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活动折叠结构的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0107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活动折叠结构的担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带活动折叠结构(2)的担架(1),包括由两根平行的纵梁(4)构成的框架(3)。所述纵梁的两端用横梁(26、26')相互连接;框架(3)设有脚轮(5)和安装在框架(3)上的活动折叠结构(2),活动折叠结构(2)由一对前支腿(6)构成,所述一对前支腿用前连接臂(9)相互连接,设有前脚轮并安装在前枢轴(23)上,可相对框架(3)绕枢轴运动。框架(3)进一步设有一对后支腿(7),所述一对后支腿用后连接臂(9')相互连接,设有后脚轮并安装在后枢轴(22)上,可相对框架(3)绕枢轴运动;其中前支腿(6)和后支腿(7)通过气弹簧(10、12)接合连接臂(9、9')可相对框架(3)进行角度调节,并且它们能同时折叠到装入位置以便与框架(3)处于平行状态。前支腿(6)和后支腿(7)朝向框架(3)后端的装入位置。本发明的主题在于,在框架(3)中的两根纵梁(4)之间平行于两根纵梁(4)设置至少一个气弹簧(10、12),所述至少一个气弹簧不伸出纵梁(4)的轮廓,且所述气弹簧(10、12)的运动构件与滑动地固定在至少一个纵梁(4)中的托架(18、19)连接。所述托架(18、19)通过两端可绕枢轴转动固定的撑杆(20、21)与前连接臂(9)或后连接臂(9')或至少一个支腿(6、7)连接。
【专利说明】
一种带活动折叠结构的担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用担架领域,特别涉及带活动折叠结构的担架,所述活动折叠结构具有高度调节和装入位置调节的功能。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已知有运送病人的担架与活动折叠结构相结合,以便于医务人员将病人,例如从事故现场,运送到救护车内。活动结构为高度可调节式的,并且为了保证将担架安全舒适地装入救护车内,生产成折叠式的。要求由数对支腿构成的活动结构能够在将担架装入救护车内时向一个方向(向后)折叠所有的支腿,支腿上设有脚轮。导向脚轮用于在救护车内操纵担架。导向脚轮装在框架的前部和后部。折叠支腿构成担架结构中的主要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担架的问题在于支腿折叠方式的设计。折叠必须连续且轻缓,以免在折叠担架时使病人遭受剧烈震动,医务人员承受病人的全部重量。活动结构的锁定一般通过锁定折置系统的机械弹貪和碰锁完成。
[0003]US 8 056 950提出了一种安全折叠担架活动结构的方式。活动结构由排列成“X”阵形的两对支腿构成。支腿在其下部用下部矩形框架连接。“X”阵形的两个交点通过轴相互连接,液压臂的活塞装在所述轴上。活塞杆连接到下部矩形框架的前部上。液压臂控制活动结构的折叠和展开。栗的液压液流量由电机控制。这种结构不具有所谓的滚入系统,这意味着它不能向后轮的方向折叠前支腿以便更容易将担架装入救护车内。US8 056950的结构的另一个缺点是,整个活动结构同时折叠,不是相互独立的。
[0004]文件DE36 31 409描述了一种活动结构由两对前后腿构成的担架,其中前后支腿不是相互连接的,它们通过气弹簧系统进行过折叠。前支腿固定在构成担架框架的纵梁的外侧。后支腿固定在纵梁的内侧,以便不会在折叠时前阻碍支腿。前后支腿相互独立地进行折叠。气弹簧固定在担架框架的下面,与横杆连接,气弹簧连接到折叠受其控制的支腿上。这种结构的缺点是,气弹簧直接连接到支腿上,使得即使在与其运动轴一致的方向上,处于伸出位置的活塞杆也会受到很大的应力。因此,活塞杆的工作寿命被严重缩短。DE 36 31409通过应用其中设置气弹簧的导向杆解除了这个缺点。虽然导向杆减小了气弹簧的附加轴向应力,但是气弹簧的范围有所减小。DE 36 31 409的结构的另一个缺点在于,支腿旁边的气弹簧具有其他活动部件,对于运送的病人和负责的人员都是安全风险。另外,气弹簧由控制杆控制。在操纵担架时,控制杆很容易在无意中被碰击到,这可能导致病人掉落或受到剧烈震动。担架具有一个滚入系统,用来在气弹簧折叠前支腿并向后支腿的方向折叠前支腿时装入救护车内,即装入位置。这种折叠通过连接到气弹簧活塞杆上的撑杆完成。缺点是活塞杆上会受到附加轴向应力,而加速气弹簧的磨损。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气弹簧解决数对支腿独立折叠的问题并具有滚入功能的担架。因此,这种担架消除了担架中上面所引用的结构的缺点;提高了担架的操作性和可靠性以及折叠性能、降低性能并完全消除了附加轴向应力,从而提高了其安全性。

【发明内容】

[0006]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创造一种带活动折叠结构的担架实现。所述带活动折叠结构的担架包括由两根平行的纵梁构成的框架。所述纵梁的两端用横梁相互连接。所述框架设有数个脚轮,活动折叠结构安装在框架上。所述活动折叠结构由一对前支腿构成,所述前支腿用一个前连接臂相互连接并设有前脚轮。前支腿安装在前枢轴上以便能相对框架绕枢轴运动。所述框架还设有一对通过后连接臂相互连接的后支腿。后支腿设有后脚轮并安装在后枢轴上以便能相对框架绕枢轴运动。前支腿和后支腿通过气弹簧接合,连接臂可相对框架进行角度调节,并且它们能同时折叠到装入位置以便与框架处于平行状态。前支腿和后支腿朝向框架后端的装入位置。本发明的主题是在框架中在纵梁之间并与纵梁平行布置至少一个气弹簧,气弹簧不伸出纵梁的轮廓。气弹簧的运动构件与托架连接,托架可滑动地固定在至少一个纵梁中。所述托架通过两端可绕枢轴转动固定的撑杆与前连接臂或后连接臂或至少一个支腿连接。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每个气弹簧的运动构件在水平面内运动以致气弹簧上仅受到极小的应力。将气弹簧固定在框架内,能保护它们免受损坏并不会对其产生附加的轴向应力。固定在框架内证明还有其他优势,即没有伤害病人或医务人员的风险,因为他们不会接触到运动构件。
[0007]后支腿的后枢轴的位置相对框架固定,设在框架后部的气弹簧运动构件通过第一托架和后撑杆接合后连接臂以控制一对后支腿相对框架的角度调节。后支腿折叠仅用来调节担架的高度,即向框架后部的方向。因此,后枢轴相对框架固定,它不在框架上滑动,但只在拉耳中转动。所述拉耳用于固定枢轴以便于后支腿的折叠运动,这包括向框架后部的方向移动第一托架,第一托架通过后撑杆接合后支腿的后连接臂。
[0008]在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用于转动前支腿的前枢轴可相对框架运动,其中设在框架中部的前气弹簧运动构件与第二托架连接,前支腿的前枢轴装在第二托架上,前连接臂通过两端可转动固定的前撑杆与第三托架连接,所述第三托架与运动元件连接,所述运动元件用于将前支腿折叠到装入位置,可滑动地固定在框架的前部,平行地位于两根纵梁之间,并且不伸出纵梁的轮廓。当前枢轴和前枢轴销可滑动地连接到框架上时,它们能在纵梁的下部上滑动。这样使得能够将前支腿向框架前部的方向折叠以调节担架的高度。担架高度的调节通过控制前气弹簧使第二托架产生运动完成。运动元件通过第三托架对将前支腿折叠到装入位置进行控制,即向框架后部的方向折叠前支腿。当折叠到装入位置时,前支腿位于两后支腿之间,因为后支腿大于前支腿的间距。
[0009]所述运动元件由拉簧固定在管子中构成并设置锁定构件,所述管子上设置可滑动的套筒,所述锁定构件用于连接和断开套筒和拉簧,其中套筒与第三托架连接。释放拉簧导致拉簧收缩,借此拉簧通过锁定构件将套筒向框架的前部拉动。第三托架与套筒连结,因此在拉簧的作用下套筒携带着第三托架,借此第三托架对前枢轴销产生作用。第三托架向框架后部的方向拉动前枢轴销,从而将前支腿折叠到装入位置。在装入位置折叠过程中,前枢轴相对框架是固定的。
[0010]有利的是,托架设置滚轮,所述滚轮滚动地设在纵梁中。从而所述滚轮能够平滑地运动,这就简化了担架的操作。
[0011]另外有利的是,至少一个托架的滚轮制成轮组。从而能均匀地传递这种运动,因此托架的成形板不会变形。
[0012]在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两根纵梁均制成“U”形,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制成“C”形。这样,纵梁就构成了托架滚轮可在其中滚动的导向装置。由于受托架成形板间距的限制,滚轮无法从纵梁中滑落,保证了担架的安全操作。
[0013]后气弹簧的活塞杆固定地安装在后横梁上,前气弹簧的活塞杆固定地装在横向装在两纵梁之间的底座上。活塞杆为气弹簧的固定元件。圆筒为气弹簧的运动构件。通过将活塞杆分别固定装在后横梁和底座上,它们构成了气弹簧的固定中心轴,气弹簧的圆筒做滑动运动。
[0014]有利的是,后气弹簧和前气弹簧的运动构件为圆筒。托架为成形板,设有套筒,圆筒插在套筒中。圆筒在气弹簧的活塞杆上滑动并携带着托架,托架的成形板设有滚轮。活塞杆与纵梁一起构成两个托架的导向装置以防止托架变形。
[0015]在框架的中间部分设置中央横杆,中央横杆将框架分成前部和后部。中央横杆起到加强框架的作用。
[0016]前气弹簧的圆筒滑动地固定在中央横杆中,其中前气弹簧的活塞杆和底座固定在框架的后部,第二托架固定在框架的前部。这种布置由前枢轴相对前枢轴销变换位置所致。中央横杆中的一个孔使前气弹簧的圆筒能在活塞杆上滑动。后气弹簧的活塞杆固定在后横梁上,后气弹簧的圆筒滑动地固定在前气弹簧的底座上。后气弹簧的圆筒能在活塞杆上进行滑动,借此它能携带着第一托架,第一托架拉动后枢轴销。
[0017]另外有利的是,第三托架滑动地固定在框架前部的两根纵梁之间。纵梁中有塑料或橡皮止挡,用来防止第三托架的滚轮碰撞前横梁上。塑料或橡皮止挡在前横梁前止挡滚轮。
[0018]在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在框架中与纵梁平行地固定锁止杆,所述锁止杆设置至少一个锁止笔。所述锁止笔与锁结合,用于锁定至少一个气弹簧和/或运动构件。所述锁与前气弹簧的套筒和/或运动元件的套筒连接。折叠前后支腿受锁止笔的阻碍。只有在解除锁止笔的锁定后,才能进行折叠。从而防止了支腿的不受控制折叠。
[0019]前枢轴、前枢轴销和后枢轴销设有滑动滚轮,以便于前枢轴和前后枢轴销在纵梁的下部上滚动。滚轮保证前枢轴和前后枢轴销在沿框架运动时能平滑运动。从而,前后支腿的折叠平滑、连续且无碰撞。
[0020]纵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装担架床体的止动装置。在需要时,床体可从框架上拆下。
[0021]后横梁设有至少一个后把手,前横梁设有一个前把手。气弹簧的控制元件、拉簧的控制元件和锁止杆的控制元件设置在把手中。从担架的两侧,均可对前后支腿的高度调节进行控制。前后支腿的折叠可通过后把手控制。将担架装入救护车内可由其中一名医务人员控制。
[0022]本发明带活动折叠结构的担架的优点在于,可以独立地折叠一对前支腿和一对后支腿,其中一对前支腿可折叠到装入位置,即向框架后部的方向折叠。本发明解决了推动折叠机构的气弹簧上的附加轴向应力的问题,保证了在担架使用中具有较长的寿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3]下面通过附图更加详细地揭露本发明,其中:
图1为带活动折叠结构的担架的立体图;
图2为担架的框架的顶视图;
图3为担架的框架的底视图;
图4为活动折叠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气弹簧一组轮组、锁和圆筒的截面图;
图6为后枢轴销、轮组和气弹簧的截面图;
图7为后枢轴和中央横杆的截面图;
图8为前枢轴销、第一托架、锁和运动元件的截面图;
图9为活动折叠结构的底视立体图;
图10为活动折叠结构前部的立体图;
图11为活动折叠结构后部的立体图;
图12为后锁的分解图;
图13为前锁的分解图;
图14为运动元件的顶视图;
图15为运动元件的截面图;
图16为把手的分解图;
图17为运动元件的详图;
图18为后锁、锁止杆和后托架结构的详图。
[0024]附图和说明书中使用的位置和符号说明如下:
1.担架;2.活动折叠结构;3.框架;4.纵梁;5.纵梁的脚轮;6.前支腿;7.后支腿;8.止动装置的锁止杆;9.前连接臂;9’.后连接臂;10.后气弹簧;11.成形板;12.前气弹簧;13.滚轮;14.后气弹簧的活塞杆;15.后气弹簧的圆筒;16.前气弹簧的活塞杆;17.前气弹簧的圆筒;18.第一托架;19.第二托架;20.后撑杆;21.前撑杆;22.后枢轴;23.前枢轴;24.拉簧;25.第三托架;26.后横梁;26’.前横梁;27.套筒;28.前气弹簧的底座;29.中央横杆;30.后把手;30’.前把手;31.后气弹簧的控制元件;31’.前气弹簧的控制元件;32.管子;33.槽;34.锁定构件;36.前枢轴销;37.后枢轴销;38.锁止杆的控制元件;39.固定后枢轴的拉耳;40.前连接臂的套筒;41.前撑杆的套筒;42.前枢轴销的套筒;43.运动元件;44.前枢轴的套筒;45.止动装置;46.后连接臂的套筒;47.后撑杆的套筒;48.后枢轴销的旋转套筒;49.滑动滚轮;50.后枢轴的套筒;51.后锁;51’.前锁;52.锁止杆;53.锁止笔;54.拉簧的锁定销;55.运动元件的底座;56.锁体;57.锁定槽;58.内部导轨;59.弹簧;60.锁定块;61.成形槽;62.锁定凹座;63.锁定块的锁定销;64.碰锁;65.止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应理解的是,以下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但不用于将本发明的实施例限制为以下几种情况。熟悉技术状况的专家应发现,或运用常规试验将能确定更多或更少与本文中具体说明的本发明具体实现方式等效的装置。这些等效装置也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0026]本发明的带活动折叠结构2的担架I包括框架3和活动折叠结构2,所述框架3上安装供运送病人用的床体,所述活动折叠装置2包括一对前支腿6和一对后支腿7。一对前后支腿设有脚轮,图中未显示,以便于运输担架。一对前后支腿6、7可以根据医务人员的需要进行折叠以调整高度。另外,一对前支腿7具有一个所谓的装入位置。在所述装入位置处,前支腿折叠起来以便将担架I和病人一起安全装入救护车内。一对后支腿7的间距小于一对前支腿6的间距。当前支腿6折叠到装入位置时,后支腿7位于前支腿之间。前后支腿6、7用表面经过处理的金属管制成。
[0027]—对前支腿6通过前连接臂9连接。因而,前支腿6构成了一个单元,能同时受到控制。前连接臂9用套筒40以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前支腿之间。前撑杆21与前连接臂9连接。接头用前撑杆21的旋转套筒41构成。因而,前连接臂9依靠前支腿6的折叠并在前撑杆21的作用下转动。有两个前撑杆21连接到前连接臂9上,以便将它们的作用力均匀地传递到前连接臂9上。前撑杆21通过套筒42可转动地与前枢轴销36连接。前枢轴销36焊接到第三托架25上。每个前支腿6通过旋转套筒44与前枢轴23连接,以允许前枢轴23转动。前枢轴23焊接到第二托架19上。
[0028]后支腿7通过后连接臂9’连接,以像前支腿一样构成一个单元并能同时受到控制。后连接臂9’位于后支腿7之间,用套筒46固定。当后支腿7折叠时,后连接臂9’可以转动。一对后撑杆20连结到后连接臂9’上。接头用旋转套筒47构成。后撑杆20通过旋转套筒48与后枢轴销37连接,所述后枢轴销焊接到第一托架18上。一对后支腿7用旋转套筒50以转动的方式连接到后枢轴22上。后枢轴22与中央横杆29平行地固定在拉耳39中,所述拉耳焊接在框架3的下部。
[0029]担架I的框架3由两根平行的纵梁4构成,所述纵梁由表面经过处理的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梁4制成“U”或“C”形。在纵梁4的端部,框架3设有脚轮5。折叠前后支脚6、7后,脚轮5滚进救护车内的导轨中。纵梁4的前部用前横梁26’连接,纵梁4的后端用后横梁26连接。在图1至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前横梁26’是前把手30’的组成部分,后横梁26是后把手30的组成部分。在框架3的中部,设置中央横杆29用以加强框架3。
[0030]一对前支腿6用前枢轴23连接到框架3的下部,前枢轴23的位置能相对框架3移动。即,前枢轴23靠近和远离前横梁26’时,该位置会改变。前支腿6沿前枢轴23从垂直位置向框架3的前部方向折叠到水平位置。前支腿6的这个折叠方向会导致担架I的高度降低。以相反方向折叠会增加担架I的高度。当前支腿6向框架3的后部折叠时,前支腿6还能折叠到所谓的装入位置。前支腿6沿前枢轴销36折叠到装入位置的同时,前枢轴23保持固定。
[0031]后支腿7只沿后枢轴22向框架3的后部方向折叠。该折叠受连结到第一托架18上的后枢轴销37控制。折叠高度的调节通过后枢轴销37靠近和远离后横梁26进行控制。
[0032]—对后支腿7的高度通过后气弹簧10的作用进行调节,整个后气弹簧设在框架3的后部中。气弹簧10的活塞杆14连结到后横梁26上。后气弹簧10的运动构件为与第一托架18连接的圆筒15,向后横梁26的方向运动,即向框架3的后部方向。第一托架18与后枢轴销37连结,所述后枢轴销通过后撑杆20与后连接臂9’连接。后连接臂9’连结一对后支腿7。与后撑杆20的连结是能转动的,以便后连接臂9’可根据后撑杆20的位置进行转动。第一托架18的运动使后枢轴销37在框架3的后部运动,从而拉动后支腿7,以使后支腿紧紧地置于框架3的下部而处于最低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担架I在脚轮5上滚动。后枢轴22相对框架3在恒定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后枢轴与中央横杆29平行地固定在拉耳39中。像前气弹簧12—样,后气弹簧10用控制装置,例如博登线,控制。前后气弹簧10、12的控制装置可为该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知道的任何装置。后气弹簧10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元件31置于后把手30中。后气弹簧10的圆筒15向框架3的前部运动使后撑杆20推进后连接臂9’,后连接臂9’推动一对后支腿7到垂直位置,从而增加了担架I的高度。后枢轴销37在滑动滚轮49所提供的区域内。在该区域内,所述后枢轴销紧靠纵梁4,所述滑动滚轮使后枢轴销37沿纵梁4的滚动更容易。在后把手30中,还设置拉簧24的控制装置和锁止杆52的控制元件38。前支腿6折叠到装入位置可从框架3的后部控制。
[0033]在框架3的前部,安装有前气弹簧12。所述前气弹簧的活塞杆16安装在框架3的后部的底座28上。底座28焊接或用螺丝固定到纵梁4上。底座28制成实心金属型材焊接到纵梁4上。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杆16为前气弹簧12的固定构件。运动构件为圆筒17。前气弹簧12的圆筒17安装在框架3中,有运动的可能性,以便运动时它伸进框架3的后部和前部而穿过中央横杆29。第二托架19装在气弹簧12的圆筒17上。第二托架19由圆筒17携带着,并受到引导在两根纵梁之间滑动。前枢轴23装到第二托架19上。前气弹簧12用控制元件控制,控制元件31’设在担架I前部的把手30中。按下控制元件31’后,第二托架19在两根纵梁4之间相中央横梁29运动,所述中央横梁使第二托架19停下。第二托架19携带着前枢轴23向框架3的后部运动,从而沿着前连接臂9向框架3的前部方向折叠一对前支腿6。这个折叠方向能降低担架I的高度,因为前连接臂9的位置在折叠过程中不改变并且构成前支腿6的旋转轴。当第二托架19向框架3的前部运动,前支腿6绕同一旋转轴转动但向相反的方向,即前支腿6定位到垂直方向上并增加了担架I的高度。前枢轴23和前枢轴销36在紧靠纵梁4的区域中,所述纵梁设有滑动滚轮49以使它们能沿纵梁4平缓地滚动。在用前气弹簧12折叠前支腿6的过程中,前枢轴销36向框架3的后部运动。
[0034]前支腿6可折叠到装入位置,以简化将担架I装入救护车内的这一操作。在装入位置,前支腿6向框架3的后部方向折叠,以使它们与框架3平行地置于两后支腿7之间,后支腿7的间距大于前支腿6的间距。应用脚轮5来操纵担架I。折叠前支腿6到装入位置通过应用运动元件43完成,所述运动元件由其中固定拉簧24的管子32构成。锁定构件34装在拉簧24上。锁定构件34焊接到运动元件43的套管27上。管子32上开设狭槽33。当释放前锁51’时,锁定销63从运动元件43的套筒27中拔出。拉簧24沿槽33的整个长度向框架3的后部方向拉动套筒27。第三托架25装在套筒27上,第三托架25携带着前枢轴销36向框架后部的方向运动。前枢轴销36通过前撑杆21的作用推动前连接臂9,从而绕前枢轴23将一对前支腿6折叠到向着框架3后部的水平位置。当折叠前支腿6到装入位置时,前枢轴23固定,第三托架25被穿过管子32中槽33的拉簧24携带到前气弹簧12的圆筒17的水平面上。
[0035]后气弹簧10、前气弹簧12和运动元件43与纵梁4平行地设在框架内部。
[0036]前托架18包括横向固定在两纵梁4之间的成形板11。成形板11的两端设有滚轮13。在本实施例中,滚轮13制成轮组。滚轮13依靠后气弹簧10的圆筒15的运动在纵梁4之间运动。后气弹簧10的圆筒15通过套筒27装在成形板11上。在本实施例中,后气弹簧10的圆筒
15、套筒27和成形板11的安装通过焊接制作。
[0037]第二托架19和第三托架25以相同的方式制作。第三托架25的成形板11通过套筒与运动元件43的锁定销63连接。
[0038]锁止杆52设在框架3的内部,与纵梁4、后气弹簧10、前气弹簧12和运动元件43平行。锁止杆52在框架3中设置成使其紧靠后气弹簧10和运动元件43。锁止杆52在第一托架18的成形板11的一点处和在第三托架25的成形板11的一点处设有锁止笔53。锁止杆52通过设在前后把手30、30 ’中的控制元件38的推拉运动来控制。
[0039]后锁51固定在第一托架18的成形板11上。通过拉动锁止杆52的控制元件38,后锁止笔53滑进后锁51中,锁止杆52脱离后气弹簧10。释放锁止杆52和后锁止笔53的压力使锁定块60滑入,通过其作用释放后气弹簧10的圆筒15,从而触发第一托架18的运动。从而,后支腿7可折叠到装入位置以便装入救护车内。
[0040]前锁51’装在第三托架25的成形板11上。通过拉动锁止杆52的控制元件38,前锁止笔53滑进前锁51 ’中,锁止杆52脱离运动元件43。释放锁止杆52和后锁止笔53的压力使锁定块60滑入,通过其作用释放运动元件43的锁定销63,从而触发第三托架25的运动。从而,前支腿6可折叠到装入位置,以便将担架I装入救护车内。
[0041]止动装置的锁止杆8固定在后横梁26中。锁止杆8穿过第一托架18和后气弹簧10的底座28,在中央横杆29中以碰锁64作为终点。锁止杆8通过碰锁64控制安装床体(图中未显示)的锁45 ο病人躺在床体上。
[0042]在本实施例中,框架3的纵梁4制成U形。在纵梁4连结前横梁26’和连结后横梁26的区域中,设有止挡65。框架3前部的止挡65用来止挡第三托架25的滚轮13以防止其碰撞前横梁26’。框架3后部的止挡65用来止挡第一托架18的滚轮13以防止其碰撞后横梁26。
[0043]工业应用
本发明带活动折叠结构的担架可作为救护车设备应用在所有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机构中,特别是流动医疗服务中,用于提供矿山救援、山区救援和空中救援等急救和救援服务,以及消防和军事急救部门等。
【主权项】
1.一种带活动折叠结构(2)的担架(I),包括框架(3),所述框架(3)由两根平行的纵梁(4)构成,其两端用横梁(26、26’)相互连接;框架(3)设有脚轮(5)和安装在框架(3)上的活动折叠结构(2),活动折叠结构(2)由一对前支腿(6)构成,所述一对前支腿通过前连接臂(9)相互连接,设有前脚轮并安装在前枢轴(23)上,可相对框架(3)绕枢轴运动;框架(3)进一步设有一对后支腿(7),所述一对后支腿用后连接臂(9’)相互连接,设有后脚轮并安装在后枢轴(22)上,可相对框架(3)绕枢轴运动;其中前支腿(6)和后支腿(7)通过气弹簧(10、12)接合连接臂(9、9’)可相对框架(3)进行角度调节,并且它们能同时折叠到装入位置以便与框架(3)处于平行状态,其中前支腿(6)和后支腿(7)朝向框架(3)后端的装入位置,其特征在于,在框架(3)中的两根纵梁(4)之间平行于两根纵梁(4)设置至少一个气弹簧(10、12),所述至少一个气弹簧不伸出纵梁(4)的轮廓,且所述气弹簧(10、12)的运动构件与滑动地固定在至少一个纵梁(4)中的托架(18、19)连接,所述托架(18、19)通过两端可绕枢轴转动固定的撑杆(20、21)与前连接臂(9)或后连接臂(9’)或至少一个支腿(6、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后支腿(7)的后枢轴(22)的位置相对框架固定,设在框架(3)后部的气弹簧(10)的运动构件通过第一托架(18)和后撑杆(20)接合后连接臂(9’)以控制一对后支腿(7)相对框架(3)的角度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用于转动前支腿(6)的前枢轴(23)可相对框架(3 )运动,其中设在框架(3 )中部的前气弹簧(12 )的运动构件与第二托架(19 )连接,前支腿(6)的前枢轴(23)装在第二托架(19)上,前连接臂(9)通过两端可转动固定的前撑杆(21)与第三托架(25)连接,所述第三托架与运动元件(43)连接,所述运动元件用于将前支腿(6)折叠到装入位置,可滑动地固定在框架(3)的前部,平行地位于两根纵梁(4)之间,并且不伸出纵梁(4)的轮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元件(43)由拉簧(24)固定在管子(32)中构成,并设置锁定构件(34),所述管子上设置可滑动的套筒(27),所述锁定构件(34)用于连接和断开套筒(27)和拉簧(24),其中套筒(27)与第三托架(2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托架(18、19和25)设置滚轮(13),所述滚轮滚动地设在纵梁(4)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托架(18、19和25)的滚轮(13)制成轮组。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两根纵梁(4)制成U形。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两根纵梁(4)制成C形。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后气弹簧(10)的活塞杆(14)固定地安装在后横梁(26)上,前气弹簧(12)的活塞杆(16)固定地装在横向装在两纵梁(4)之间的底座(28)上。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后气弹簧(10)和前气弹簧(12)的运动构件为圆筒(15、17)。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托架(18、19)制成成形板(11),设有套筒(27),圆筒(15、17)插在所述套筒中。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在框架(3)的中间部分设置一个中央横杆(29),所述中央横杆将框架(3)分成前部和后部。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前气弹簧(12)的圆筒(17)滑动地固定在中央横杆(29)中,其中前气弹簧(12)的活塞杆(16)和底座(28)固定在框架(3)的后部,第二托架(19)固定在框架(3)的前部。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后气弹簧(10)的活塞杆(14)固定在后横梁(26)上,后气弹簧(10)的圆筒(15)滑动地装在前气弹簧(12)的底座(28)上。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第三托架(25)滑动地固定在框架(3)前部的两根纵梁(4)之间。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在框架(3)中与纵梁(4)平行地固定锁止杆(52),所述锁止杆(52)设置至少一个锁止笔(53、53 ’),所述锁止笔(53、53’)与锁(51、51’)结合,用于锁定至少一个气弹簧(10、12)和/或运动构件。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51)与前气弹簧(10)的套筒(27)和/或运动元件(43)的套筒(27)连接。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前枢轴(23)、前枢轴销(36)和后枢轴销(37)设有滑动滚轮(49),以便于前枢轴(23)和前后枢轴销(36、37)在纵梁(4)的下部上滚动。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纵梁(4)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装担架(I)床体的止动装置(45)。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后横梁(26)设有至少一个后把手(30),前横梁(26’)设有一个前把手(30’),其中气弹簧(10、12)的控制元件(31、31’)、拉簧(24)的控制元件和锁止杆的控制元件(38)设置在把手(30、30’)中。
【文档编号】A61G1/056GK105899174SQ201480071023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9日
【发明人】兰博德·雷扎·尼扎米·阿芙拉施塔
【申请人】兰博德·雷扎·尼扎米·阿芙拉施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