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3937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包括智能控湿控温主机、真空泵、湿度传感器、储液瓶、抽吸导管、引流敷料层、医用贴膜、雾化器、控温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喷雾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直接或者间接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湿度传感器直接或者间接置入引流敷料层,所述喷雾导管直接或间接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直接或者间接置入引流敷料层,根据智能控湿控温主机设置的创面湿度、温度控制范围,湿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反馈创面湿度、温度的适时信息,通过智能控湿控温主机调整雾化器喷出适当温度雾气或者真空泵抽吸的不同工作状态,为烧伤患者的烧伤处提供良好的愈合环境。
【专利说明】
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研究领域中的一种微负压系统,特别是一种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烧烫伤是人类日常生活、生产、战争等活动最常见的急性损伤之一。较严重烧烫伤传统治疗方法不仅病人极度痛苦,而且面临创面愈合延迟,愈后疤痕残留等问题,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如何根据病人烧烫伤创面的病理生理特点,改进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
[0003]烧烫伤常用的临床等级分布如下:
I)、I度烧伤,又称红斑性烧伤,仅伤及表皮的一部分,但生发层健在,因而增殖再生能力活跃,常于3?5天内愈合,不留瘢痕。
[0004]2)、浅Π度烧伤,指的是伤及整个表皮和部分乳头层。由于生发层部分受损,上皮的再生有赖于残存的生发层及皮肤附件,如汗腺及毛囊的上皮增殖。如无继发感染,一般经I?2周左右愈合,亦不留瘢痕。
[0005]3)深Π度烧伤,指的是烧伤深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真皮及皮肤附件,愈合依赖于皮肤附件上皮,特别是毛囊突出部内的表皮祖细胞的增殖。如无感染,一般需3?4周自行愈合,常留有瘢痕。临床变异较多,浅的接近浅Π度,深的则临界m度。
[0006]4) m度烧伤,又称焦痂性烧伤。一般指全程皮肤的烧伤,表皮、真皮及皮肤附件全部毁损,创面修复依赖于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
[0007]5)IV度烧伤,指的是烧伤深及肌肉、骨骼甚至内脏器官,创面修复依赖于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严重者需截肢。
[0008]因为烧烫伤致病因子的损伤特点,人体烧烫伤损伤程度往往是混合型分布的。
[0009]烧烫伤局部创面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如下:
烧烫伤局部组织的损伤分三层:凝固坏死带、淤滞带、充血带。其中瘀滞带代表部分组织损伤,属“间生态”状态,充血带和淤滞带组织的主要改变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扩张;血流缓慢和容易发生微血管栓塞;使局部组织缺氧并造成对全身的影响。小面积烧伤明显的水肿仅限于烧伤部位,全身反应不明显;较严重的烧伤,水肿可出现在烧伤邻近部位的组织中;极严重的烧伤,水肿可见于全身包括内脏组织等。
[0010]是否会出现全身障碍取决于烧伤的面积大小,临床上I度烧伤一般无需治疗,Π度以上烧烫伤成人烧伤面积达15%以上时即可发生全身功能障碍的标志。即:①渗出休克阶段;②液化中毒阶段;③伤口修复愈合阶段;④功能康复阶段。
[0011]目前临床上烧烫伤局部创面处置仍然以手术、换药等治疗方法为主。根据伤员情况不同,医生也会使用医用材料或药物,例如:人皮、猪皮生物材料;高端吸液敷料;环氨嘧啶银等烧烫膏剂、粉剂等。
[0012]烧烫伤创面局部手术、换药等处置,不仅伤员极度痛苦,而且损伤大。目前各种医用材料或药物因为用途单一,均存在不同的问题。如何让烧烫伤创面局部处置少换药、少手术,甚至部分病例无需手术即可创面愈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即符合外科微创化的发展方向,也已具有现实可能性。
[0013]在烧烫伤创面的急性渗出阶段,临床创面局部处置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渗液多,渗液管理、血液循环障碍、创面水肿等问题。临床上不仅要处理好以上问题,而且要尽可能挽“间生态”损伤组织和细胞。人皮、猪皮生物材料、高端吸水敷料等覆盖创面不仅面临创面积液导致感染等问题;而且每天换药,医生工作量巨大,病人极端疼痛。检索文献报道,亦无换药处置方法:人皮、猪皮生物材料;高端吸水敷料等挽救“间生态”受损组织等直接作用。
[0014]在烧烫伤创面的坏死组织液化和修复愈合阶段,坏死组织层不仅形成站位,导致残留真皮和皮肤附件新生上皮和皮岛的无法生长,而且坏死组织溶化毒素吸收有可能导致伤员全身中毒。临床上传统采用削痂和切痂手术,解除坏死组织站位。但因为坏死组织层和正常组织界线不清,手术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正常组织损伤。传统的生物材料和烧烫伤药物等均无法解决以上问题。
[0015]另外,烧烫伤创面局部修复的过程就是残留的真皮或皮肤附件首先局部形成“新生上皮细胞”和“皮岛”。但“新生上皮细胞”和“皮岛”细胞之间的链接是逐渐形成的,开始时细胞之间链接松散,易于脱落。目前临床各种治疗方法均存在真皮层逐渐生发的新生上皮细胞和“皮岛”与渗液残留部分、坏死组织界限不清的现象。传统临床治疗需反复多次换药、清创。清创或换药因为医生操作用力,即使是用棉球擦拭等轻微动作,也有可能造成新生细胞一定程度的损伤,甚至被清除脱落的状况,导致创面延迟愈合等。
[0016]无论在烧烫伤创面的任何阶段,因为残留皮肤和皮肤附件里仍然有大量存活的神经末梢,神经末梢被激活和创面炎性介质聚集刺激,患者极度疼痛。目前临床上常用全身镇痛药物减轻病人疼痛,创面局部仍然没有合适的副作用较少的止痛方法。
[0017]在烧烫伤创面局部修复阶段,往往局部创面渗出液较少,创面变干燥,不利于坏死组织溶化和解除坏死组织站位。目前主要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侵泡后清创和削痂等手术解决此问题,不仅损伤大,而且各种敷料等无效。
[0018]如何改进临床治疗方法,解决以上各种问题,新技术和产品能够做到在烧烫伤创面的急性渗出阶段尽可能抢救“间生态受损组织和细胞”。烧烫伤创面的修复愈合阶段,找到“溶痂”、“清除坏死组织站位”、“避免坏死组织溶化毒素被吸收”与无损伤保留新生上皮细胞和新生“皮岛”的平衡。减少手术,减少换药,开辟新的烧烫伤创面微创治疗方案和方法,及其重要。

【发明内容】

[001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
[0020]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包括智能控湿控温主机、真空栗、能将患者烧伤处湿度反馈到智能控湿控温主机的湿度传感器、储液瓶、一端与储液瓶内部连通的抽吸导管、用于贴附在患者烧伤处的引流敷料层、位于引流敷料层上表面的医用贴膜、雾化器、与雾化器的输出端连接的控温装置、能够将烧伤处温度反馈至控湿控温主机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一端与控温装置内部连通的喷雾导管,所述抽吸导管的另一端直接或者间接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湿度传感器直接或者间接置入引流敷料层,所述喷雾导管直接或间接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直接或者间接置入引流敷料层。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医用贴膜四周往外延伸出引流敷料的范围后形成能贴在患者烧伤处边沿外侧皮肤表面的贴翼。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能将控温装置内温度反馈至控湿控温主机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控温装置内部。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吸导管通过至少一个盘体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喷雾导管通过至少一个盘体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吸导管和喷雾导管通过三通管以及盘体连接导管与同一个盘体连接后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其相对应的盘体嵌在引流敷料层的一侧端面,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蓝牙无线装置或者电导线与智能控湿主机连接。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湿度传感器的电导线一端穿入抽吸导管后沿着抽吸导管向智能控湿控温主机延伸,在抽吸导管的中上部穿出抽吸导管后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上的电导线通过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电导线一端穿入喷雾导管后沿着喷雾导管向智能控湿控温主机延伸,在喷雾导管的中上部穿出喷雾导管后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上的电导线通过接头连接。
[00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蓝牙无线装置包括位于盘体外表面的蓝牙发射器和位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的蓝牙接收器。
[00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湿度感应区。
[00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体的数量为2~5个,其中部分盘体通过盘体连接导管以及多通管并联后与抽吸导管连接,部分盘体通过盘体连接导管以及多通管并联后与喷雾导管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的电导线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电导线通过线缆接头并联在一根传感器线缆上后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连接。
[00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根据智能控湿控温主机设置的创面湿度、温度控制范围,湿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反馈创面湿度、温度的适时信息,通过智能控湿控温主机调整雾化器喷出适当温度雾气或者真空栗抽吸的不同工作状态。通过贴翼贴在患者烧伤处边沿外侧皮肤表面后医用贴膜下方形成的喷雾吸液腔,湿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喷雾吸液腔中的湿度和温度,将信号反馈到智能控湿控温主机中的芯片控湿控温喷雾系统,若检测到喷雾吸液腔中的湿度和温度中其中一项指标低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预定值后,雾化器、控温装置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调节喷出适当温度水化雾气,通过喷雾导管、盘体、引流敷料层将喷雾送入喷雾吸液腔,创面加湿和调温,如果是湿度和温度均低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设定值,主机喷出设定温度范围内的雾气;如果仅仅是温度过低,喷出的雾气温度处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设定温度范围内,直至创面稳定恢复到智能控湿控温主机设置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停止。如果检测到喷雾吸液腔中的湿度和温度高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设置范围,首先真空栗工作并提供抽吸动力,通过储液瓶、抽吸导管、引流敷料层以及盘体将喷雾吸液腔中的液体吸走,使得喷雾吸液腔腔中的的温度随之逐渐下降,湿度维持在80?90%的稳定水平,如果温度还高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设定范围,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反馈信息进行喷雾和抽吸控制,直至温度维持在智能控湿控温主机设定的范围之内。这样一来,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自动调节喷出水化雾气的温度在临床需要的安全范围内,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的安全性。在烧烫伤创面急性渗出阶段,创面渗液多,病人极度疼痛,本发明给予创面适当喷雾降温,可以减少创面渗出和病人疼痛,真空栗抽吸调节喷雾吸液腔具有创面渗液管理功能。同时,本发明通过引流敷料层和医用贴膜形成的创面局部封闭喷雾吸液腔,真空栗抽吸吸附腔形成的间歇性微真空环境不仅有利于创面消肿,而且可以促进创面血液循环障碍恢复,改善“间生态”休克细胞病理生理状态,尽可能挽救“间生态”受损组织和细胞。在烧烫伤创面的坏死组织液化和修复愈合阶段,创面往往比较干燥,不利于创面坏死层溶痂脱落和解除坏死组织局部站位,本发明无论创面渗液多少,通过传感器反馈信息自动控制,雾化器和控温装置给予创面适当温度水化雾气创面加湿,真空栗抽吸水分自动维持创面温湿度,有利于“溶痂”和解除坏死组织层站位。同时,通过吸附腔和真空栗抽吸作用,将已溶化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液抽离创面,减少了需要“削痂”、“切痂”等手术的可能性。另外,适当创面温度可以促进创面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创面愈合。本发明通过控制医用贴膜和引流敷料层形成的喷雾吸液腔内间歇性微真空,不仅可以皮面较大真空度存在挤压患者创面疼痛的副作用,而且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残留真皮和皮肤附件新生上皮细胞和皮岛。另外,因为创面溶化组织和创面渗出液流体阻力较小,容易被抽吸清除;而新生上皮细胞和皮岛附着在正常皮肤上,与正常组织一体化,不易被抽吸脱落,耐受真空抽吸作用较强,所以通过智能控湿主机控制,临床上掌握适当大小的真空度,不仅能够做到创面坏死组织“溶痂”、“清除坏死组织站位”,而且可以达到“抽吸避免坏死组织溶化毒素被吸收”与无损伤保留新生上皮细胞和新生“皮岛”的作用,加速创面愈合。本发明将减少烧烫伤创面治疗传统手术和换药的方法,减轻医生工作量,极大地减少伤员疼痛和传统治疗副损伤。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32]图1是本发明中智能控湿控温主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0034]参照图1?图6,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包括智能控湿控温主机1、真空栗2、能将患者烧伤处湿度反馈到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的湿度传感器、储液瓶3、一端与储液瓶3内部连通的抽吸导管4、用于贴附在患者烧伤处的引流敷料层5、位于引流敷料层5上表面的医用贴膜6、雾化器8、与雾化器8的输出端连接的控温装置80、能够将烧伤处温度反馈至控湿控温主机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一端与控温装置80内部连通的喷雾导管9,所述抽吸导管4的另一端直接或者间接与引流敷料层5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湿度传感器直接或者间接置入引流敷料层5,所述喷雾导管9直接或间接与引流敷料层5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直接或者间接置入弓I流敷料层5。
[0035]根据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设置的创面湿度、温度控制范围,湿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反馈创面湿度、温度的适时信息,通过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调整雾化器喷出适当温度雾气或者真空栗2抽吸的不同工作状态。通过贴翼贴在患者烧伤处边沿外侧皮肤表面后医用贴膜6下方形成的喷雾吸液腔,湿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喷雾吸液腔中的湿度和温度,将信号反馈到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中的芯片控湿控温喷雾系统,若检测到喷雾吸液腔中的湿度和温度浓度中其中一项指标低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预定值后,雾化器、控温装置80、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调整喷出适当温度水化雾气,通过喷雾导管9、盘体、引流敷料层5将喷雾送入喷雾吸液腔,创面加湿和调温,如果是湿度和温度均低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设定值,主机喷出设定温度范围内的雾气;如果仅仅是温度过低,喷出的雾气温度处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设定温度范围内,直至创面稳定恢复到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设置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停止。如果检测到喷雾吸液腔中的湿度和温度高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设置范围,首先真空栗2工作并提供抽吸动力,通过储液瓶3、抽吸导管4、引流敷料层5以及盘体将喷雾吸液腔中的液体吸走,使得喷雾吸液腔腔中的温度随之逐渐下降,湿度维持在80?90%的稳定水平。如果温度还高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设定范围,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反馈信息进行喷雾和抽吸控制,直至温度维持在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设定的范围之内。这样一来,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自动调节喷出水化雾气的温度在临床需要的安全范围内,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的安全性,在烧烫伤创面急性渗出阶段,创面渗液多,病人极度疼痛,本发明给予创面适当喷雾降温,可以减少创面渗出和病人疼痛,真空栗2抽吸调节喷雾吸液腔具有创面渗液管理功能。同时,本发明通过引流敷料层5和医用贴膜6形成的创面局部封闭喷雾吸液腔,真空栗2抽吸吸附腔形成的间歇性微真空环境不仅有利于创面消肿,而且可以促进创面血液循环障碍恢复,改善“间生态”休克细胞病理生理状态,尽可能挽救“间生态”受损组织和细胞。在烧烫伤创面的坏死组织液化和修复愈合阶段,创面往往比较干燥,不利于创面坏死层溶痂脱落和解除坏死组织局部站位,本发明无论创面渗液多少,通过传感器反馈信息自动控制,雾化器8和控温装置80给予创面适当温度水化雾气创面加湿,真空栗2抽吸水分自动维持创面温湿度,有利于“溶痂”和解除坏死组织层站位。同时,通过吸附腔和真空栗2抽吸作用,将已溶化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液抽离创面,减少了需要“削痂”、“切痂”等手术的可能性。另外,适当创面温度可以促进创面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创面愈合。本发明通过控制医用贴膜6和引流敷料层5形成的喷雾吸液腔内间歇性微真空,不仅可以皮面较大真空度存在挤压患者创面疼痛的副作用,而且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残留真皮和皮肤附件新生上皮细胞和皮岛。另外,因为创面溶化组织和创面渗出液流体阻力较小,容易被抽吸清除;而新生上皮细胞和皮岛附着在正常皮肤上,与正常组织一体化,不易被抽吸脱落,耐受真空抽吸作用较强,所以通过智能控湿主机控制,临床上掌握适当大小的真空度,不仅能够做到创面坏死组织“溶痂”、“清除坏死组织站位”,而且可以达到“抽吸避免坏死组织溶化毒素被吸收”与无损伤保留新生上皮细胞和新生“皮岛”的作用,加速创面愈合。本发明将减少烧烫伤创面治疗传统手术和换药的方法,减轻医生工作量,极大地减少伤员疼痛和传统治疗副损伤。
[0036]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医用贴膜6四周往外延伸出引流敷料的范围后形成能贴在患者烧伤处边沿外侧皮肤表面的贴翼。所述贴翼固定在患者烧伤处边沿,医用贴膜610下方形成创面封闭的喷雾吸液腔。
[0037]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能将控温装置80内温度反馈至控湿控温主机的第二温度传感器8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81位于控温装置80内部,可以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81感应控温装置80中的温度,在控温装置80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时,控温装置80停止或者开始加热。当然,喷雾导管9上还布置有雾化杯82。
[0038]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抽吸导管4通过至少一个盘体7与引流敷料层5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喷雾导管9通过至少一个盘体7与引流敷料层5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
[0039]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抽吸导管4和喷雾导管9通过三通管以及盘体连接导管70与同一个盘体7连接后与引流敷料层5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
[0040]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其相对应的盘体7嵌在引流敷料层5的一侧端面,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蓝牙无线装置或者电导线与智能控湿主机连接。通过蓝牙无线装置或者电导线将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反馈到智能控湿主机中,便于其传递。
[0041]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湿度传感器的电导线一端穿入抽吸导管4后沿着抽吸导管4向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延伸,在抽吸导管4的中上部穿出抽吸导管4后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上的电导线通过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电导线一端穿入喷雾导管9后沿着喷雾导管9向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延伸,在喷雾导管9的中上部穿出喷雾导管9后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上的电导线通过接头连接。电导线嵌在抽吸导管4或/和内内,结构巧妙,减少外在线管。
[0042]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蓝牙无线装置包括位于盘体7外表面的蓝牙发射器73和位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的蓝牙接收器。
[0043]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湿度感应区。湿度感应区之间存在液体后,使得正极和负极通过湿度感应区的液体导通后生产信号,湿度传感器通过电导线反馈到智能控湿主机。
[0044]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盘体7的数量为2~5个,其中部分盘体7通过盘体连接导管70以及多通管并联后与抽吸导管4连接,部分盘体7通过盘体连接导管70以及多通管并联后与喷雾导管9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的电导线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电导线通过线缆接头72并联在一根传感器线缆71上后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I连接,适用于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盘体7的端面上布置有连通第一流道的多个斜通道74,所述斜通道74沿同一个圆周分布,斜通道74上布置有多个阶梯槽,所述阶梯槽部分或者全部覆盖斜通道74。阶梯槽的一端指向第一流道,阶梯槽的另一端指向吸盘的端面,在负压的环境中,通过斜通道74和阶梯槽将患者烧伤处的坏死细胞中不能分解部分后进入抽吸导管4,使得其顺利排出。
[0045]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主权项】
1.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湿控温主机、真空栗、能将患者烧伤处湿度反馈到智能控湿控温主机的湿度传感器、储液瓶、一端与储液瓶内部连通的抽吸导管、用于贴附在患者烧伤处的引流敷料层、位于引流敷料层上表面的医用贴膜、雾化器、与雾化器的输出端连接的控温装置、能够将烧伤处温度反馈至控湿控温主机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一端与控温装置内部连通的喷雾导管,所述抽吸导管的另一端直接或者间接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湿度传感器直接或者间接置入引流敷料层,所述喷雾导管直接或间接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直接或者间接置入引流敷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贴膜四周往外延伸出引流敷料的范围后形成能贴在患者烧伤处边沿外侧皮肤表面的贴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将控温装置内温度反馈至控湿控温主机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控温装置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导管通过至少一个盘体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喷雾导管通过至少一个盘体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导管和喷雾导管通过三通管以及盘体连接导管与同一个盘体连接后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其相对应的盘体嵌在引流敷料层的一侧端面,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蓝牙无线装置或者电导线与智能控湿主机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的电导线一端穿入抽吸导管后沿着抽吸导管向智能控湿控温主机延伸,在抽吸导管的中上部穿出抽吸导管后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上的电导线通过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电导线一端穿入喷雾导管后沿着喷雾导管向智能控湿控温主机延伸,在喷雾导管的中上部穿出喷雾导管后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上的电导线通过接头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无线装置包括位于盘体外表面的蓝牙发射器和位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的蓝牙接收器。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湿度感应区。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数量为2?5个,其中部分盘体通过盘体连接导管以及多通管并联后与抽吸导管连接,部分盘体通过盘体连接导管以及多通管并联后与喷雾导管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的电导线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电导线通过线缆接头并联在一根传感器线缆上后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连接。
【文档编号】A61M1/00GK105999439SQ20161051837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7月4日
【发明人】朱新生
【申请人】广东美捷威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