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33856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流管,具体地说是一种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附件的不断完善,目前十二指肠镜技术(ERCP)已然成为治疗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措施,该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恢复快等优点。内镜下胆道内引流管置入(ERBD)被广泛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管损伤、胆漏、胆管狭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恶性梗阻性黄疸等疾病的治疗中,通过建立临时的通道,达到解除梗阻、降低胆道压力、促进损伤部位修复等目的。
[0003]目前临床应用的胆道内引流管包括:直线型引流管、单猪尾引流管和双猪尾引流管,其中直线型引流管临床应用最为广发,但是该引流管存在以下不足:1、该引流管管壁较光滑,术后引流管移位的发生率较高,如引流管为内移位至肝内胆管,有诱发胆道梗阻、急性胆管炎及肝脓肿的可能;如为外移位,引流管完全脱落后则失去了支撑级引流胆汁的作用;如为不完全脱出,笔直的引流管头端容易刺激胆管壁,诱发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重者甚至可以引起肠管穿孔;2、引流管壁上侧孔为圆形,孔径小,容易发生堵塞,不能充分引流粘稠胆汁;3、引流管侧壁与周围十二指肠乳头组织间无间隙,胆汁只能经过引流管官腔及管壁侧孔排入十二指肠;4、如发生引流管管腔及侧孔堵塞,胆总管结石压迫引流管后极易引起胆道的二次梗阻。

【发明内容】

[0004]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5]—种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包括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通孔I,所述螺旋管的长度为7-llcm,所述螺旋管的内径为l_2mm,所述螺旋管的外径为4_5mm,所述螺旋管的圈数为2-5圈,所述螺旋管的管径为5-8.5Fr。
[0006]所述多个通孔I沿螺旋线等间距排列,即所述通孔I的中心在所述螺旋线I上,所述螺旋线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旋管的外径,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所述通孔I的中心不在所述螺旋管的外径上,避免胆管壁粘膜吸附、阻塞所述通孔I。
[0007]所述螺旋管的头端呈圆台状,所述螺旋管的头端的小端设有导丝通过的通孔II。
[0008]所述通孔I呈椭圆形,所述通孔I的长轴与经过所述通孔I中心的所述螺旋管的横截面垂直,所述通孔I的面积为3X5X 31 rnm2。
[0009]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0]1、螺旋形管身具有防滑脱的作用,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发生内移位或脱出的概率低;
[0011]2、由于螺旋管的存在以及通孔I不在螺旋管的外径上排列,从而避免胆管壁粘膜吸附、阻塞通孔I,易于感染性粘稠胆汁的排出;
[0012]3、螺旋管外壁上为椭圆形通孔I,胆汁通过性高于圆形孔;
[0013]4、胆汁除了经通孔I及螺旋管的管内腔排入十二指肠外,还可经螺旋管形成的内腔流出;
[0014]5、螺旋状的管身对胆总管内结石具有压迫作用,在防止胆总管结石移位的同时,通过引流管侧壁对结石的摩擦,可导致结石体积缩小,为二次ERCP取石创造条件。
[0015]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引流管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的主视图。
[0018]图2是图1的A-A向截面图。
[0019]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3所示,一种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包括螺旋管1,所述螺旋管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通孔I 2,所述螺旋管1的长度为11cm,所述螺旋管1的内径为2mm,所述螺旋管1的外径为5mm,所述螺旋管1的圈数为3圈,所述螺旋管1的管径为8.5Fr。
[0021]所述多个通孔I 2沿螺旋线等间距排列,所述螺旋线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旋管1的外径。
[0022]所述螺旋管1的头端3呈圆台状,所述螺旋管1的头端3的小端设有导丝通过的通孔II 4。
[0023]所述通孔I 2呈椭圆形,所述通孔I 2的长轴与经过所述通孔I 2中心的所述螺旋管1的横截面垂直,所述通孔I 2的面积为3X5X 31 _2。
[0024]将所述导丝插入到工作位置,将所述螺旋管1套接在所述导丝上并推送至工作位置,之后将所述导丝从所述螺旋管1撤回,所述螺旋管1的材质均为聚乙烯。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通孔I,所述螺旋管的长度为7-llcm,所述螺旋管的内径为l_2mm,所述螺旋管的外径为4-5mm,所述螺旋管的圈数为2_5圈,所述螺旋管的管径为5_8.5F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I沿螺旋线等间距排列,所述螺旋线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旋管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的头端呈圆台状,所述螺旋管的头端的小端设有导丝通过的通孔II。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I呈椭圆形,所述通孔I的长轴与经过所述通孔I中心的所述螺旋管的横截面垂直,所述通孔I的面积为3X 5X 31 mm2。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包括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通孔Ⅰ,所述螺旋管的长度为7-11cm,所述螺旋管的内径为1-2mm,所述螺旋管的外径为4-5mm,所述螺旋管的圈数为2-5圈,所述螺旋管的管径为5-8.5Fr。本发明的螺旋形管身具有防滑脱的作用,螺旋形胆道内引流管发生内移位或脱出的概率低;可避免胆管壁粘膜吸附、阻塞通孔Ⅰ,易于感染性粘稠胆汁的排出;胆汁除了经通孔Ⅰ及螺旋管的管内腔排入十二指肠外,还可经螺旋管形成的内腔流出;螺旋状的管身对胆总管内结石具有压迫作用,在防止胆总管结石移位的同时,通过引流管侧壁对结石的摩擦,可导致结石体积缩小,为二次ERCP取石创造条件。
【IPC分类】A61M25/14, A61M1/00
【公开号】CN105288826
【申请号】CN201510684696
【发明人】张 诚, 杨玉龙
【申请人】大连大学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