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子宫造影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635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子宫造影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子宫造影用导管。
【背景技术】
[0002]子宫造影术是通过导管向子宫腔内注入由高原子序数构成的高比重物质碘剂,在X线摄片下与周围组织形成明显的人工对比,使管腔显影,从而了解子宫及输卵管腔道内情况。此种技术由于具有以下两方面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一方面不但能提示输卵管是否通畅,阻塞的部位,还能观察子宫腔形态;另一方面不需麻醉、无明显痛苦。
[0003]目前子宫造影所用导管大多只适用于单子宫,对于双子宫的人体只能采用分开注药的形式,即给一个宫腔注完药后再给另一个宫腔注药。此种方式使得先注入的药物经宫腔进入输卵管,然后进入腹腔,并在腹腔中逐渐弥散开来,甚至到达另一输卵管所在的腹腔,致使给另一子宫注药时无法分清是否是由该宫腔出去的药物,无法对后检查的子宫做出准确诊断,影响诊断结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子宫造影用导管,能够同时为两个子宫进行药物注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双子宫造影用导管,包括两根导管主体,导管主体中设有第一通道,其特征在于:导管主体的前端连接分配器,分配器的前端连接一根注药管,注药管连通两根导管主体中的第一通道,导管主体的后端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与第一通道相连通。
[0006]优选的,导管主体中还设有第二通道,导管主体的外壁上设有包绕导管主体的气囊,气囊连通第二通道并位于出液口的上方。
[0007]优选的,分配器的后端还连接充气管,充气管连通第二通道。
[0008]优选的,充气管和注药管上连接有夹紧装置。
[0009]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为设置在分配器上的“U”型卡。
[0010]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为夹钳。
[0011]优选的,所述夹钳包括弹簧和铰接在一起的两钳臂,弹簧连接两钳臂的尾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由于注药管通过分配器同时与两根导管主体中的第一通道相连通,可以使药液通过注药管同时进入两根导管主体中的第一通道,从出液口中流出,同时进入两个宫腔,从而能够准确反映两个宫腔的实际情况,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先后注药由于药液弥散而引起的不能正确反映后注药宫腔的现象。
[0014]2、由于仍然采用气囊的方式来堵塞封闭宫颈口,技术成熟、可靠,便与实现。
[0015]3、由于充气管和注药管上各自连接有夹紧装置,可以在没去掉注射器之前,充气管和注药管仍处于密封状态时,用夹紧装置夹住充气管和注药管,再次封闭充气管和注药管,然后再去掉注射器,避免了充气管漏气和注药管中的药液回流,从而避免被注入宫腔内的药液外流。
[0016]4、由于夹紧装置采用固定在分配器上“U”型卡的形式,可将充气管和注药管的管头翻折,将管头夹持在“U”型卡的卡口内即可,一方面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另一方面管头在翻折时已将管腔压扁,实现了一次密封,从而增强了对管头的密封性。
[0017]5、利用夹钳夹持住充气管和注药管的外壁,迫使充气管和注药管变形,被挤压成扁状,从而阻断其内腔,实现密封。
[0018]6、由于夹钳采用弹簧和铰接在一起的两钳臂的形式,结构简单,性价比好。
[0019]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便于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导管主体的横截面图;
[0022]图3是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气囊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夹钳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1、导管主体;2、分配器;3、充气管;4、注药管;5、气囊;6、“U”型卡;7、第二通道;8、第一通道;9、充气口 ;10、出液口 ;11、钳臂;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以药液在本实用新型内由前向后的流向为参照方向,将进入药液的一端定义为前端;相应地将流出药液的另一端定义为后端。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两根导管主体1,每根导管主体I中设有第一通道8和第二通道7,导管主体I的前端连接分配器2,分配器2的前端连接一根注药管4和一根充气管3,注药管4连通两根导管主体I中的第一通道8,充气管3连通两根导管主体I中的第二通道7,导管主体I的后端开设有出液口 10,出液口 10与第一通道8相连通。导管主体I的外壁上设有包绕导管主体I的气囊5,气囊5连通第二通道7并位于出液口 10的上方。
[0030]为了提高充气管3和注药管4的密封性,还在充气管3和注药管4上连接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为设置在分配器2上的“U”型卡6。
[0031]使用时,将两根导管主体I的下端依次插入两个宫颈口,充气管3通过充气口 9向气囊5充气,膨胀的气囊5涨紧堵塞住宫颈口,然后再通过注药管4同时向两个宫腔内注入药物,使药液几乎同时进入两个宫腔及各自连通的输卵管内,从而同时造影检查,互不影响。注射完药物后,将充气管3和注药管4向下翻折后压扁,挤压进“U”型卡6的“U”型槽口内,以阻断充气管3和注药管4的内腔,确保在取下注射器之前,充气管3和注药管4已处于封闭状态,从而避免了充气管3漏气和注药管4中的药液回流和已注入宫腔内的药液外流。
[0032]实施例二
[003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夹紧装置的具体结构由“U”型卡6替换成了夹钳,夹钳由弹簧12和铰接在一起的两钳臂11构成,弹簧12连接两钳臂11的尾端。使用时,向内侧挤压两钳臂11的尾端,使弹簧12被压缩,钳口张开,将充气管3和注药管4放入张开的钳口内,然后松开两钳臂11的尾端,弹簧12失去外力的作用而恢复原形,使钳口闭合,夹紧充气管3和注药管4,同样达到密封的效果。其余均同实施例一。
[0034]还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中充气管3的数量调整为两根。如此,每根充气管3对应连接两根导管主体I中的第二通道7。
[00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双子宫造影用导管,包括两根导管主体,导管主体中设有第一通道,其特征在于:导管主体的前端连接分配器,分配器的前端连接一根注药管,注药管连通两根导管主体中的第一通道,导管主体的后端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与第一通道相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子宫造影用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主体中还设有第二通道,导管主体的外壁上设有包绕导管主体的气囊,气囊连通第二通道并位于出液口的上方。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子宫造影用导管,其特征在于:分配器的后端还连接充气管,充气管连通第二通道。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子宫造影用导管,其特征在于:充气管和注药管上连接有夹紧装置。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子宫造影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为设置在分配器上的“U”型卡。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子宫造影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为夹钳。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子宫造影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包括弹簧和铰接在一起的两钳臂,弹簧连接两钳臂的尾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子宫造影用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两根导管主体,导管主体中设有第一通道,特征在于:导管主体的前端连接分配器,分配器的前端连接一根注药管,注药管连通两根导管主体中的第一通道,导管主体的后端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此种双子宫造影用导管由于注药管通过分配器同时与两根导管主体中的第一通道相连通,可以使药液通过注药管同时进入两根导管主体中的第一通道,从出液口中流出,同时进入两个宫腔,从而能够准确反映两个宫腔的实际情况,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先后注药由于药液弥散而引起的不能正确反映后注药宫腔的现象。
【IPC分类】A61M25-10
【公开号】CN204364627
【申请号】CN201420855191
【发明人】窦建芳
【申请人】窦建芳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