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1119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软式内镜是很多医疗领域必用的医疗设备,对设备本身的防污染程度要求很高。但是软式内镜的各部件较柔软,自然放置时无法独立支撑,需要有较大的位置与放置台接触,增加软式内镜的被污染几率。目前缺少一种软式内镜的悬挂设备,以减少软式内镜放置时的损坏和被污染的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挂牢固、接触面积小的软式内镜固定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软式内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电源端镜托、操作端镜托、插入端镜托和悬挂杆,所述主杆的顶部与悬挂杆底端连接,悬挂杆向右侧倾斜并与主杆间呈120° -150°的夹角,电源端镜托和操作端镜托上下排列并分别垂直固定在主杆的上部,其中操作端镜托固定于主杆正面,电源端镜托固定在主杆的左侧,电源端镜托与操作端镜托间呈65°~75°夹角,插入端镜托垂直固定在主杆的底端左侧,插入端镜托的末端向前弯折作为插入端下托。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式内镜悬挂固定装置呈现特定的空间曲线。该装置与软式内镜的电源端、操作端、插入端分别接触的三个点均不在同一直线上,以此构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形,保证了软式内镜悬挂过程中不会出现自由移动。主杆部分连接整个装置,电源端镜托、操作端镜托、插入端镜托分别用于固定软式内镜的电源端、操作端、插入端。
[0006]所述的主杆、电源端镜托、操作端镜托、插入端镜托和悬挂杆的材质为不锈钢圆钢。主杆部分采用Φ8的不锈钢圆钢按照软式内镜的特殊外形结构折弯成对应的空间曲线的形状,电源端镜托、操作端镜托、插入端镜托分别采用Φ6的不锈钢圆钢根据软式内镜电源端、操作端、插入端三个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焊接到主杆上。
[0007]所述的悬挂杆的顶端设有扁平的悬挂连接端。悬挂杆设置悬挂连接端以便在固定软式内镜后,将本固定装置整体悬挂在支架上,达到软式内镜悬挂的效果,减少与载放台的直接接触。
[0008]所述的电源端镜托的末端向主杆的前上方弯折形成弯折部。电源端镜托的末端弯折,防止软式内镜的电源端在悬挂式从本固定装置上脱离。
[0009]所述的操作端镜托的末端向主杆的右下方弯折形成弯折部,操作端镜托的弯折部与悬挂杆的方向垂直。操作端镜托的末端弯折部是软式内镜的操作端的承载部份,在自然悬挂时,与悬挂杆的方向垂直的弯折部正好处于水平状态,既保证软式内镜不会轻易脱离,又保证取放方便。
[0010]所述插入端镜托的中部设有与插入端下托平行的插入端上托。插入端下托和插入端上托将插入端卡在中间固定,同样既能保不会轻易脱离,又保证取放方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软式内镜固定装置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维护简便,工作性能优良,且使用更加方便。与软式内镜的电源端、操作端、插入端分别接触的三个点均不在同一直线上,以此构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形,保证了软式内镜悬挂过程中不会出现自由移动。整个装置的各个部分均采用圆钢结构,因此每个部分的接触位置均为点接触,以此保证了装置与软式内镜接触面积的最小,避免接触面上细菌的滋生。本装置还可用于相类似的其他产品或其它行业。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的右视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对软式内镜的固定方式示意图。
[0016]其中:1、主杆2、电源端镜托3、操作端镜托4、插入端镜托5、软式内镜操作端6、软式内镜插入端7、软式内镜电源端8、悬挂杆9、插入端下托10、插入端上托。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8]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包括主杆1、电源端镜托2、操作端镜托3、插入端镜托4和悬挂杆8,主杆I的顶部与悬挂杆8底端连接,悬挂杆8向右侧倾斜并与主杆I间的夹角a为120° -150°,悬挂杆8的顶端设有扁平的悬挂连接端;电源端镜托2和操作端镜托3上、下排列并垂直固定在主杆I的上部,操作端镜托3固定于主杆I正面,电源端镜托2固定在主杆I的左侧,电源端镜托2与操作端镜托3间呈65°~75°夹角,电源端镜托2的末端向主杆I的前上方弯折形成弯折部,操作端镜托3的末端向主杆I的右下方弯折形成弯折部,操作端镜托3的弯折部与悬挂杆8的方向垂直,以在装置利用悬挂杆8悬挂时,保持该弯折部水平;插入端镜托4垂直固定在主杆I的底端左侧,插入端镜托4的末端向前弯折作为插入端下托9,插入端镜托4的中部设有与插入端下托9平行的插入端上托10,软式内镜固定式将软式内镜插入端6卡箍在两者之间。主杆I采用Φ8的不锈钢圆钢按照软式内镜的特殊外形结构折弯成对应的空间曲线的形状,电源端镜托2、操作端镜托3、插入端镜托4分别采用Φ6的不锈钢圆钢根据软式内镜电源端、操作端、插入端三个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焊接到主杆I上。
[0019]具体使用方式,参照附图4:主杆I用于连接整个装置,电源端镜托2与软式内镜电源端7相接触,操作端镜托3与软式内镜操作端5相接触,靠水平的弯折部将操作端托起。插入端镜托4与软式内镜插入端6相接触,将软式内镜插入端6卡在插入端下托9和插入端上托10中间,整个软式内镜摆放好后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保证了整个软式内镜悬挂的牢固。最后整体利用悬挂杆8悬挂在储物支架上。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1)、电源端镜托(2)、操作端镜托(3 )、插入端镜托(4 )和悬挂杆(8 ),所述主杆(I)的顶部与悬挂杆(8 )底端连接,悬挂杆(8 )向右侧倾斜并与主杆(I)间呈120° -150°的夹角,电源端镜托(2)和操作端镜托(3)上下排列并分别垂直固定在主杆(I)的上部,其中操作端镜托(3)固定于主杆(I)正面,电源端镜托(2)固定在主杆(I)的左侧,电源端镜托(2)与操作端镜托(3)间呈65°~75°夹角,插入端镜托(4)垂直固定在主杆(I)的底端左侧,插入端镜托(4)的末端向前弯折作为插入端下托(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杆(1)、电源端镜托(2 )、操作端镜托(3 )、插入端镜托(4 )和悬挂杆(8 )的材质为不锈钢圆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杆(8)的顶端设有扁平的悬挂连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端镜托(2)的末端向主杆(I)的前上方弯折形成弯折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端镜托(3)的末端向主杆(I)的右下方弯折形成弯折部,操作端镜托(3)的弯折部与悬挂杆(8)的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镜托(4)的中部设有与插入端下托(9)平行的插入端上托(10)。
【专利摘要】一种软式内镜固定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其特征在于:主杆(1)的顶部与悬挂杆(8)底端连接,悬挂杆(8)与主杆(1)间呈120o~150o的夹角,电源端镜托(2)和操作端镜托(3)分别垂直固定在主杆(1)的上部,其中操作端镜托(3)固定于主杆(1)前面,电源端镜托(2)固定在主杆(1)的左侧,电源端镜托(2)与操作端镜托(3)间呈65o~75o夹角,插入端镜托(4)垂直固定在主杆(1)的底端左侧,插入端镜托(4)的末端向前弯折作为插入端下托(9)。与软式内镜的电源端、操作端、插入端分别接触的三个点均不在同一直线上,以此构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形,保证了软式内镜悬挂过程中不会出现自由移动。
【IPC分类】A61B1-005
【公开号】CN204520600
【申请号】CN201520101575
【发明人】马瑞文, 程君, 马文静
【申请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