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塑形导丝的造影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5793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塑形导丝的造影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塑形导丝的血管造影类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冠心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因此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我国每年冠脉造影数量早已超过100万例。随着手术量的增长,各种复杂的冠脉开口变异也逐渐增多,使用现有的固定塑形的造影导管很难完成操作,造成手术时间延长,放射线剂量和对比剂使用量明显增加,手术成功率降低。此外,桡动脉造影技术的普及,为了减少更换导管,左右冠通用造影导管成为主要的造影导管。但由于左冠和右冠开口解剖结构不同,目前左右冠通用造影导管时常会遇到到位困难的问题。如果有一种造影导管能根据需要改变塑形适应各类冠脉解剖需要,将明显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

【发明内容】

[0003]为了改善造影导管的适应能力和操控性能,减少反复更换导管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塑形导丝的血管造影导管,用于血管介入手术。该导管可通过在塑形腔内插入塑形过的塑形导丝来实现造影导管头段的定向指向功能,从而到达冠脉开口完成冠脉造影。通过改变塑形导丝头段的形状,术者无需更换造影导管本身就可以达到改变造影导管头段形状的目的,减少更换导管的麻烦,降低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由带有塑形腔和造影腔的导管以及具有塑形能力的塑形导丝两部分组成。其中造影导管为中空管型结构,由高分子材料制作,长度100至110厘米,外径1.67至2毫米。造影导管内设有贯通全程的管型的塑形腔和造影腔。导管体内端10厘米为柔软的材料制成,在塑形腔内插入塑形导丝后可被塑形为相应的形状。造影导管塑形腔内径0.4毫米,造影腔内径0.9至1.0毫米。塑形腔体外端5厘米与造影腔分离。造影腔和塑形腔的体外接口均符合6%鲁尔接口标准。塑形导丝体部由合金制作,直径不超过0.4毫米,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体内段可预塑形或者手工塑形。塑形导丝体部长度与塑形腔长度相同,保障塑形导丝不会超出塑形腔体内出口。塑形导丝接头符合6%鲁尔接头标准。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带有塑形导丝的造影导管可塑形为各种形状以适合各类冠脉开口解剖。尤其是冠脉开口存在异常时,术者可手工改变塑形导丝头端的形状以帮助完成冠脉造影。此外,本装置可在不更换造影导管的情况下通过更换塑形导丝完成导管头段形状的改变,术中无需更换造影导管就能完成各种解剖类型的冠脉造影,避免了更换导管的麻烦,降低了更换导管过程中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在撤出塑形导丝后,造影导管较为柔软,在进出时也能减少导管对血管的损伤。塑形导丝长度与塑形腔导丝长度相等可以避免塑形导丝损伤血管。塑形腔和造影腔体外接口采用6%鲁尔接口标准可方便连接注射器注射造影剂或其他液体。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造影导管侧面剖视图。
[0008]图2是造影导管体内端横断剖视图。
[0009]图3是塑形导丝侧视图。
[0010]图中1.塑形腔体内出口,2.造影腔体内出口,3.造影腔,4.造影腔连接段,5.造影腔接口,6.造影腔体外出口,7.造影腔和塑形腔汇集处,8.塑形腔,9.塑形腔连接段,10.塑形腔接口,11.塑形腔体外出口,12.导丝体部,13.导丝接头,14.导丝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1]造影导管是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的中空导管,总长100至110厘米。设有贯通全程的管型的塑形腔和造影腔。导管的体内端10厘米左右部分为柔软的材料制成,可被插入其中的塑形导丝改变外形,其他部分有一定硬度,避免被塑形导丝过度扭曲,也便于导管的操控。造影导管的造影腔的内径比造影导丝直径略大,一般为0.9至1.0毫米,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塑形腔的内径0.4毫米,可送入配套的塑形导丝。造影腔和塑形腔的体外接口为漏斗型结构,符合6%鲁尔圆锥接口标准,目的是为了连接标准的医用注射器或者医用螺口注射器,方便注射造影剂或其他液体。塑形腔体外端5厘米与造影腔分离,造影腔保持笔直状态,塑形腔则形成一个小弯,但弧度不大,不会影响塑形导丝的进出。
[0012]塑形导丝分为体部、接口和旋柄三部分。体部为直径不超过0.4毫米的合金丝制成,可以塑形为一定的形状以适合不同的冠脉开口解剖结构。导丝的长度刚好与塑形腔相同,避免超出造影导管塑形腔体内出口损伤血管。塑形导丝接头符合6%鲁尔圆锥接头标准,可以插入塑形腔体外接口固定避免意外移动。导丝体外部分有旋柄,方便术者控制旋转和推送塑形导丝。
[0013]使用时术者将造影导丝插入造影导管的造影腔后沿血管将造影导管送至主动脉根部,撤出造影导丝后在造影导管的塑形腔内插入已经塑形过的塑形导丝并固定,然后可通过旋转和推送造影导管将导管头部送至冠脉开口。如果塑形不符合要求,可在不撤出造影导管的情况下,更换不同塑形的塑形导丝,从而改变造影导管头部的形态。术毕可先拔出塑形导丝,然后撤出造影导管,避免损伤血管。
【主权项】
1.一种带塑形导丝的造影导管,该装置由带有塑形腔和造影腔的导管以及具有塑形能力的塑形导丝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导管由高分子材料制作,设有贯通全程的塑形腔和造影腔,长度100至110厘米,外径1.67至2毫米,导管体内端10厘米为柔软的材料制成,在塑形腔内插入塑形导丝后可被塑形为相应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影导管,其特征是:导管塑形腔内径为0.4毫米,造影腔内径为0.9至1.0毫米,塑形腔体外端5厘米与造影腔分离,造影腔和塑形腔的体外接口均符合6%鲁尔接口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影导管,其特征是:塑形导丝体部由合金制作,直径不超过.0.4毫米,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体内段可预塑形或者手工塑形,塑形导丝体部长度与塑形腔长度相同,保障导丝不会超出塑形腔体内出口,且塑形导丝接头符合6%鲁尔接头标准,可插入塑形腔体外接口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塑形导丝的血管造影导管,由带有塑形腔和造影腔的造影导管及具有塑形能力的塑形导丝组成。造影导管由塑形腔体内出口(1)、造影腔体内出口(2)、造影腔(3)、造影腔连接段(4)、造影腔接口(5)、造影腔体外出口(6)、造影腔和塑形腔汇集处(7)、塑形腔(8)、塑形腔连接段(9)、塑形腔接口(10)、塑形腔体外出口(11)组成。塑形腔内径0.4毫米,造影腔内径0.9至1毫米。体内端10厘米材质柔软。塑形腔体外端与造影腔分离。造影腔和塑形腔的体外接口符合6%鲁尔接口。塑形导丝由导丝体部(12)、导丝接头(13)、导丝旋柄(14)组成。塑形导丝体部长度与塑形腔相同。塑形导丝接头符合6%鲁尔接头。
【IPC分类】A61M25-09, A61M25-14
【公开号】CN204293660
【申请号】CN201420478057
【发明人】丁亚辉, 屈百鸣
【申请人】丁亚辉, 屈百鸣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