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颞颌关节复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86156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颞颌关节复位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颞颂关节紊乱综合症治疗用的关节复位器。
【背景技术】
[0002]颂部的颞肌、咬肌、翼状肌等三块肌肉构成了颞颂关节的运动结构,同时也维持着颞颂关节的生物力学平衡,当任何一块肌肉损伤或出现肌痉挛时,都会破坏这种力学平衡从而导致颞颂关节小错缝,也就是医学上所称的颞颂关节紊乱症。
[0003]颞颂关节紊乱综合症是口腔颂面部最常见的疾病,该症状多数因受外力、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创伤而造成;或者是与经常咀嚼硬食、夜间磨牙及单侧咀嚼等习惯有关,这些因素往往会引起关节挫伤或劳损,咀嚼肌群功能失调,关节结构发生微小位移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区疼痛、下颂运动障碍、上下齿咬合错位等。
[0004]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双拇指下压下颂骨体复位法”对上述症状进行治疗,然而治疗过程中由于口腔内空间狭小,拇指下压时给力很不方便,难以长时间持续发力,从而导致关节复位成功率不高,治疗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0005]为方便口腔内操作,提高颞颂关节复位效果,本发明提出一种颞颂关节紊乱综合症治疗用的关节复位器。
[0006]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颞颂关节复位器,包括复位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器本体为L形结构,其中:短边为齿部,长边为柄部,柄部与齿部之间螺纹连接;齿部表面设有与牙齿形状相匹配的曲面槽,柄部后端为扁平结构,使用时便于判断齿部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0007]使用方法:
使用时,将复位器的齿部放在下颂骨体后端,使之在咬肌与颞颂关节之间形成一个力学支点,当咬肌发力咬合到复位器齿部时,由于中间支点的作用,使下颂骨后端下翘,对颞颂关节形成一个自体牵引力,随着力的持续(8?10分钟),颞颂关节缓慢松开,此时通过上下轻摇复位器的柄部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
[0008]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小巧,能够在口腔内方便操作,从而有效提高了颞颂关节复位效果;将复位器柄部与齿部之间设置为螺纹连接,方便拆卸,使用时能够实现齿部或柄部的快速更换,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要求,降低使用成本;方便对咬合部进行消毒,做到一人一器,干净卫生;将复位器柄部后端设置为扁平结构,方便握持,同时以便通过观察柄部水平与否判断齿部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尽而作出相应调整,确保咬合到位,提高复位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齿部;2、柄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1]如图1所示,一种颞颂关节复位器,包括复位器本体,所述复位器本体为L形结构,其中:短边为齿部1,长边为柄部2,将柄部2与齿部1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齿部1的表面设有与牙齿形状相匹配的曲面槽,所述柄部2的后端为扁平结构,使用时便于判断齿部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0012]使用时,将复位器的齿部放在下颂骨体后端,使之在咬肌与颞颂关节之间形成一个力学支点,当咬肌发力咬合到复位器齿部时,由于中间支点的作用,使下颂骨后端下翘,对颞颂关节形成一个自体牵引力,随着力的持续(8分钟),颞颂关节缓慢松开,此时通过上下轻摇复位器的柄部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
[0013]本发明结构小巧,能够在口腔内方便操作,从而有效提高了颞颂关节复位效果;将复位器柄部与齿部之间设置为螺纹连接,方便拆卸,使用时能够实现齿部或柄部的快速更换,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要求,降低使用成本;方便对咬合部进行消毒,做到一人一器,干净卫生;将复位器柄部后端设置为扁平结构,方便握持,同时以便通过观察柄部水平与否判断齿部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尽而作出相应调整,确保咬合到位,提高复位效果。
【主权项】
1.一种颞颂关节复位器,包括复位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器本体为L形结构,其中:短边为齿部,长边为柄部,柄部与齿部之间螺纹连接;齿部表面设有与牙齿形状相匹配的曲面槽,柄部后端为扁平结构,使用时便于判断齿部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颞颌关节复位器,包括复位器本体,所述复位器本体为L形结构,其中:短边为齿部,长边为柄部,柄部与齿部之间螺纹连接;齿部表面设有与牙齿形状相匹配的曲面槽,柄部后端为扁平结构,使用时便于判断齿部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复位器结构小巧,能够在口腔内方便操作,有效提高了颞颌关节复位效果;将柄部与齿部设置为螺纹连接,方便拆卸,使用时能够实现齿部或柄部的快速更换,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要求,降低使用成本;方便对咬合部进行消毒,做到一人一器,干净卫生;将复位器柄部后端设置为扁平结构,方便握持,同时以便通过观察柄部水平与否判断齿部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尽而作出相应调整,确保咬合到位,提高复位效果。
【IPC分类】A61F5/04, A61F5/042
【公开号】CN105342735
【申请号】CN201510782409
【发明人】李睿嘉, 李平
【申请人】李睿嘉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