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换药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2900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新型换药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药车,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换药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创伤骨科的骨折病人在术后要经常进行常规换药,这样不仅可以随时了解切口愈合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根据创面愈合进展的程度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常规换药时要将患者推至换药室进行,但骨科病人因为肢体骨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样不仅增加了搬运患者过程中的人力资源负担,而且也加大了在转运过程中发生骨折移位的风险,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所以大部分病人我们采取将换药碗拿至患者床旁换药,这种方法因面积窄小及床铺卫生状况不利于操作,换药后易给患者的床单及相关备品造成污染,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将污物带回换药室丢弃的过程中,因针头、刀片等锐器混合在一起,容易形成锐器伤,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临床过程中给骨折患者进行常规换药时容易造成污染和容易形成锐器伤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新型换药车。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换药车在车体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车体的顶部嵌设有左盖板和右盖板,左盖板和右盖板能够在车体顶部的滑道内进行滑动,左盖板下部的车体内安设有第一垃圾桶,右盖板下部的车体内安设有第二垃圾桶。
[0005]车体底部的移动装置为四个滚轮组成。
[0006]车体的一侧开设有拉门,用于更换垃圾通用。
[0007]车体的一侧吊挂有锐器盒,锐器盒内设置有磁铁。
[000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
[0009]给患者换药时,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药车推至患者床旁进行换药,换药后可以用磁化镊子将刀片、针头等锐器吸住,再放入锐器盒中,锐器盒中设有磁铁,能够把废弃的刀片、针头吸附而不散落,同时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别放置车体内的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内。
[0010]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均为现有设备,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一步进行赘述。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能够将换药车推至患者床边操作,方便、灵活;减少了患者的不必要搬运,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医用垃圾及生活垃圾独立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利于垃圾分类处理,防止环境污染;使用过的刀片等锐器能够被锐器盒吸附,彻底杜绝了锐器伤,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1、车体2、左盖板3、右盖板4、滚轮5、拉门
[0015]6、锐器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所示: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换药车在车体I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车体I的顶部嵌设有左盖板2和右盖板3,左盖板2和右盖板3能够在车体I顶部的滑道内进行滑动,左盖板2下部的车体I内安设有第一垃圾桶,右盖板3下部的车体I内安设有第二垃圾桶。
[0018]车体I底部的移动装置为四个滚轮4组成。
[0019]车体I的一侧开设有拉门5,用于更换垃圾通用。
[0020]车体I的一侧吊挂有锐器盒6,锐器盒6内设置有磁铁。
[002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
[0022]给患者换药时,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药车推至患者床旁进行换药,换药后可以用磁化镊子将刀片、针头等锐器吸住,再放入锐器盒6中,锐器盒6中设有磁铁,能够把废弃的刀片、针头吸附而不散落,同时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别放置车体内的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内。
[0023]第一垃圾桶和第二垃圾桶均为现有设备,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一步进行赘述。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换药车,其特征在于:在车体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车体的顶部嵌设有左盖板和右盖板,左盖板和右盖板能够在车体顶部的滑道内进行滑动,左盖板下部的车体内安设有第一垃圾桶,右盖板下部的车体内安设有第二垃圾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换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底部的移动装置为四个滚轮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换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的一侧开设有拉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换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的一侧吊挂有锐器盒,锐器盒内设置有磁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换药车,在车体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车体的顶部嵌设有左盖板和右盖板,左盖板和右盖板能够在车体顶部的滑道内进行滑动,左盖板下部的车体内安设有第一垃圾桶,右盖板下部的车体内安设有第二垃圾桶。车体底部的移动装置为四个滚轮组成。车体的一侧开设有拉门,用于更换垃圾通用。车体的一侧吊挂有锐器盒,锐器盒内设置有磁铁。有益效果:能够将换药车推至患者床边操作,方便、灵活;减少了患者的不必要搬运,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医用垃圾及生活垃圾独立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利于垃圾分类处理,防止环境污染;使用过的刀片等锐器能够被锐器盒吸附,彻底杜绝了锐器伤,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IPC分类】A61G12-00
【公开号】CN204337215
【申请号】CN201420806558
【发明人】林红, 刘岩, 顾珊菱, 赫子懿, 管旌旌, 杨小威, 宋爱华, 汪建, 赵滨, 朱东
【申请人】吉林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