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3692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
【背景技术】
[0002]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减轻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但在实际操作中,留置针固定方法不当造成针头脱出管腔或液体外渗于皮下组织,不但会造成穿刺点流血甚至造成穿刺点伤口感染,严重者会造成组织坏死,引起患者不满,同时增加护士工作量。固定留置针的敷贴可直接影响固定效果,同时影响穿刺点及固定区域皮肤情况。用于固定留置针软管的敷贴常会因患者洗手、穿衣服等动作使无菌敷贴开胶、卷边,造成软管移位脱出,针尾器也极易暴露在外发生污染。
[0003]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现有技术采用胶带固定留置针,如图4所示,首先将一块完整的敷料贴在留置针的进针区域;再裁剪两条胶带,用第一条胶带在软管尾部交叉贴在皮肤上,固定针尾;取第二条胶带贴在交叉胶带的表面。对于针头与肝素帽在较远处连接的留置针而言,不但需要在留置针针柄处采用这种固定方法,并且在针头与肝素帽的连接处也需要一块敷贴和两条胶带的绑法。
[0004]这种方法固然能够达到使留置针软管不易脱落,但是操作过程却比较繁琐,医护人员在穿刺前需要有准备工作,并且穿刺成功后也要迅速执行胶带的绑定,否则贴好敷贴后针柄会带动软管滑动。由于操作不便,这种固定方式常被医护人员简化,用两块敷贴分别贴在进针区域和针尾,但这种固定方式的效果明显不足。
[0005]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固定留置针用的敷料为一种透明薄膜敷贴,整体为长方形,敷贴分为带胶粘的贴膜层和背衬层,敷贴尾端有一条细缝,背衬层上粘贴有裁剪好的胶带。使用时,现将胶带撕下粘贴在一旁备用,再把椭圆形的敷贴粘贴在进针区域,细缝对准留置针针柄处。该敷贴省略了穿刺前准备裁剪胶带的工作,但是部分患者对透明敷贴过敏,透明敷贴透气性较差,容易照成敷贴部位皮肤红肿以及瘙痒,拔留置针时,敷贴容易将留置针带出造成穿刺点出血。
[0006]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能够牢固固定留置针软管的留置针固定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牢固、能够保证患者使用舒适度的静脉留置针敷贴。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提供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包括依次设置的贴膜层、粘胶结层、棉垫层和背衬层,所述棉垫层粘贴于粘胶结层的中部,所述棉垫层设置有容置留置针针柄的针柄凹槽。
[0010]其中,所述贴膜层和粘胶结层均呈“十”字型,所述棉垫层位于所述粘胶结层的“十”字交界处。
[0011 ] 其中,所述粘胶结层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0012]其中,所述粘胶结层的主体部位呈网状分布,边缘部位呈实心分布。
[0013]其中,所述“十”字型贴膜层的横向宽度小于贴膜层的纵向长度。
[0014]其中,所述背衬层包括第一背衬层和第二背衬层,所述第一背衬层和第二背衬层对称设置。
[0015]其中,所述贴膜层和背衬层均采用无纺布制作。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由于设置有棉垫层,且棉垫内有与静脉留置针柄相吻合针柄凹槽。棉垫层可吸收穿刺点的渗血,防止穿刺点渗血形成良好的培养基,进而使得细菌滋生,造成感染;同时棉垫层向下作用针柄处,防止软管打折,增大棉垫层与针柄接触面积,减轻了针柄对皮肤的作用力,患者感觉较为舒适。该静脉留置针敷贴的棉垫层可对意外事件造成的软管脱落、穿刺点流血等状况进行及时补救。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静脉留置针敷贴,在拔针时不需要其余医疗设施,方便快捷,同时可防止疏忽造成的针管脱出,按压不及时血液外流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8]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静脉留置针敷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拆掉背衬层的静脉留置针敷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静脉留置针敷贴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现有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0024]I 贴膜层;
[0025]2——粘胶结层;
[0026]21——透气孔;
[0027]3 棉塾层;
[0028]31——针柄凹槽;
[0029]4——背衬层;
[0030]41——第一背衬层;
[0031]42——第二背衬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3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的实施方式之一,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贴膜层1、粘胶结层2、棉垫层3和背衬层4,棉垫层3粘贴于粘胶结层2的中部,棉垫层3设置有容置留置针针柄的针柄凹槽31。棉垫层3可吸收穿刺点的渗血,防止穿刺点渗血形成良好的培养基,进而使得细菌滋生,造成感染;同时棉垫层3向下作用针柄处,防止软管打折,增大棉垫层3与针柄接触面积,减轻了针柄对皮肤的作用力,患者感觉较为舒适。棉垫层3可对意外事件造成的软管脱落、穿刺点流血等状况进行及时补救。使用该静脉留置针敷贴,在拔针时不需要其余医疗设施,方便快捷,同时可防止疏忽造成的针管脱出,按压不及时血液外流的现象。
[0034]该静脉留置针敷贴还可设置成各种常见形状,例如椭圆形、带有弧度的不规则形状,中心部位的优选设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0035]其中,贴膜层I和粘胶结层2均呈“十”字型,棉垫层3位于粘胶结层2的“十”字交界处。“十”字型的横向宽度为80~100mm,“十”字型的纵向长度为100mm~120mm ;棉垫层3的横向宽度为20~30mm,棉垫层3的纵向长度为30~40mm。静脉留置针敷贴为“十”字型,粘贴牢固性好,与皮肤粘贴面积小,舒适度较高。
[0036]其中,粘胶结层2设置有多个透气孔21。孔透气孔21可呈小长方形、小正方形、圆点、镰刀形等。粘胶结层2对皮肤的粘着性强,与皮肤粘着面含有透气孔21,即可排汗又防水。
[0037]其中,粘胶结层2的主体部位呈网状分布,中间有透气孔21,边缘部位呈实心分布,与皮肤接触更加贴切,有效防止边缘开胶、卷边。
[0038]其中,“十”字型贴膜层I的横向宽度小于贴膜层I的纵向长度。
[0039]其中,背衬层4包括第一背衬层41和第二背衬层42,第一背衬层41和第二背衬层42对称设置。第一背衬层41和第二背衬层42可以从中间拉开,在具体操作时,只需把被衬层打开,棉垫层3妥帖在留置针针柄位置固定,并按压静脉留置针敷贴的“十”字型贴膜层1,将其向四周抚平,贴膜层I向四周牵拉,稳固性更强、使用方便。
[0040]背衬层4左右各一块或上下各一块或其余方向两块存在,也可呈三块分布,也可呈“十”字型各边各一块的四块分布或者多块分布,由外向内贴于粘胶结层2,在棉垫层3上方相交。
[0041]其中,贴膜层I和背衬层4均采用无纺布制作。无纺布材料便宜,且拔水、透气,无毒、无刺激性,抗菌抗化学药剂,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小,致敏度低,可使皮肤与大气形成空气层,透气,过滤气体,不会阻碍皮肤新陈代谢作用。
[0042]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后,对折该静脉留置针敷贴,将棉垫层3露出,按照留置针针柄的位置对准棉垫层3的将其置于针柄凹槽31内,一只手按压棉垫位置及针柄,另一只手撕掉背衬层4,并按压“十”字型贴膜层I将其贴服妥当即可。
[0043]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贴膜层、粘胶结层、棉垫层和背衬层,所述棉垫层粘贴于粘胶结层的中部,所述棉垫层设置有容置留置针针柄的针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层和粘胶结层均呈“十”字型,所述棉垫层位于所述粘胶结层的“十”字交界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结层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结层的主体部位呈网状分布,边缘部位呈实心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型贴膜层的横向宽度小于贴膜层的纵向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层包括第一背衬层和第二背衬层,所述第一背衬层和第二背衬层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层和背衬层均采用无纺布制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包括依次设置的贴膜层、粘胶结层、棉垫层和背衬层,所述棉垫层粘贴于粘胶结层的中部,所述棉垫层设置有容置留置针针柄的针柄凹槽。该静脉留置针敷贴的棉垫层可吸收穿刺点的渗血,防止穿刺点渗血形成良好的培养基,进而使得细菌滋生,造成感染;同时棉垫层向下作用针柄处,防止软管打折,增大棉垫层与针柄接触面积,减轻了针柄对皮肤的作用力,患者感觉较为舒适。棉垫层可对意外事件造成的软管脱落、穿刺点流血等状况进行及时补救。使用该静脉留置针敷贴,在拔针时不需要其余医疗设施,方便快捷,同时可防止疏忽造成的针管脱出,按压不及时血液外流的现象。
【IPC分类】A61M5-158
【公开号】CN204543122
【申请号】CN201520243393
【发明人】胡顺盈
【申请人】胡顺盈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