述的加氧装置包括气源4,气源4的输气管连通舱体的内部空间,且位于舱体外部的输气管上沿气体的流向依次安装有加压控制角座阀2和加压电动比例阀3,所述的排氧装置包括连通舱体内部空间的排气管,且位于舱体外部的排气管上沿气体的流向依次安装有减压电动比例阀9和减压控制角座阀11,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舱体内部的空调内机和与空调内机连接、设置于舱体外的空调外机12,所述的监控装置包括设置于舱体内的压力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3和测氧仪14,压力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3和测氧仪14分别连接信号采集模块15,所述的加湿除静电装置5、加压控制角座阀2、加压电动比例阀3、减压电动比例阀9、减压控制角座阀11、空调外机12和信号采集模块15分别与PLC可编程控制器I电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I通过RS485通讯线路连接触摸屏工控一体机16。
[0015]压力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3和测氧仪14将各自的物理量经过传感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到信号采集模块15,信号采集模块15经过Σ-Δ计算将处理完的结果发送给PLC可编程控制器1,PLC可编程控制器I与触摸屏工控一体机16通过RS485通讯交换数据。工作时,触摸屏工控一体机16根据组态软件设定好的压力、温度、湿度、氧浓度等工作参数发送指令和数据到PLC可编程控制器I,PLC可编程控制器I根据信号采集模块15采集到的实时压力数据,经过PID运算,输出控制信号到加压控制角座阀2和加压电动比例阀3或减压电动比例阀9和减压控制角座阀11控制加压减压过程,保证加压减压过程平稳准确,减小压力波动;根据采集到的实时温度信号,经过计算输出控制信号到空调外机12适时启动空调保持舱内温度在设定范围;根据采集到的实时湿度信号,经过计算输出控制信号到加湿除静电装置5,时刻保持舱内湿度在设定范围,消除产生静电的隐患;根据采集到的实时氧浓度信号,经过PID计算输出控制信号到加压控制角座阀2和加压电动比例阀3或减压电动比例阀9和减压控制角座阀11控制氧舱加压减压。实现洗舱过程,保证氧舱氧浓度在要求的范围内。
[0016]所述的舱体上设置有应急泄压角座阀6,应急泄压角座阀6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泄压。
[0017]所述的舱体上设置有安全阀7。
【主权项】
1.一种电脑操控的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工控一体机(16)、PLC可编程控制器(I)、舱体、用于向舱体内充入湿气的加湿除静电装置(5)、用于向舱体内充入氧气的加氧装置、用于将舱体内的氧气排出舱体的排氧装置、用于调节舱体内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以及用于检测舱体内部状态的监控装置,所述的加湿除静电装置(5)的湿气排出管连通舱体的内部空间,所述的加氧装置包括气源(4),气源(4)的输气管连通舱体的内部空间,且位于舱体外部的输气管上沿气体的流向依次安装有加压控制角座阀(2)和加压电动比例阀(3),所述的排氧装置包括连通舱体内部空间的排气管,且位于舱体外部的排气管上沿气体的流向依次安装有减压电动比例阀(9)和减压控制角座阀(11),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舱体内部的空调内机和与空调内机连接、设置于舱体外的空调外机(12),所述的监控装置包括设置于舱体内的压力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3)和测氧仪(14),压力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3)和测氧仪(14)分别连接信号采集模块(15),所述的加湿除静电装置(5)、加压控制角座阀(2)、加压电动比例阀(3)、减压电动比例阀(9)、减压控制角座阀(11)、空调外机(12)和信号采集模块(15)分别与PLC可编程控制器(I)电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I)通过RS485通讯线路连接触摸屏工控一体机(16) 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操控的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体上设置有应急泄压角座阀(6),应急泄压角座阀(6)与控制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操控的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体上设置有安全阀(7)。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脑操控的氧舱,包括触摸屏工控一体机、PLC可编程控制器、舱体、用于向舱体内充入湿气的加湿除静电装置、用于向舱体内充入氧气的加氧装置、用于将舱体内的氧气排出舱体的排氧装置、用于调节舱体内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以及用于检测舱体内部状态的监控装置,加湿除静电装置、加氧装置、排氧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和监控装置均与PLC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PLC可编程控制器通过RS485通讯线路连接触摸屏工控一体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监控参数种类全,自动化控制程度高,控制过程平稳准确,参数波动小,保证了氧舱的压力、温度、湿度、氧浓度始终位于设定范围内,保证了患者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性。
【IPC分类】A61G10/02
【公开号】CN105213139
【申请号】CN201510757526
【发明人】郭建, 王文爽
【申请人】烟台东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